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蘇令儀的條件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130字
- 2025-07-08 11:07:00
翌日清晨,朝露未去。
李重茂路過永嘉坊巷口時,看見了一個身穿大唐官服的背影,身形有些熟悉。
他緩步上前,輕聲試探問道:“蘇舍人?”
那背影回轉(zhuǎn)身來,臉上的神色有些愕然,正是蘇瑰的兒子蘇颋,負責草擬詔令的中書舍人。
“果真是蘇舍人,我還擔心認錯了背影,不知蘇舍人早早的到此,可是有什么事?”
李重茂看著蘇颋有些局促的神情,不免有些好奇。
蘇府在崇仁坊,若是要進皇城去中書省辦公,蘇颋怎么都不可能路過永嘉坊這一側(cè)的。
上一次機緣巧合下救下蘇瑰,那也是因為,正好在皇城去往通化門方向的大街上。
念及至此,李重茂忽然想起上次離開蘇府時借馬一事,莫非蘇颋是因為這事才來的永嘉坊?
“下官見過大王,前些時候,大王言說想要借小女所喂養(yǎng)的馬匹……”
果不其然,蘇颋這一開口,李重茂心中就確信了自己猜測不假。
只是蘇颋說著說著,卻停下了。
李重茂見狀,開口試探問道:“蘇舍人上次言說要詢問蘇小娘子,可是有了答復,莫不是蘇小娘子應允了?”
蘇颋點了點頭,不過臉上旋即露出苦笑道:“小女倒是應允了,可卻……”
李重茂見蘇颋似乎有口難言的樣子,笑了笑寬慰道:“蘇舍人有話直說便是,可是蘇小娘子要小王幫其做些什么事,方才答應借馬一事。若是,舍人直言即可。”
蘇颋握了握拳,似乎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小女托下官給大王帶句話,若是大王應允了,除去借馬一事,待到與吐蕃比試后,還可贈送大王一匹。”
如此厚意,看來這蘇令儀的條件,恐怕有些不一般。
就連蘇颋都糾結(jié)了許久這才開口。
李重茂心中如此想道,面上卻是不動聲色,淡淡說道:“蘇舍人說來聽聽,小王早就有言在先,如能答應,無所不允。”
“小女言道,與吐蕃比試時,她要隨大王一道,做隨侍教習。”
蘇颋一口氣咬牙說完這句話,似乎是生怕慢了片刻,就再也說不完整了。
隨侍教習……
練習馬球許久,李重茂自然知曉教習是有何作用。
隨侍教習的職責,是負責觀察擊打馬球時,馬球滾動的軌跡,然后將其記錄下來,制定出合適的用力時機。
當然還有其它的許多事情也需要做。
他同陳玄禮一道在長安城東馬球場練習時,那里有馬球場專門負責此事的教習,所以他倒是沒有過多在意。
如今,聽到蘇颋這么提及,李重茂這才想起來,自己想要拉起一支馬球隊伍,似乎還缺了不少東西。
想著想著,李重茂便陷入了沉思當中。
蘇颋眼見他沉默不語,心下暗自嘆了口氣。
“大王若是覺得為難,下官便回絕了小女這般無理要求。
至于借馬一事,大王暫且放心,下官一定替大王另想辦法。”
聞聽這話,李重茂忽然回過神來,搖頭說道:“蘇舍人多慮,還請舍人回復蘇小娘子,就說我應允了她這個條件。”
嗯?
蘇颋一時錯愕,臉上露出驚訝神色。
與吐蕃比試,那可不是平日里一群人互相以擊打馬球為樂,這么簡單的。
平日里擊打馬球,或輸或贏,那都無關(guān)緊要,左右不過是折損一下面子。
可要是與吐蕃的比試中輸了,那可是關(guān)乎大唐顏面的事。
到時若是輸了,陛下面上無光,怪責下來,那可就難以承受了。
蘇颋想到這里,露出一些遲疑:“大王……不再考慮一番?”
李重茂見他這幅遲疑的神色,不免覺得有幾分好笑,輕聲道:“蘇舍人這是何意,莫非覺得小王說著玩鬧不成,舍人盡管放心便是。”
李重茂心中有著自己的考量。
雖然說蘇令儀提出要做隨侍教習一事,可能在別人眼中,尤其是蘇颋眼中,看起來有些離譜。
教習,可不是三言兩語,說做便能做的,一是要知悉馬球的擊打用力方式,二是要快速根據(jù)馬球滾動的軌跡,繪出對應的路徑軌跡圖。
可以說是十分勞心勞力。
而蘇令儀,畢竟看上去一副病懨懨的模樣,看起來十分柔弱。
但他想的卻是,蘇府馬廄中的那些馬,既然都是蘇令儀一手喂養(yǎng),那不管蘇令儀教習這一職責做得如何,至少,那些馬匹在她喂養(yǎng)下,不會出現(xiàn)其他問題。
就算教習一事,蘇令儀做得一般,那就專司喂養(yǎng)馬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若是做得好,那就是額外的驚喜了。
“不過……”
李重茂似乎想起了什么。
蘇颋心里忽地一驚,連忙問道:“大王可是還有其他考量,無事,無事!大王盡管言說,小女那邊,下官自去言說便是。”
李重茂見蘇颋有些關(guān)心則亂,寬慰道:“蘇舍人無須慌張,小王只是想到了其他事宜。”
頓了頓,他再度說道:“蘇小娘子想做隨侍教習一事,小王應允了。那日,曾聽蘇舍人言說蘇小娘子很是喜歡打馬球,想來對這馬球教習一職應該是十分了解的。
不過,古人常言口說無憑,小王想親自見識一番,不知蘇舍人覺得意下如何?”
蘇颋怔了怔,回道:“大王所說,甚是有理,有此顧慮也屬自然。不如就由下官擅自做主,替大王與小女約定明日,如何?”
李重茂點頭應道:“那就依從蘇舍人所言。”
說罷,李重茂抬頭望了下天色,接著道:“晨露漸漸散去,倒是叨擾了蘇舍人許多時辰。既然已經(jīng)說定,舍人還請快去當值罷,莫要誤了簽到薄的時辰。”
中書省的官員一般都需要在寅時到承天門外,與門下、尚書兩省共同“晨參”,隨后再經(jīng)由宣政門入中書省官署,用笏板在簽到簿上押字,若是遲到,還沒被記作缺勤,被罰俸。
眼下這般時辰,顯然是早就已經(jīng)過了寅時,蘇颋應當是提前言說了。
蘇颋聞言笑了笑:“大王倒是頗為細心,下官昨日已與同僚言說,加之這幾日都在籌備吐蕃使團入京一事,中書省中倒無多少需要草擬的詔令。”
蘇颋贊嘆了一句,隨后解釋道。
吐蕃使團入京么……
看來,這長安城又要再度熱鬧起來了。
就是不知吐蕃使團,能在長安攪動起一股多大的浪潮呢。
李重茂如此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