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藝術與生活的融合
- 音符與糖霜
- 好宇啊
- 4837字
- 2025-06-18 11:26:31
周清瀾盯著手機屏幕上的消息,手指懸在鍵盤上方遲遲沒有落下。
【清瀾,我和你爸買了明天的高鐵票,中午到。不用接站,把地址發來就行。——媽媽】
三個月沒見父母了,照理說該感到高興。但周清瀾胃里卻擰成一團。上次通話中,母親已經“順便“提到張阿姨的兒子剛升了副處長,李叔叔的女兒結婚了,還有——“你王伯伯問了好幾次,他兒子在投行那個...“
門鈴聲突然響起,周清瀾嚇了一跳。透過貓眼,她看到陸沉站在門外,手里拿著一個牛皮紙袋。
“你怎么...“周清瀾拉開門,驚訝地發現外面下著雨,陸沉的肩膀和頭發上掛著細密的水珠。
“你說今晚要趕方案。“他舉起紙袋,里面散發出溫暖的甜香,“林小滿新做的肉桂卷,想著你可能沒吃晚飯。“
周清瀾這才注意到已經晚上九點半了。她側身讓陸沉進門,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這是第一次有人——特別是陸沉——來她的公寓。
“有點亂,抱歉。“她匆忙收起沙發上的文件和外套。公寓其實很整潔,但此刻在她眼中每個細節都顯得突兀——墻上貼著的項目時間表,茶幾上堆滿的專業書籍,還有冰箱上那張已經過期兩周的待辦清單。
陸沉將紙袋放在餐桌上,目光掃過書架上為數不多的幾張照片:“你父母?“
周清瀾點點頭。那是去年春節回家拍的全家福,父母坐在前排,她和哥哥站在后面,四個人都穿著喜慶的紅色毛衣,笑得標準而克制。
“他們明天要來。“她聽見自己說,“突然決定的。“
陸沉取出肉桂卷和一小盒奶油奶酪:“正好,你可以用這個招待他們。林小滿的招牌。“
周清瀾接過盤子,肉桂和紅糖的香氣讓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確實餓了。“謝謝,但...我父母不太喜歡甜食。“她頓了頓,“其實他們對很多事都有'不太喜歡'的清單。“
陸沉挑眉:“比如?“
“比如我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是回老家考公務員;比如我二十七歲了還單身;比如...“周清瀾突然停住,意識到自己正在向陸沉傾倒家庭煩惱。
“比如女兒和一個開咖啡館的走得太近?“陸沉平靜地接上她的話。
周清瀾抬頭看他,驚訝于他的敏銳。“他們只是...比較傳統。“
“理解。“陸沉遞給她一把叉子,“嘗嘗看,趁熱。“
肉桂卷外酥內軟,糖霜與奶油奶酪的搭配恰到好處。周清瀾吃了一口,忍不住發出滿足的嘆息。
“好吃吧?“陸沉微笑,“食物是最容易跨越差異的橋梁。“
周清瀾想起父母對“外面食物“的抵觸,苦笑了一下:“希望如此。“
“對了,“陸沉從口袋里掏出兩張票,“下周六咖啡館有月度音樂沙龍,如果你父母有興趣...“
周清瀾接過票,燙金的字體在燈光下閃爍:“'港灣'音樂沙龍——舒伯特《冬之旅》專場“。她想象著父母坐在咖啡館里聽藝術歌曲的場景,幾乎要笑出聲:“恐怕這不是他們的...“
“沒關系。“陸沉似乎看穿她的想法,“主要是給你的。最近工作太拼,需要放松。“
他站起身準備離開,周清瀾突然不想讓他走。雨還在下,敲打著窗戶,公寓里因為他的存在而溫暖了許多。
“再坐一會兒?“她聽見自己說,“我正好想問問你對新方案的意見。“
陸沉看了看表,又看看窗外的大雨,點頭坐下。周清瀾去廚房泡茶,聽到他在客廳里走動的聲音——腳步聲停在書架前,然后是相冊翻動的輕響。
“你彈琴的樣子很專注。“陸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周清瀾轉身,看到他拿著大學時期的一張照片——她在鋼琴比賽中表演的場景。那是大四最后一場比賽,她拿了亞軍,父母因為哥哥的畢業典禮沒能到場。
“那時候還能彈幾首像樣的曲子。“她將茶杯放在茶幾上,“現在生疏多了。“
陸沉放下照片:“周六來沙龍吧,就當放松。最近項目壓力大,音樂是最好的解壓方式。“
周清瀾抿了一口茶:“你總是這樣嗎?“
“怎樣?“
“照顧別人。“她直視他的眼睛,“記得每個熟客的喜好,給加班的人送甜點,甚至跑到員工家里送宵夜...“
陸沉的表情變得難以捉摸:“只是職業習慣。“
“那福利院的孩子們呢?也是職業習慣?“
沉默在兩人之間蔓延。雨聲變得更大,敲打著窗欞。陸沉最終嘆了口氣:“也許...我只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安慰。那種...被理解的感覺。“
周清瀾的心像被輕輕捏了一下。在這一刻,她突然明白了為什么自己會不自覺地被陸沉吸引——因為他們同樣渴望被理解,只是表達方式截然不同。她用工作成績證明自己,而他,則通過照顧他人來尋找連接。
“我會去沙龍的。“她輕聲承諾。
——————
父母比預計的早到了一小時。周清瀾剛洗完頭,門鈴就響了,她匆忙擦著頭發去開門。
“清瀾!“母親一進門就給了她一個結實的擁抱,然后立刻開始環視公寓,“這么小的地方,租金不便宜吧?“
父親提著行李跟在后面,表情嚴肅地點頭:“不如家里寬敞。“
周清瀾接過行李:“爸,媽,路上順利嗎?“
“高鐵很準時。“母親已經走進廚房,“你平時自己做飯?這么小的灶臺...“
接下來的兩小時是熟悉的流程——母親檢查她的冰箱和衣柜,評論她的生活選擇;父親詢問工作細節和存款數字;兩人默契地交替暗示“回家發展“的種種好處。
“藍海創意...是私企吧?“午餐時,父親切著牛排問道,“穩定性怎么樣?“
“業內前三,很穩定。“周清瀾給母親倒茶,“我剛升了項目總監。“
“總監...“母親若有所思,“工資漲了多少?“
“百分之二十。“
“那還不錯。“父親點頭,“不過還是不如體制內。你王伯伯的兒子,去年調到處級,年薪三十萬還有各種補貼...“
周清瀾機械地咀嚼著食物,味道在口中變得模糊。這套對話她已經聽過無數遍,每次回家,每次通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
“對了,“母親突然話鋒一轉,“上次說的張阿姨的兒子,你們聯系了嗎?“
“媽,我最近工作很忙...“
“再忙也要考慮終身大事。“母親嘆氣,“你都快二十八了,再過幾年...“
“你李叔叔的女兒,比你小兩歲,孩子都上幼兒園了。“父親補充道。
周清瀾的手機適時響起,是工作郵件提醒。她如獲大赦:“抱歉,有個緊急文件要處理。“
她躲進臥室,深呼吸幾次才平靜下來。手機上是陸沉發來的消息:
「沙龍準備試音,想聽聽嗎?」
下面是一條十秒的語音。周清瀾點開,舒伯特《冬之旅》中《菩提樹》的片段流淌而出,陸沉的鋼琴伴奏簡單卻深情。她閉上眼睛,讓音樂洗刷掉剛才的煩躁。
「很美。」她回復,「期待周六。」
「你父母來了嗎?」
「嗯,正在經歷年度審問。」
「需要緊急避難所的話,咖啡館隨時歡迎。」
周清瀾忍不住微笑。陸沉總能讀懂她的情緒,無需過多解釋。
「暫時還能應付。對了,沙龍能帶父母嗎?」
「當然,不過...你確定他們喜歡藝術歌曲?」
「不確定,但我想讓他們看看我的...」周清瀾猶豫了一下,「我的生活。」
發完這條消息,她意識到這是第一次,她主動想讓父母進入她的世界,而不是勉強自己去符合他們的期待。
——————
周六晚上,周清瀾帶著父母來到“港灣“咖啡館。為了這次沙龍,咖啡館重新布置過——桌椅排列成半圓形,中央是那架老鋼琴和幾把椅子。已經來了二十多位客人,低聲交談著,氛圍輕松而高雅。
“這就是你說的咖啡館?“母親小聲問,“看起來挺...文藝的。“
周清瀾看到陸沉在吧臺后調試設備。他今天穿了深藍色西裝,頭發一絲不茍地梳起,看起來更像音樂家而非咖啡館老板。
“陸沉!“她招手。
陸沉走過來,向父母禮貌地問好:“周叔叔,阿姨,歡迎光臨。“
“你就是老板?“父親上下打量他,“聽清瀾說你以前是學音樂的?“
“是的,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陸沉坦然回答,“現在偶爾教些學生,主要是經營咖啡館。“
母親微妙地挑了挑眉,周清瀾太熟悉這個表情了——她在評估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沙龍很快開始。首先是一位女高音演唱《晚安》,陸沉擔任鋼琴伴奏。周清瀾偷偷觀察父母的反應——父親強忍哈欠,母親則禮貌性地微笑,顯然對這種“陽春白雪“不感興趣。
中場休息時,陸沉突然走到話筒前:“下個環節通常是觀眾即興表演。今晚我們很榮幸有周清瀾女士在場,她曾獲得大學生鋼琴比賽亞軍。周小姐,愿意為我們演奏一曲嗎?“
周清瀾僵在原地。她完全沒料到這個環節,更沒想到陸沉會記得她隨口提過的比賽成績。全場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包括父母驚訝的表情。
“我...很久沒練琴了。“她小聲推辭。
陸沉只是微笑:“音樂像騎自行車,一旦學會就不會忘記。“
在眾人的掌聲中,周清瀾機械地走向鋼琴。坐下時,她的手指微微發抖。彈什么?她的大腦一片空白。
陸沉俯身在她耳邊低語:“彈你最喜歡的,就像沒人在聽。“
他的氣息拂過耳廓,奇跡般地安撫了她的緊張。周清瀾深吸一口氣,手指落在琴鍵上——德彪西的《月光》,那首她大學時練了無數次的曲子。
第一個音符響起,記憶如潮水般涌來。手指自動找到了位置,旋律如清泉流淌。她忘記了觀眾,忘記了父母,甚至忘記了自我,只剩下音樂在體內奔涌。
最后一個音符消散在空氣中,周清瀾才回過神來。咖啡館里鴉雀無聲,然后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她看到林小滿興奮地跳起來,看到幾位陌生人贊賞的目光,看到母親臉上罕見的驚喜表情。
而陸沉...他站在角落,眼神柔和得不可思議,嘴角掛著只有她能讀懂的微笑。
“清瀾,我都不知道你彈得這么好!“回座后,母親罕見地稱贊道,“什么時候學的這首?“
“大學時。“周清瀾輕聲回答,心跳仍未平復,“我...一直很喜歡鋼琴。“
父親若有所思地點頭:“有才華是好事,但別耽誤正事。“
周清瀾感到一陣熟悉的失落,但這次沒那么尖銳。因為當她看向陸沉時,他正對她輕輕點頭,仿佛在說:“我懂。“
沙龍結束后,父母出乎意料地表示滿意。“氛圍很高雅。“母親承認,“雖然音樂有點難懂。那個陸老板...挺有氣質的。“
“他很有才華。“周清瀾忍不住為陸沉說話,“放棄演奏事業開了這家咖啡館,現在很成功。“
“開咖啡館算什么成功。“父親不以為然,“又不是實業。“
周清瀾咬住嘴唇沒有反駁。把父母送回酒店后,她鬼使神差地又回到了咖啡館。沙龍已經結束,員工們在收拾場地,陸沉獨自在角落里調試鋼琴。
“嗨。“她輕聲說。
陸沉抬頭,似乎并不驚訝她的返回:“父母休息了?“
“嗯,送回酒店了。“周清瀾走近鋼琴,“謝謝你今晚...推我一把。“
“你彈得很美。“陸沉的手指輕輕撫過琴鍵,“德彪西很適合你——自由,感性,不受拘束。“
周清瀾靠在鋼琴邊:“我父母不這么認為。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不錯的才藝'。“
“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同。“陸沉停下手指,“重要的是,它對你自己意味著什么。“
周清瀾看著他的側臉,突然問:“對你呢?音樂意味著什么?特別是...不能再專業演奏之后。“
陸沉的手停在半空,然后緩緩落下:“一開始,是失去的痛苦。像被砍掉一只手。“他的聲音很平靜,但周清瀾能感受到下面的暗流,“后來...變成了一種不同的關系。我不再是音樂的奴隸,而是朋友。“
“奴隸?“
“專業演奏者的人生...除了音樂什么都沒有。“陸沉抬頭看她,“每天六小時起步的練習,永遠追求完美,永遠不夠好。車禍后,我一度以為失去了全部。“
周清瀾第一次聽他這樣詳細地談起過去,不敢打斷,只是靜靜地聽著。
“直到我開始在福利院教課。“陸沉繼續說,“那些孩子不在乎我的技術等級,他們只在乎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慢慢地,我學會了重新享受音樂本身,而不是技術上的完美。“
周清瀾想起自己彈琴時那種純粹的喜悅:“今晚...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為了快樂而彈琴。“
陸沉微笑:“看出來了。那種狀態很美。“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咖啡館里只剩下林小滿在遠處收拾杯盤的聲響。
“你父母...對我印象如何?“陸沉突然問,語氣故作輕松。
周清瀾苦笑:“典型的中國父母反應——'氣質不錯,但為什么不開個正經公司?'“
“合情合理。“陸沉聳聳肩,“連我自己也經常這么想。“
“但我覺得...“周清瀾鼓起勇氣,“你做著自己熱愛的事,還能影響那么多人,這比所謂的'成功'有意義多了。“
陸沉轉頭看她,目光深邃:“謝謝。這對我...意味著很多。“
他們的距離如此之近,周清瀾能數清他的睫毛。一種強烈的沖動驅使她想觸碰他的手,想告訴他,他對她意味著什么...但恐懼又讓她卻步。如果破壞了現在的平衡怎么辦?如果他不這么想怎么辦?
“不早了。“陸沉最終打破沉默,“我送你回去?“
周清瀾點點頭,壓下心中那股莫名的失落。回家的路上,坐在陸沉的摩托車后座,她第一次環抱住他的腰,將臉輕輕貼在他的背上。陸沉沒有反對,只是稍稍放慢了車速。
那一刻,周清瀾意識到一個危險的事實:她對陸沉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朋友或合作伙伴的界限。而更可怕的是,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