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光見勸不住劉備、爨黑子二人,只能是嘆了一口氣,道:
“兩位都是劍道高手,比試點到即止,萬不可造成殺傷。”
爨黑子淡淡地道:
“第五兄放心。我會手下留情。”
劉備也道:
“第五君不必憂慮,我自有分寸。絕不會傷了爨兄。也不會讓他傷了我。”
爨黑子聞言又是一聲冷笑。
于是,溫玄便讓人拿來了一柄六尺長劍交給劉備。
劉備拔出了長劍,左手陰把,右手陽把,雙手緊緊握住了劍柄,然后試了幾個劍招。
但見長劍圈轉之際,帶著絲絲勁響。令人耳目為之一振。
而表面上看不出劉備用了多少力。
似乎極為輕巧。
眾人都不禁喝了一聲采。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劉備雖然只是在試劍,但這幾個劍招,使得絲滑無比,又且勁力非常。
原本心里十分輕視劉備的爨黑子看了,也不由地收起了狂傲之心,不敢再有輕視之意,開始小心應對。
爨黑子也隨即耍了幾招,活動一下手腕,做好戰前準備。
很快,劉備便試劍完畢。
他感覺到自己身上的筋骨血肉已經被喚醒,兩處手腕也已經完全活動開,便對著溫玄道:
“好了,我準備好了。”
溫玄看了一眼爨黑子。
爨黑子點了一下頭。
溫玄當即道:
“此次乃是比武較技,不是生死搏殺。兩位自然是要盡全力施展自己的技擊之術,但也要在關鍵時刻手下留情。好!開始——”
他話音未落。
爨黑子突然身形一矮,早就已經擺好了一個架勢。
劉備看過很多古代武學名家的拳譜、劍譜、刀譜、槍譜,因此,他一眼便看出爨黑子所擺出的架勢乃是“虎踞勢”。
虎踞勢,顧名思義,就是如虎踞地,隨時飛撲,撕咬人的咽喉。
但凡是猛獸,不論是獅、虎、豹、狼,在發動攻擊之前,往往都會先收縮自己的身體,伏低蓄力,目視獵物,瞅準時機,一個呼嘯,飛身而撲,往往會一下子便用尖銳的牙齒咬破獵物的咽喉。
這雙手劍劍法中的虎踞勢,便深得其中精髓。
此時,但見爨黑子左腳在前,右腳在后,整個身體呈半蹲伏狀態,他右手緊緊握住劍柄的前部,左手則握住劍柄的后部,雙臂交叉在胯前,長劍呈45度,斜斜上指,劍尖正對著劉備的咽喉。
爨黑子的目光也開始爆射出精光來,死死地盯著劉備的雙眼。
只要劉備的眼中稍一松懈,流露出哪怕是一絲怯意,一絲慌亂之意,他整個身體便會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爆射而出,直接用手中長劍刺破劉備的咽喉。
高手過招,生死只在一瞬之間,稍稍露怯,便會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哪怕對手是劍術高超的耆宿名家,在對陣之時,也切不可眼神慌亂,而是要提振勇氣和膽力,從容應對。
這個時候,道心一定要堅如磐石之固,穩住自己的心神,不能露出一絲一毫的破綻,讓對手有機可乘。
爨黑子一上來便擺出虎踞勢,周身上下頓時布滿了濃濃的殺氣。
不但與他對陣的劉備,深切地感受到了。
一旁觀戰的眾人,也無不感到心中震悚。
耿雍、牽招、張飛、兀突魯等人,都不禁為劉備感到擔心不已,他們的手心里開始因為過于緊張而禁不住地冒出汗來。
牽招想提醒劉備一句,但又怕打擾了他,只能欲言又止,坐不安席,甚至身體竟然不受控制的開始微微發抖。
爨黑子的虎踞勢,殺氣實在是太過森然,直令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他身上的威壓氣勢,劍尖上的鋒芒,都讓人感到萬分不安。
就連溫玄、第五光也不禁開始為劉備感到擔心。
面對著爨黑子隨時都有可能向自己的咽喉刺來的長劍,劉備不慌不忙地也擺出了一個架勢。
只見他雙手緊握六尺長劍,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劍尖斜斜指向正前方地面,且劍尖小幅度地忽左忽右,一會指向左前方,一會指向右前方。
他的劍尖從上向下指,正好與爨黑子的劍勢相反。
旁人看了,都不禁開始揪心起來,不明白劉備這是何意。
不了解劍術的人,自然看不出其中的門道。
劉備擺的這個架勢,也是劍譜上有名的,叫做“撥草尋蛇勢”。
如果說爨黑子的虎踞勢是進攻的劍勢,那么,劉備的撥草尋蛇勢,便是防御的劍勢。
爨黑子跟隨遼東王越習練劍術多年,只一眼,便看出劉備擺出的雙手劍的這一劍勢,已經從左、中、右三路,徹底封死了他的進攻。
左路,劉備可橫劍阻攔,然后順勢進步一洗,便可對其進行剿殺。
中路,劉備豎劍格擋,在打亂他的劍路的同時,順勢進步一洗,又可以直殺他面門。
右路,劉備也是橫劍阻攔,順勢進步一洗,厲行剿殺。如左路。
劉備擺出的這撥草尋蛇勢,看上去似乎是露出了極大破綻,有吸引對手來攻的誘敵之意,其實則是防中有攻,攻防一體兼備。
不但能徹底封死對手的劍路,而且還能趁勢反殺,令對手防不勝防。
但爨黑子可不是一般的劍手,他不但師從劍術名家遼東王越,而且習劍多年,實戰經驗豐富。
可以說,他的雙手劍的劍法精熟老道。
高手對高手,看似技法簡單,然而他們已經想好了對手的一切變招,并盤算好了應對之策。
正如下圍棋一般,高手可以看到七八步、十幾步之后的棋盤走勢。
哪怕是現代的拳擊、自由搏擊、綜合格斗比賽,兩個實力相當的高手比賽,觀眾往往覺得不精彩。
那是因為雙方實力相當,很多招數都被對手一一看破,根本沒有機會施展,只好用最簡單有效的招式。且往往戰滿三回合,也看不出誰勝誰敗。
而如果高手與低手對決,則高手運用招式之時,往往隨意施展,眼花繚亂,很快就會出現KO(擊倒)或TKO(技術性擊倒)的局面。誰勝誰敗,一目了然。
此時,劉備與爨黑子的劍術比試,由于雙方都是高手,都能一眼看破對方的攻守,因此,都不敢輕易冒進。
劉備已經做好對自己咽喉的防御,無懈可擊。
他知道對面的爨黑子肯定會中途變招。
雖然不知道爨黑子會如何變招,但他已經做好了隨機應變的準備。
雙方全神貫注。
似乎已經將整個天地都全部忘卻。
爨黑子嘴角微微一挑,突然動了。
他左腳一個前躍步,右腳滑步跟進的同時,手中長劍直刺劉備咽喉。
劉備當即橫劍攔截。
爨黑子早已料到劉備這一招,他雙手手腕突然猛一翻轉,原本上刺的劍尖,突然來到他的身體右側,緊跟著一個上撩,攻中帶防,斫向劉備的胸脅。
這些劍招說起來可能要半分鐘,但實戰中只不過是眨眼之間便已經完成。
實戰對決要的就是快、準、狠。
絲毫不拖泥帶水。
面對爨黑子的突然變招,劉備絲毫不慌,不退反進,勇敢地迎了上去,劍尖順勢向下一沉。
“叮”的一聲。
雙劍相交。
由于劉備整個人的身體也涌了過來,因而劍身上的力量極大。
但沒有想到瘦得如同竹竿一般的爨黑子,身上的力量也絲毫不弱于劉備。
兩個人連人帶劍迅猛地撞在一起。
不過,劉備可不想跟他角力,在用長劍護住自己身體左側的同時,順勢一個龍轉身,如同急轉的陀螺一般,閃現到爨黑子的身后,長劍纏頭一轉,然后借助腰胯擰轉的力道,順勢一個“斬蛇勢”,斜劈而下。
一劍劈斬在爨黑子的后背上。
由于劉備的龍轉身施展得實在是太快了,爨黑子斜上撩的劍勢,變招防御或攻殺,都比較別扭,竟而完全沒有來得及應對。
在場觀戰的眾人,都忍不住驚呼了一聲。
人人都以為劉備這凌厲的一劍,勢必會讓爨黑子重傷撲地。
然后,劉備的劍尖在離爨黑子的后腦只有不到半寸(1厘米)的時候,突然硬生生停住。
感受到腦后的一陣清涼帶來的濃烈殺機,爨黑子當場石化,嚇得一動不敢動,雙眼也禁不住閉上。
一副聽天由命的樣子。
……
彼抽退,勿急追;彼急進,勿遽離。總是以靜待動,以逸待勞,道理微乎微乎。
——明·俞大猷《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