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之間。
那白馬便奔行至樓桑里里門之前。
“玄德兄,我來晚了。”
白馬上的乘客正是牽招。
他仍然是昨日裝束,但只是一個人前來,并沒有廝仆跟隨。
“子經,你來的正好。”
劉備便將張飛和兀突魯介紹給牽招認識。
四人相談甚歡,都十分歡喜。
里門內,耿雍帶著劉阿梓向劉備站立處而來。
劉阿梓遠遠地便大聲喊道:
“阿兄,該吃朝食(早餐)了。阿娘還在等我們。”
“好,我知道了,阿梓。”
劉備又問牽招、張飛、兀突魯三人:“你們都還沒有吃朝食吧?”
“沒有。”
三個人異口同聲。
“此時尚且是卯時,離辰時(7點鐘)還有半個時辰。不如,我帶幾位去十五里鋪的酒肆食舍去吃吧。”
劉備沉吟著道:“家中簡陋,食物粗疏,實在不堪待客。”
張飛當即道:
“也好。那我們就去十五里鋪的酒肆去吃。”
牽招并無意見。
于是,劉備便讓小妹劉阿梓回去照顧母親,他則與耿雍、牽招、張飛、兀突魯徑自離開了大樹樓桑里,向著北邊不遠處的野狼嶺而去。
雖然名叫“野狼嶺”,但其實只是一座小高崗而已,并沒有復雜的山峰、山谷。
因曾有野狼出沒其中,村民們便稱之為“野狼嶺”。
一刻鐘之后。
眾人便來到了野狼嶺。
此時正是清晨。
野狼嶺上,一個交叉路口上,正站著兩個人,互相怒視著對方。
其中一人,細長臉面,一雙杏仁眼,短襦,布绔,黑色披風,頭戴氈笠,腳穿皮靴,革帶佩劍。
另一人,則圓臉,胡子拉碴,眼型略微斜斜上挑,目光凌厲灼人,身穿半臂短袖上衣,布绔,褐色斗篷,足蹬草履,腰挎鐵劍。
這些穿著,都是漢末游俠的流行裝扮。
因此,長年混跡十五里鋪的劉備早就已經見慣,他只看了一眼,便已經知道兩個人乃是行走四方的游俠。
突然,兩個人幾乎同時拔劍,身形暴起,腳下一個箭步,挺劍直刺對方心臟要害。
兩個人的動作幾乎是一模一樣。
這不是在比試劍法,而是同歸于盡!
劉備見他們這種打法,也不禁一驚,睜大了雙眼。
正在劉備等人心神一緊之際。
兩名游俠的刺擊,突然中途變招,由攻轉守。
兩劍相交!
發出了“叮”的一聲脆響。
緊接著,二人又同時由守轉攻,飛速斜斜劈向對方咽喉。
兩劍再次相交。
又是一聲脆響。
緊接著,又各自攪動長劍。
雙方不斷變換劍招。
一時但見兩名游俠周身上下,劍光閃爍,殺氣凜凜,耀人眼目。
一旁的牽招都看得呆了。
作為習武之人,劉備早就這兩名游俠的劍術上乘,非同凡響,心道:國家正是用人之際,此二人不知什么原因,在此斗殺,萬一折損一個,豈不是可惜?如果能與他們結交,為我所用,將他們畢生所學的劍術發揮到正道上,豈不是更好?但若想結交他們,就必須展示一下自己的劍術,令他們心折……
他不由地起了愛才惜才之念。
劉備此行出樓桑里并沒有攜帶任何的兵器,于是,便對牽招道:
“子經,借你的長劍一用。”
“好。”
牽招左手牽著白馬,右手將自己腰間所挎的那柄長劍遞給劉備。
劉備當即拔出劍來,飛步向前,一劍怒擊,正好砍在兩名游俠的長劍上。
這一記怒擊的劍招,可謂勢大力沉。
一下子便將兩柄長劍各自蕩開。
簡單的招式,力量卻如此強橫!
正在迅猛激斗之中的兩名游俠,都不由地吃了一驚,同時愕然看向劉備,幾乎又同時大聲道:
“你是何人?”
劉備沉聲道:
“此處乃是大樹樓桑里地界野狼嶺。我是此處鄉民,兩位不可擅自毆斗,畢竟有礙觀瞻。如果不聽勸告,我只好動用手中長劍了。”
那細長臉面的游俠目注劉備:
“你也是練劍之人?”
劉備隨即道:
“練過一段時間。”
細長臉面的游俠輕哼了一聲,當即冷冷地道:
“只要你贏了我手中劍,我就一切聽你的。”
“好。”
劉備毫不猶豫地道:“那開始吧。”
那細長臉面的游俠當即對另一名游俠道:
“王兄,咱們的事情先放一放。讓我會會他。”
“孫兄請吧。”
圓臉游俠見狀,當即退到一旁,讓出空地來。
那細長臉面的游俠這才全神貫注應對劉備。
兩個人默然站立片刻。
都在醞釀自己的劍意。
細長臉面的游俠目中突然精光一閃,挺劍直刺劉備咽喉。
來勢迅猛,劍氣凝罡!
劉備似乎已經預感到他的刺擊,不慌不忙地提劍一洗的同時,緊跟著右腳快速偷偷地斜上步,貼近敵身一側,順勢翻腕,凌厲斬擊那人脖頸。
那人完全來不及防,被劉備一劍架在脖子上,根本不敢稍動。
劉備的這一洗劍式,在掃開對手兵器,卸其力、破其防的同時,趁勢反擊,招式必須絲滑連綿,是為劍法中的“格洗連擊”。
劍招看似簡單,但是若想要在實戰中運用,每一個時機都必須把握得十分精準,妙到毫巔。稍有差池,便會遭敵反殺。
火候的掌握,必須是長年累月訓練之后,才能做到意在劍先,形成下意識的本能反應。
越是高明的劍手,招式越是樸實無華。
“再比過!”
細長臉面的游俠根本不服。
劉備撤回長劍,淡淡地道:
“你已經死了。還怎么再比?”
的確,如果在決生死的搏殺中,劉備剛才那一劍,若是不留手的話,早已將之斬殺。
細長臉面的游俠聞言,臉上微紅。
呆立原地,默然半晌。
另一名圓臉游俠沉聲道:
“我還活著。我和你比試。”
劉備淡淡一笑,道:
“盡管放馬過來。”
圓臉游俠已經見識過劉備的劍法,聞言當即凝神應對。
他接連變換了幾次劍招,并不敢貿然進攻。
額頭上的冷汗也不禁涔涔冒出。
與高手對陣,面對其逼人的氣勢,往往會倍感壓力,進而驚慌失措。
劉備早就看出圓臉游俠被自己氣勢所震懾,在其再一次變換劍招的間歇,右腳突然一個前躍步,一劍刺出。
圓臉游俠完全沒有想到劉備在離他一丈開外之地發動刺擊,他想提劍格擋時,劍尖已經貼著他的右脅而過。
這自然是劉備故意放水,不然的話,早就一劍洞穿他身體。
須知,劉備垂手過膝,臂展極長,他的這一記刺擊,也是借助自己的身體優勢,在對手意想不到的距離之外發動突襲,時機、火候、力道都掌握得十分精準到位。
“我輸了。”
圓臉游俠當即認輸。
劉備瀟灑地收劍回鞘:
“兩位可以罷手了嗎?”
“當然。”
圓臉游俠點了一下頭,“閣下的劍法高超,令在下萬分佩服。——在下王當,冀州中山郡盧奴縣人。”
劉備遂道:
“我說過了,我就是此處鄉民。姓劉名備字玄德。這位是?”
細長臉面的游俠也只好道:
“在下孫輕,并州上黨郡長子縣人。”
“孫輕,王當……”
一聽這兩個人的名字,劉備便想到了歷史上縱橫太行山一帶的黑山軍。孫輕、王當可都是黑山軍的小帥。
公孫瓚被袁紹的大軍圍困在易京的時候,曾經派遣自己的兒子聯絡黑山軍前來救援。
黑山軍最多時,兵力號稱達到一百多萬人,隱伏在太行山的各個山間谷地,乃是股不可小覷的軍事力量。
只是他們后來迫于形勢,投降了曹操。
既然今天有幸碰到了未來黑山軍的小帥孫輕和王當,劉備自然是要好好結交一番的。
……
帝居樓桑時,好交結豪俠,四方年少爭附之。
——《季漢書·昭烈大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