黑夜里。
眾人聽到劉備突然從床上做起來,也都一驚。
耿雍驚問:
“玄德,何事?”
劉備默默地道:
“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一位故人……”
這里的“故人”,既是指舊交、老朋友,也是指已經故去的人。
對于重生而來的劉備來說,關羽都符合,就是他的故人。
耿雍好奇地問:
“哪位故人?”
劉備不太好說,只是輕輕遮掩道:
“我曾經一起玩過的朋友。你們都不認識的。”
一聽劉備這么說,耿雍便也沒有再繼續追問。
停了一會兒。
待到激動的情緒平復下來。
劉備方才問丈八:
“天天來找你相撲角抵的這個河東少年,叫什么名字?”
丈八想了想,道:
“好像叫關羽,字長生。大家都叫他長生。”
“關羽,關長生……”
劉備默默地念叨了一句。
他知道關羽一開始的時候,字“長生”,后來覺得這個字不夠霸氣,太過普通隨便,于是,便改為“云長”。
而此時,大他劉備一歲的關羽,年僅十六歲,應該還沒有改字。
“關羽既然是司隸河東人,為什么來到涿縣?”
劉備故意問。
丈八沉吟著道:
“聽說是跟人一起來涿郡販馬,但他跟來的那個人去了遼東之后,便再也沒有回來。”
劉備情知是關羽編造的理由,但仍追問道:
“關羽為何沒有跟著那個人一起去遼東?”
丈八道:
“關羽走到涿縣生病了,那個人便讓關羽留在涿縣養病。”
“原來是這樣。”
劉備默默地道。
自然,他是知道關羽為什么來到涿縣的?
史書上記載的是關羽因事“亡命奔涿郡”。
劉備曾經從關羽的口中得知,關羽之所以逃亡到涿縣,是因為在家鄉解縣殺了當地的一位豪強的兒子。
那位豪強之子,仗著家里的部曲,橫行鄉里,凌虐鄉民,奸污婦女,卻因為家里有權有勢,而始終逍遙法外。
十六歲的關羽,出于義憤,便在這位豪強之子再次欺侮百姓的時候,趁亂給了他一刀。
那位豪強之子當場殞命。
其手下的部曲提著刀要砍關羽。
但當時的關羽,身高已經近乎九尺(兩米),他身長力大,又提刀斬殺了數名豪強部曲,一時無人敢近,這才一徑離開。
關羽殺了人,得罪了當地豪強,肯定是不能再待在解縣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遭到報復,他便先將二老轉移到別的縣里一位遠方親戚家,以流民的方式,依附在其家,平時做工種地。
而他自己則徹底離開了河東郡,離開了司隸校尉部,一路逃亡,來到了幽州涿郡。
關羽只是平民之子,從小生活在民間,因此,對于販夫走卒都十分友善。
他逃亡的路上,也得到了很多普通百姓的幫助。
關家祖上也曾經富裕過,一度詩書傳家。
只是到了關羽的爺爺這一輩,家道開始中落。
到了關羽的父親這一輩,則徹底淪落為平民百姓。
不過,關家向來都有讀書習學的傳統。
關羽的父親迫于生計,幾乎不怎么讀書。
只是關羽從小便喜歡讀家里的藏書,尤其是喜歡讀《春秋左氏傳》,且喜歡到了一定程度——“諷誦略皆上口”。
可見他對《春秋左氏傳》的研讀,已經達到了大體上可以背誦的程度。
其喜愛之情可見一斑。
正是因為從小便閱讀《春秋左氏傳》,使他的性格孤傲,一般的那些裝腔作勢的讀書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這也導致他和張飛對讀書人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史書記載“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說張飛敬愛士大夫、讀書人,卻不顧惜軍中士卒、仆役以及普通平民百姓等。
——這里的“小人”不是指道德品行層面的行為卑劣之人,而是與“君子”也就是讀書人相對的平民階層、被奴役者。
關羽則與張飛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
對于底層士兵和軍中仆役,關羽往往善待他們,對他們十分親和。
但對于士大夫或者讀書人,關羽則表現出一副傲慢的態度,甚至對他們感到不屑。
在《春秋左氏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有一段記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平民以谷物為主食,不經常吃肉。
經常能夠吃到肉的,是以所謂的士大夫讀書人為主體的統治階層。也就是《左傳》中所謂的“肉食者”。
經常諷誦《左傳》的關羽,早就從這本書里讀到了“肉食者”們目光短淺缺乏政治遠見,脫離實際而又政治無能,虛偽造作、沉迷享樂而導致禮崩樂壞。
對于這樣的一群“肉食者”們,熟讀《春秋左氏傳》的關羽,在現實之中,親眼看到他們的作態的時候,又怎么會給他們好臉色呢。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于卒伍。
從底層一步步地爬上來的能吏干將,才是讓關羽欣賞的。
關羽善待從事一線工作的士卒民夫,體恤他們,自然有以仁義收服其心從而為我所用的想法,但也有不敢輕視創造歷史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思。
關羽和張飛對待“君子”、“小人”的不同態度,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了他們各自的人生悲劇。
張飛最終死于“小人”之手。
關羽的人生悲劇,也與他的“剛而自矜”的傲慢孤高脫不了干系。
當然,作為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圣”,能夠與“文圣”孔子并駕齊驅,關羽也是十分尚武的。
他從小在讀書之余,便跟隨父親練習武藝。
聽說鄉里誰的技擊之術高明,便登門請教。
看到有人身材雄壯的,關羽便想與之較量一番,既娛樂開懷,又能對自己的技擊之術進行實戰的檢驗。
這位在十五里鋪打鐵的鐵匠“丈八”李虎,便是因為身高九尺,體型雄壯,而成為關羽挑戰的目標。
畢竟,身高近九尺的關羽,平時根本找不到差不多體型的對手,只有丈八正好合適。
東漢末年之時,普通男子的身高不過七尺上下。
身高八尺,那就是“姿容甚偉”了。
如果身高九尺,那就是十分罕見的鐵塔巨漢了。
即使是現代社會,身高兩米也就是漢尺九尺的男子,也是很罕見的。
可想而知,一個九尺大漢在東漢末年是怎么樣的一個存在。
身大力不虧。
九尺大漢稍微學一點技擊之術,便可以縱橫江湖、笑傲沙場了。
更何況是關羽從小便練習武術呢。
劉備知道,丈八每次相撲角抵輸在關羽手下根本不冤。
丈八雖然是打鐵匠出手,也有兩膀子驕人的力氣,但卻不會運用,那便只是蠻力。
稍微教給丈八一點摔柔技術,便可以讓他在擂臺上制勝。
想到了這里,劉備內心略興奮:
“丈八,明天早起,我教你一些手段,保管讓你戰勝那個叫關羽的漢子。”
……
斯人(關公)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
——《三國志?呂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