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鴻臚寺中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141字
- 2025-07-10 18:03:00
告別宦官高富,李重茂很快走到了尚衣局外。
與出來的王崇曄不期而遇。
他手上抱著一些綢布,身后跟著兩名宮女,似是要往何處而去。
李重茂見狀好奇問道:“奉御這是要去往何處?”
“臣見過大王。”
王崇曄先是行了一禮,隨后側頭望向那兩名宮女,小聲叮囑了一句。
等到宮女走遠,他這才再度開口說道:“回大王話,因吐蕃使團到來,皇后殿下吩咐臣前去大明宮裁量,好做新衣。”
“倒是辛苦奉御了,又要忙碌一段時日。改日若有空閑,尋個日子,約上葛將軍他們,也好與奉御你等再吃些酒。”
李重茂寬慰了一句。
王崇曄身子躬低了些,目光不經意間瞥了一眼李重茂的手上,道:
“大王有心,臣先行謝過,不知大王手上拿著舊衣,這是要去往哪里?”
李重茂看了眼手上說道:“一些需要縫補的服飾,恐怕又要麻煩奉御費心了,這幾日鴻臚寺可有提出什么要求嗎?”
王崇曄有些錯愕:“大王怎么知曉鴻臚寺提出要求的。”
李重茂見王崇曄這反應,心里暗道了聲果然。
外邦使臣來訪,一般都會換上唐制服飾。
按例是由鴻臚寺負責,不過紀處訥只是檢校鴻臚卿,就他那執著向上攀附的性子。
想來他心思放不了幾分在這上面,估計會尋個由頭推辭。
這恐怕也是李裹兒讓自己陪同紀處訥接待吐蕃使團的原因之一。
按理說,尚衣局職責是管理皇室服飾,為外邦使臣制作新衣一事,怎么也不會輪到王崇曄操心。
恐怕是紀處訥不知用什么理由說動了韋皇后,這才有此一遭。
“受阿姊所托,我也要去陪同接待吐蕃使團,這么看來,又要與奉御一道,把心思同往一處用了。”
李重茂語含深意地說道。
有此一遭也好,正好可以讓王崇曄留意一下吐蕃人的動向,也好能及時做出合適的安排。
王崇曄怔了怔道:“這……實乃臣榮幸,能與大王一起,定然……”
李重茂制止住王崇曄口中將要說出的“萬無一失”那個詞。
這種話可不興說出口。
李重茂看向王崇曄,叮囑道:“奉御快先去大明宮吧,免得皇后殿下責怪。
往后去鴻臚寺時,奉御可幫我留心留心吐蕃人的動向。”
“喏!”
王崇曄點頭應道,他雖然不明白溫王讓自己留心吐蕃人動向是為何。
但他曉得,有些話不該多問,至少……眼下是如此。
大明宮與鴻臚寺的方向截然相反。
說完那番話后,看著王崇曄遠去的身影,李重茂將縫補的衣物放置尚衣局中后,便往鴻臚寺的方向走去。
……
鴻臚寺緊靠著朱雀門,出去不遠就是朱雀大街,距離西市也只需要片刻工夫。
因此來到大唐的外邦使團中,都會夾帶著商隊,在西市中進行交易,這也是西市相較于東市更為熱鬧的原因。
所以每當有外邦來訪時,長安西市中的商戶,也是最為開心的時候,外邦人對大唐的許多事物,可是稀罕得緊。
尤其是來自倭國的那些倭人,每次一來,不論好壞,全部都帶回去。
遇見這種,大唐那些商戶自然是十分高興,雜七雜八的東西一股腦賣給那些倭人高價。
鴻臚寺有下設的禮賓院,因為大唐與吐蕃有著常年打罵然后和好的關系,所以,禮賓院中專門設有“吐蕃邸”,是每次吐蕃使團來長安時的居所。
不過那目前不是李重茂的去處,他先要去到的是鴻臚寺中的典客署。
這里才是鴻臚寺卿處理接待事務的地方。
典客署中,眾多官吏都是在忙碌不停,甚至看見李重茂,都只是微微躬身,隨后匆忙走開,并未出聲行禮。
當然,也有可能是,根本不知道他這個少有露面的庶出皇子真實面貌。
找人問了一句后,李重茂來到了紀處訥所在的地方。
輕聲叩門,聞聽一聲進來后,李重茂這才推門而入。
房間內一股熏香的味道,一個中年人悠閑斜靠著,兩腳搭在一張矮桌上,不時往嘴中遞著吃食。
這人應該就是紀處訥了。
與之外面忙碌的景象相比,紀處訥這悠閑自在的狀態,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紀處訥一身絳紫色圓領官袍,面黃微須,圓潤的臉上掛著一雙小眼,頭上戴著烏紗幞頭,都是歪斜著的。
李重茂見他這般作態,心中不免有股怒氣。
真就是無能之輩高居上位,悠閑自得坐望下屬忙碌個不停。
尤其紀處訥還是個靠著姻親關系,諂媚攀附韋皇后上位的人。
“太府卿倒是有幾分忙里偷閑。”
李重茂故作輕松地說出這句話,那里面的陰陽味道,只有他自己清楚。
紀處訥只是檢校鴻臚寺卿,太府卿才是他的正職,所以李重茂就不稱呼他鴻臚寺卿。
紀處訥先是一愣,旋即趕忙把腿放下來,扶了扶歪斜的幞頭,起身行禮。
“臣見過大王,大王說笑了。”
紀處訥臉上閃過一抹訕笑,隨后掛著一副諂媚的笑容。
李重茂看了看他有些駝背的身子,以及臉上自然而然的諂媚笑容,心下明悟。
應該是李裹兒提前向他言說過,不然他不可能一見面就知道自己身份。
這紀處訥似是對那諂媚的作態已經習以為常,有了自然反應。
看來他那駝背的身子,應該是因為常年低頭叩首所致。
“小王自阿姊那處而來,特來向太府卿學一些接人待物之事,還望太府卿不吝賜教。”
李重茂雖然心中鄙夷紀處訥,但面上卻未顯露出半分,依舊展示出那份恭順知禮的形象。
紀處訥小眼睛瞇成一條縫,連連道:“不敢不敢!臣自當盡心。”
紀處訥雖然奇怪,安樂公主為何突然對自己庶出的弟弟上心,但并未表露出來。
畢竟他此時的上升路徑可是在韋皇后手中,安樂公主畢竟是李顯和韋皇后都十分疼愛的女兒。
說罷,紀處訥正了正衣冠,引著李重茂往禮賓院的吐蕃邸走去。
一路上,都是各種形形色色之人向紀處訥行禮。
每逢有人行禮,他便臉上露出一副舒適受用的表情。
幸好鴻臚寺不是很大,走了沒多久,李重茂便隨著紀處訥的腳步,站定在吐蕃邸院外。
院中出來一個吐蕃人,學著大唐人那般行禮。
“太府卿,尚論大臣已經久候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