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連橫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174字
- 2025-07-06 11:09:00
“王奉御此話何意?”
“難不成那些‘扎染’方法和新的染料顏色,都是出自大王的想法?”
楊崇義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王崇曄,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崇曄見他這番作態(tài),眉頭緊鎖,看了他一眼,扭頭輕哼了一聲道:“這有何大驚小怪的?”
楊崇義反應(yīng)很快,也不顧平日端正的作態(tài),或者說,他裝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一下子湊到李重茂面前。
“大王!救救小人吧,小人最近這日子,實在是過得辛酸苦啊。”
李重茂看著楊崇義圓潤臉上胡須抽動個不停,奮力想擠出眼淚,卻只能拼命眨巴著眼睛,不免好笑。
果然,操弄錢與權(quán)的都是天生的老戲骨了,只是演技互有高低。
這樣看來,楊崇義演得還比較淺顯。
“楊翁,莫非以為我今日領(lǐng)你來此,就只是閑聊一番不成?”
李重茂略帶笑意的反問了一句。
情以利相交,利盡則情散。
光靠著王崇曄布莊目前這些微薄之力拉攏人心,支持不了多久,所以必須得讓布莊發(fā)展得更大。
正巧楊崇義是個不錯的人選,出身不高,卻能在朱雀大街上坐擁許多宅子,足以證明他的不一般了。
楊崇義聽了李重茂這話,頓時浮現(xiàn)出期待神色。
李重茂將偏向王崇曄說道:“奉御也是時候想著,把這布莊生意做到別處去了,偏安一隅之地,不是長久,不進則退。”
王崇曄沉吟了一下。
他這布莊,其實原本就沒抱著多大心思在里面,以他輕財縱酒的性子,只要夠花就行。
以至于前段時間受到胡商沖擊,布莊生意慘淡的時候,王崇曄心中也沒太在意。
他始終覺得,胡商之物,就算再怎么新奇,長安城中的大唐子民,不過圖個一時新鮮而已。
若不是自家娘子恰巧將這話說給了大王,他也就抱著個隨波逐流的心態(tài)了。
“下官……全憑大王吩咐就是。”
今日這盛況,也是多虧了大王……
王崇曄沒有把這話說出來,而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李重茂看著他堅定的神情,忽然有點少年心性發(fā)作,玩笑著說了一句。
“奉御就不怕布莊虧了?”
王崇曄緩緩搖頭,神情不變。
李重茂臉上恢復(fù)正色,望向楊崇義說道:“楊翁,我有一法,你可聽聽,答應(yīng)與不答應(yīng)都成,買賣之事,本就兇險,你需要想好了。”
聞聽此言,看著李重茂一副鄭重的神色,楊崇義恢復(fù)正經(jīng)神態(tài),臉色嚴肅。
“我可讓奉御將這染料與‘扎染’法子盡數(shù)送予你,這其中的利,如何去分,你們二人自行商議。
而且,日后還有諸多染料和制衣方法,我都盡可告知你等。”
說完,李重茂頓了頓,留給了楊崇義一些考慮時間。
轉(zhuǎn)而向王崇曄看去。
王崇曄會意的起身。
二人起身出了裁衣間,只留下楊崇義一人在房間里思考。
內(nèi)院中。
李重茂主動問及了一些宮中的事。
“奉御,公主可常來你那處?”
李重茂說的公主是李奴奴。
送她進宮時,他就告知了李奴奴,若有閑暇時間,可去尚衣局找一位叫王崇曄的尚衣奉御。
李重茂時不時依據(jù)腦海中的記憶,編成故事找人繪成畫本,交由王崇曄帶入宮去。
“公主看見那些畫本,很是高興,言說讓大王勿要擔(dān)心。”
李重茂點點頭,不再言語。
過得片刻,王崇曄再度說道:“大王,近些時日,總有兩人往下官尚衣局來,言說替皇后殿下辦事……”
李重茂眼眸微合,輕聲問道:“都是何人?”
“醫(yī)官馬秦客,尚食奉御楊均。”
王崇曄一字一頓的說出兩個名字。
李重茂面色不動,平靜說道:“好生留意著便是,勿要傳散開來。”
王崇曄點頭稱是。
李重茂目光望向裁衣間,笑著說道:“走吧,奉御!去瞧瞧這位楊富翁考慮得如何了。”
他隨即推門,和王崇曄相伴而入。
楊崇義聽見響動,轉(zhuǎn)過頭來,仿若才回過神來一般。
李重茂看著他問道:“楊翁,可思慮周全了?”
楊崇義思慮了很多。
他的布莊生意,在他的所有買賣中,占比其實不大,只是最近屋頭偏逢連夜雨,致使其心亂了。
李重茂出現(xiàn)在胡肆中時,用那狀元酒替他安定了一份心神。
如今又來安他的另一份心神。
楊崇義知曉李重茂的身份,他猶豫的不是要不要與王崇曄布莊聯(lián)合,而是該不該綁在溫王這艘船上。
雖然他已經(jīng)有了心里準備,可是事到臨頭,要做決斷時,他還是猶豫了……
“天下事,慮深則敗,慮久則失!”
李重茂輕飄飄的一句話。
在楊崇義聽來,如同一道悶雷在其耳邊炸響,驚得他瞬間瞳孔微縮。
“大王說的是,倒是小人著相了!”
楊崇義曬然一笑,瞬間如釋重負,“大王若有所托,小人必不相負。”
李重茂輕笑道:“楊翁言重了。日后,風(fēng)雨同舟便是。”
頓了頓,他又說道,“著相?莫非楊翁還是個信佛之人?”
楊崇義臉色訕訕,道:“往日是不信的,這些時日以來,倒是往城外寺廟送了不少香火,可惜還是不順。”
似是想起什么,話音剛落,他尷尬一笑。
李重茂微微擺頭,想起了楊崇義曾說過,去香積寺路上人仰馬翻之事,也不禁一笑。
“往日種種,都隨去時畢,日后,楊翁道寬且長!”
李重茂給楊崇義畫了一個大餅。
楊崇義圓潤的臉上滿是笑意,看起來十分受用。
見此情形,李重茂忽地想起一個事。
“楊翁經(jīng)商西域多年,可曾想去吐蕃做一番生意否?”
他想起楊崇義名下諸多的胡姬酒肆,心中忽地有此一問。
“大王若有意,小人自當(dāng)奉隨。”
楊崇義恭敬回道。
這一次,對他來說,是個豪賭,贏則盆滿缽滿,輸……輸則狡兔三窟。
他只是個商人,談什么忠心,還是金銀財寶可靠。
“來日方長,此且按下不表。小王先得向楊翁討取一些瑪瑙石,以作他用。”
李重茂對于楊崇義表忠心的話語,沒有過多在意。
對于商人,能拉攏住他們的,只有金銀財寶。
忠心……
忠心值幾個錢!
楊崇義聞言大方說道:“小人諸多玉石肆宅,大王要多少,盡皆拿去便是。”
李重茂輕笑,語含深意地說道:
“借楊翁瑪瑙石一用,日后還你一樁買賣。”
或許,讓這楊崇義去吐蕃攪攪局,也是個不錯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