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透視生財
- 我的透視人生
- 寒梅無聲
- 4695字
- 2025-06-10 18:19:09
清晨五點半,鬧鐘還沒響,俞辰就睜開了眼睛。
城中村的隔音極差,隔壁嬰兒的啼哭聲、樓上夫妻的爭吵聲、樓下早點攤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鮮活的市井畫卷。俞辰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上的一道裂縫,思緒漸漸清晰。
今天是去建筑工地報到的日子。
三天前,在城中村的小超市里,俞辰偶遇了正在買煙的包工頭趙哥。周芳熱情地介紹,說趙哥的施工隊正在招小工,日結工資。
“大學生?“趙哥上下打量著俞辰,目光在他細嫩的手上停留片刻,“工地活可不輕松。“
“我能吃苦。“俞辰直視趙哥的眼睛,不自覺地啟動了透視能力。他驚訝地發現趙哥的右肩關節處有金屬光澤——那是一塊固定骨折的鋼板。
“你右肩受過傷?鋼板還沒取出來。“話一出口,俞辰就后悔了。這種私人信息他怎么可能知道?
趙哥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你怎么知道的?“
俞辰急中生智:“我...我父親也是建筑工人,同樣的傷。看你拿煙的姿勢有點不自然。“
趙哥將信將疑,但最終還是給了俞辰一個機會:“明天早上六點,西郊的華潤工地,遲到一分鐘都不等。“
現在,俞辰翻身起床,迅速洗漱完畢。他特意戴上了那副特制的平光眼鏡——經過幾天練習,他發現這種眼鏡能幫助他控制透視能力的強度,避免在公共場合不小心看穿別人的衣服或身體,造成尷尬。
六點整,俞辰準時站在華潤工地的大門口。這是一個高檔住宅區的建設項目,十幾棟二十多層的塔樓已經初具雛形。趙哥叼著煙走過來,扔給他一頂安全帽和一副手套。
“先去3號樓幫忙搬鋼筋,午飯前要搬完兩車。“趙哥簡短地交代完,又去安排其他工人了。
俞辰跟著工友們來到堆滿鋼筋的場地。六月的太陽早早地開始發威,不一會兒他就汗流浹背。鋼筋又重又糙,即使戴著手套,手掌很快就被磨得生疼。
“新來的?以前沒干過活吧?“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工人笑著問,“我叫老李,跟趙哥干了十年了。“
“俞辰。“他簡短地自我介紹,不想多談過去。
“大學生?“老李敏銳地問,“暑假來體驗生活?“
俞辰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扛起另一捆鋼筋。老李識趣地沒再追問,但午飯時卻偷偷多給了他一個肉包子。
下午的工作是協助砌墻。俞辰負責搬運水泥和磚塊,來往于攪拌機和施工面之間。經過一上午的磨練,他的動作已經熟練了不少,但腰背的酸痛也越來越明顯。
“小心那邊!“突然,趙哥的吼聲從樓上傳來,“那面墻不對勁!“
俞辰抬頭看去,只見三樓一面剛砌好的墻體正在微微傾斜。他的透視能力自動激活,視線穿透磚塊,看到了內部結構——水泥填充不均勻,鋼筋支撐不足,整面墻隨時可能倒塌。而墻下正站著三個毫無察覺的工人。
“快跑!墻要倒了!“俞辰丟下手中的水泥桶,沖過去大喊。
工人們愣了一下,就在這遲疑的瞬間,墻體已經開始崩塌。俞辰不顧一切地撲過去,推開最近的兩個工人。第三個人被他的舉動驚醒,也迅速跳開。
轟隆一聲巨響,磚塊和水泥砸在地上,揚起一片塵土。俞辰和三個工人雖然狼狽,但都只受了輕傷。
“媽的!質檢吃干飯的?“趙哥怒氣沖沖地從樓上跑下來,檢查完現場后,轉向俞辰,“你怎么知道墻要倒?“
俞辰心跳如鼓,急中生智:“我...我看到水泥縫有問題,不均勻。“
趙哥狐疑地看了看倒塌的墻體,又看了看俞辰:“你學過建筑?“
“自學過一些。“俞辰含糊地回答。
趙哥拍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讓他差點站不穩:“好小子,眼力不錯。明天開始你別搬磚了,跟我做質檢。“
就這樣,俞辰陰差陽錯地“升職“了。接下來的幾天,他跟著趙哥檢查各棟樓的質量問題。俞辰小心地控制著透視能力的使用,只在關鍵時刻指出一些隱蔽的隱患,既展示了自己的價值,又不至于太過引人注目。
一周后發工資時,趙哥多給了他五百塊獎金:“你小子有點門道,下周錦繡花園的活還來不來?“
“來。“俞辰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份工作不僅給了他收入,更重要的是讓他有機會練習控制透視能力。幾天下來,他已經能夠比較自如地調節透視的深度和范圍,不再像最初那樣失控。
領到工資的當晚,俞辰請周芳和已經出院的萌萌吃了頓火鍋。小女孩已經完全康復,活潑好動,纏著俞辰問東問西。
“俞哥哥,你的眼鏡好酷啊,能不能給我戴戴看?“萌萌眨著大眼睛問。
俞辰笑著摘下眼鏡給她試戴:“這是平光鏡,沒有度數的。“
“那為什么你要戴眼鏡呢?“萌萌天真地問。
周芳也好奇地看過來。俞辰早有準備:“防藍光的,看電腦時保護眼睛。“
飯后回到出租屋,俞辰翻看著周芳帶給他的舊報紙——這是她的習慣,每天超市的過期報紙都會帶回家包東西用。一則小廣告引起了他的注意:
“古董鑒寶會本周日在文化宮舉行,專家免費鑒定,歡迎持寶人參加。“
俞辰盯著這則廣告,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腦海:如果他的透視能力能看穿墻壁,那是否能看穿古董的表層,鑒別真偽呢?
周日一早,俞辰換上最體面的一套衣服——依然是廉價的T恤和牛仔褲,但至少干凈整潔。文化宮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各色人等抱著包裹嚴實的“寶貝“等待入場。
鑒寶會在文化宮的大廳舉行,五張長桌后坐著幾位看起來很有學問的老者。俞辰沒有帶任何物品,只是站在一旁觀察。
“清代乾隆年間的青花瓷?“一位專家拿著放大鏡仔細檢查一位老人帶來的花瓶,“很遺憾,這是民國仿品。你看這底款...“
俞辰悄悄啟動透視能力,視線穿透花瓶表面。令他驚訝的是,他不僅能看穿瓷器的層次結構,還能隱約“看到“制作過程中留下的痕跡——手工拉坯的不均勻厚度、釉料中的微小氣泡、甚至是燒制時的溫度差異。
“這件銅佛像是真品,明代中期的。“另一位專家宣布,“保存完好,市場估價在二十萬左右。“
持寶人喜出望外,而俞辰則通過透視對比著真品和贗品的內部結構差異。幾小時觀察下來,他逐漸總結出一些規律:真正的古物內部結構自然和諧,有歲月留下的獨特痕跡;而贗品要么太過均勻完美,要么做舊痕跡刻意不自然。
中午休息時,俞辰離開文化宮,直奔附近的古玩市場。如果他的判斷準確,這里應該有“撿漏“的機會——那些被低估或誤判的真品。
古玩市場人聲鼎沸,攤位一個挨一個,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俞辰放慢腳步,在每個攤位前停留片刻,用透視能力掃描感興趣的物品。
大多數都是顯而易見的贗品,直到他在一個角落的小攤前停下。攤主是個滿臉皺紋的老人,正專心致志地修理一把舊茶壺。攤位上雜亂地堆著各種銅器、瓷器和木雕。
俞辰的目光被一個不起眼的銅鏡吸引。鏡面已經氧化發黑,背面雕刻著模糊的花紋。攤主標價只有三百元,顯然是當作普通仿品出售。
但當俞辰用透視能力觀察時,他看到了銅鏡內部特殊的結構——層次分明的銅合金、手工雕刻的細微痕跡、還有鏡面特殊的處理工藝。這與他在鑒寶會上看到的幾件真品特征高度吻合。
“老板,這個銅鏡能便宜點嗎?“俞辰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隨意。
老人抬頭瞥了一眼:“兩百八,最低了。“
俞辰掏錢買下銅鏡,心跳加速。他需要專業人士的確認。
回到文化宮,下午的鑒寶會已經繼續。俞辰排隊等待,銅鏡小心地裝在塑料袋里。
“有什么需要鑒定的?“輪到俞辰時,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專家和藹地問。
俞辰取出銅鏡放在桌上:“請您看看這個。“
老專家拿起銅鏡,先用放大鏡檢查背面的花紋,然后輕輕敲擊聽音,最后取出一個小手電照射鏡面。他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
“年輕人,這東西哪來的?“
“古玩市場買的,就今天。“俞辰老實回答。
老專家與旁邊的幾位同行低聲交談了幾句,然后轉向俞辰:“這是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真品。雖然品相一般,但保存完整。市場估價至少在五萬元以上。“
俞辰強忍住歡呼的沖動:“您確定嗎?“
“當然。“老專家笑了笑,“如果你愿意出手,我可以介紹幾個收藏家給你認識。“
兩小時后,俞辰懷揣著四萬八千元現金離開了文化宮——他最終選擇賣給一位專收銅器的收藏家。這是他有生以來擁有的最大一筆錢。
興奮之余,俞辰決定再回古玩市場看看。雖然知道這種好運不會常有,但多了解一些古董知識總沒壞處。
市場快要收攤時,俞辰注意到一家名為“博古齋“的店鋪。與其他店鋪相比,這里陳設更為考究,燈光柔和,幾件大型瓷器擺在顯眼位置。
店內,一個穿著淡青色旗袍的年輕女子正在整理柜臺。聽到門鈴聲,她抬起頭,露出一張精致的瓜子臉。杏眼明眸,長發用一根木簪隨意挽起,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氣質。
“隨便看看。“女子聲音清冷,說完又低頭繼續整理賬本。
俞辰點點頭,在店內瀏覽起來。他的目光被一個青花瓷瓶吸引,不自覺地啟動了透視能力。
“別費心思了,那是民國仿的永樂青花,標價高了。“女子頭也不抬地說。
俞辰驚訝地收回視線:“你怎么知道我在看那個?“
“你進店后的第三視線停留點,前兩個都是真品,只有這個是仿的。“女子終于抬起頭,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我叫蘇沐,這家店是我父親的。你是今天第二個撿到漏的人。“
俞辰心頭一跳:“你怎么知道我撿漏了?“
“銅銹味。“蘇沐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唐代銅鏡的氧化層有特殊氣味,你手上還殘留著一些。而且...“她頓了頓,“你走路的樣子像個突然有錢的人。“
俞辰啞然失笑:“這么明顯嗎?“
“對我而言,是的。“蘇沐走出柜臺,伸出手,“能看看你的戰利品嗎?當然,如果你還沒賣掉的話。“
“已經出手了。“俞辰與她握手,注意到她的手指修長,指甲修剪得干凈利落,“四萬八。“
“價格公道。“蘇沐點點頭,“下次有好東西可以考慮賣給我們店,不會讓你吃虧的。“
俞辰好奇地問:“你怎么對銅鏡這么了解?“
“北大考古系研究生,專攻金屬器物。“蘇沐輕描淡寫地說,然后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你是怎么從一堆贗品中認出真品的?你的眼力...很特別。“
俞辰背后一涼,感覺蘇沐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眼鏡,直視他的眼睛。他下意識地推了推鏡框:“運氣好而已。“
“古玩這行沒有運氣,只有眼力和知識。“蘇沐遞給他一張名片,“有興趣可以來店里幫忙,按提成算工資。“
俞辰接過名片,上面簡潔地印著“博古齋“和聯系方式,背面手寫了一個名字:蘇沐。
“俞辰。“他自我介紹道,“謝謝邀請,我會考慮的。“
離開古玩市場時,天已經黑了。俞辰走在回城中村的路上,思緒萬千。一天之內,他從一個工地小工變成了手握幾萬元“巨款“的幸運兒,還遇到了一個神秘而聰明的女孩。
蘇沐對他“特別眼力“的興趣讓俞辰既緊張又興奮。她是真的只是欣賞他的鑒賞能力,還是察覺到了什么?
回到出租屋,俞辰查了查銀行卡余額——加上之前的積蓄和今天的收入,他已經有五萬多元了。足夠他租一個更好的住處,甚至可以考慮做點小生意。
第二天,俞辰向趙哥請了半天假,在離古玩市場不遠的小區租了一間一居室。雖然不大,但干凈整潔,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小廚房,月租一千八,押一付三。
搬家只用了兩個小時——他的全部家當不過是一個行李箱和一臺筆記本電腦。新家的第一晚,俞辰坐在窗邊的小桌前,開始系統地測試自己的透視能力。
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他的發現:透視深度最大約30厘米,超過這個限度圖像會變得模糊;金屬和水的穿透難度較大;連續使用超過十分鐘會導致眼睛疲勞和輕微頭痛...
最令他驚訝的是,當他全神貫注時,竟然能“看到“物體內部細微的能量流動——特別是在一些古物上,有種難以形容的“光暈“。唐代銅鏡上的光暈最強,而現代仿品則幾乎沒有。
“這到底是什么能力...“俞辰揉著酸痛的眼睛,百思不得其解。
窗外,城市的燈火如星辰般閃爍。俞辰摘下眼鏡,用這雙特殊的眼睛凝視著夜空。一個月前,他還是個走投無路的自殺者;而現在,他擁有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能力和新的可能性。
工地的工作、古董的奧秘、神秘的蘇沐...這一切都讓他感到一種久違的期待。也許,那道藍光帶給他的不只有痛苦和困惑,還有重生的機會。
俞辰決定第二天去博古齋看看。不管蘇沐是否察覺了他的秘密,與專業人士學習古董知識總沒有壞處。而且,他內心深處對那個氣質獨特的女孩有著難以抗拒的好奇。
至于雷氏集團和林雨晴...復仇的念頭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他生活的全部。現在的他,有了更多需要探索和珍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