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渡人間
- 歐陽凝芳
- 3107字
- 2025-06-13 14:30:29
1997年 延喜大伯來信
歐陽妹子:
你好!
你的來信看后,深感你是個理智、明道理而對人忠誠的人,說出了真誠的話。
我們家中人已得知你和書垣已建立深厚的情誼了,很是高興。書垣是個忠誠老實的人,在村里,只有年老的或年長的人才稱贊他的品質好,可是你是個年輕人也稱贊他好,而且還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說明你也是一個理智而明道理的人,也同樣意識到你是個品德好的人。
你在信中說,你與書垣相處不是一時的感情沖動,而是了解后從而建立了難以割舍和同道路同鄰海的友誼。我們作為父母也認為,從信中看出你的文化水平比書垣要高,看問題明道理比書垣要全面,這是你看得起書垣,這就說明你把人的品質放在首位,我們深信你和書垣的友情是正常的。但是我們相信品德好的人一定有崇敬心的,你得順從你的父母,得到父母的樂意以及家中人的同意,這才是真正的齊美。
其他少言,可參觀給書垣的信,祝你一切順利!
大伯:延喜(易霞爺爺代筆)
1997年7月25日
在公公的這封信中,他反復提到書垣“品德好”的話,給了我強大的安心丸和堅信的理由,但這個“品德好”是個什么概念呢。我當時不知,但與書垣接觸中,發現他確實踏實勤懇,做一份事就是一份事,沒有任何花花頭子。初識他時,單從他為了家,打工掙錢省吃儉用供他妹妹讀書這事上,我就已經為他的付出和責任心而動心。況且,他確實如信中所言,忠誠、誠懇、守規矩又孝敬。
我們倆結婚時,書垣還未滿20歲(1977年生屬蛇),尚未達到法定婚齡,公公托關系加大年紀辦了身份證后,我們才正式領到結婚證。公公婆婆向信用社貸款7000元,又向親友借款5000元,花大力氣,替我們操辦了一場規規矩矩的婚禮。
當初,我因意外懷孕倉促決定結婚。由于事發突然,湖南湖北又相隔甚遠,我沒有辦法及時按照禮節做到“有一顆崇敬心,去順從父母意見”。但還是東拼西湊了2000元作為彩禮寄回家,并告知父母婚期,他們得知消息后,痛心不已,這一消息更是在親朋好友間引發了強烈震動。
遠在湖北的父母對這樁婚事非常抵觸。為了抵抗我遠嫁,走南闖北的父親硬是憑著信封上的郵編和地址,跋山涉水來到湖南永順縣大井村千里尋女,幾經波折到了沿井鎮,離大井村還有五里路,父親態度很決斷,寧可住在鎮上的破小旅館里,也堅決不進彭家門,決意奪女回家。
公公婆婆和族人們非常緊張,紛紛想法子勸父親同意這門親事,公公見到父親,不知所措,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從未當過軍人的他忽然朝父親敬了一個軍禮——對他而言,或許這便是他絞盡腦汁、滿心虔誠所能想出的,最為莊重且飽含敬意的見面禮吧。
年輕的書垣亦步亦趨跟在未來岳父身后,走一步哭一步,走十步跪一步,那凝重的下跪場景,如重錘般敲擊著眾人的心,也再次深深觸動了我。我目光決絕,轉頭對父親說道:“是死是活你別管我。”父親被我這番話驚得面色驟變,再看向身后早已哭得幾近崩潰的書垣,終是長嘆一聲,松開了手。他攔下一輛車,紅著眼眶,帶著滿心的無奈與不舍緩緩離去。
我們的婚事,在當時成為湖南大井村的奇事,我是大井村第一個外省媳婦,又是湖北家鄉村里第一個膽大遠嫁異鄉的女孩子,這同樣也成為奇事。
父親在湖北家是個吃公家糧的體面人,是絕不會讓自己女兒草率出嫁的。同年11月,為安撫父親母親,同時要讓村里人知道我們是明媒正娶,我和書垣又返湖北再次舉辦了一場嫁女婚禮。由此,未滿22歲的我,開始了截然不同的婚姻生活。
我與書垣結婚28年,并不是一帆風順,中間有過矛盾,我曾離開過,同他分開過四年,可后來兩人又“破鏡重圓”。嚴格來說,如果我們在分開的四年中,沒有書垣的堅守和包容,恐怕也難有今天的平靜和幸福。同樣,在漫長的婚姻中,如果沒有他的寬容,尊重和擔當,我們也難以有后來的相濡以沫和一帆風順。
書垣很受湖北家人歡迎,后來事實證明,這也是得益于他的“好品德”。我的侄子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外地姑爺,他是孩子們眼中“了不起的姑爺”,讀小學六年級的侄子文宸寫過一篇姑父的作文,讀來頗受感動:
姑姑和姑父一家居住在遙遠的浙江省,他們幾年才回來一次。因此,我和姑父相處的時間并不多,通常只在大家庭舉辦喜慶事宜時才有見面的機會。然而,每次與姑父的相聚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記憶中,姑父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勤勞能干,身材高大,給人一種威武的感覺。無論是家里的瑣事,如劈柴、修葺房屋,還是修理電器,抑或木匠和泥匠的手藝,他樣樣精通,仿佛無所不能。
去年冬天,臨近春節之際,農歷二十七那天,姑姑、姑父和哥哥一同駕車,冒著鵝毛大雪匆匆趕回湖北老家過年。我們平時也很少回鄉下老家,只有春節期間才會回去。因此,老家的房子顯得有些破舊,屋頂上的瓦片經過修補后顏色變得斑駁,曾經鮮紅的磚墻在長年累月的雨水侵蝕下,留下了黑色水漬的痕跡。門前和院子里,那棵古老的大樟樹飄落的枯葉散落一地。
屋內的情況也是如此,堂廳的墻壁油漆剝落,房間內的床和沙發都已經不牢固,坐上去會發出“吱吱”的響聲。特別是廚房,放置煤氣灶的灶臺上面的墻壁皮層脫離尤其嚴重,沙土一層層往下掉,奶奶說,每當起風時,到處都是沙塵。盡管在奶奶的辛勤打掃下,家里家外都顯得干凈整潔了許多,但有些地方即便是奶奶也無能為力去修補。
姑父是個勤勞且能干的人。記得那一天,他們一到家,奶奶就端上了熱騰騰的雞湯。姑父邊喝著雞湯,邊詢問奶奶家里有哪些需要處理的事務。奶奶便開始逐一述說,姑父聽完之后,迅速吃完雞湯,立刻開始仔細地檢查整個家。
他立馬著手修補廚房的墻面。他先用掃帚清理墻面,然后用鏟子將那些松動的沙土鏟除。接著,他找來了水泥、沙子和水,開始攪拌。隨后,他在墻面澆水,并開始將拌好的水泥糊上墻。他的動作非常熟練,不一會兒工夫,墻面和灶臺都變得干干凈凈,煥然一新,看起來十分舒適。盡管他不是專業的泥匠,但他卻能夠將泥匠的工作做得那么好,真是了不起。
接下來幾天,他又忙個不停,打掃前后院子,又把家里的沙發和床都加固了一番,把樓上柴房的木頭鋸成一塊塊堆積在火爐邊。整個家在姑父的收拾下,變得煥然一新,給人一種很舒適的感覺。
姑父不僅勤勞能干,他還很尊敬和孝敬老人。每次飯后,他都搶著洗碗,不讓奶奶干活,還跟奶奶聊天,詢問奶奶的身體姑父不僅和藹可親,總是面帶微笑,而且在空閑時還會陪我打乒乓球、跳繩。他跳繩的技藝尤為厲害,輕松交替雙腳,每分鐘能跳一百多個。
在工作上,姑父認真負責,始終堅守在一個行業里努力工作。從最初的學徒身份,逐漸成長為一名技術員,再到如今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他甚至還曾擔任過廠長。
我的姑父雖然是一個平凡的人,但他確實了不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諸多優點和優良品質:勤勞能干,做事認真,有責任心,尊老愛幼。在我心中,他是一個全能的人。我相信,在姑父的影響下,我也能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為自己的夢想勇往直前。
我與書垣的性格都比較靜。熱,也只是對于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書垣就更淡,他朋友甚少,應酬,打牌酗酒幾乎不在他的生活范圍內,他安安分分工作,養家糊口。日常生活中,除了湖南親友,家中大事小事,他全應了我的意思去做。我和兒子常笑他,微信不會玩,銀行密碼說了一百回還記不牢,淘寶不看,支付寶也不用,老土啊!(笑中含著打趣)。
記得那時他給娘寫信,會非常恭敬地寫上“黃萬花母親大人親啟”,說是信封上直接寫長輩名字是非常不尊敬的——他這么謹慎,守舊的樣子,可這是對傳統禮數的堅守啊,在一切求快求變的今天,誰能像他這般守住內心對長輩敬重的本分、恪守禮儀傳統呢?
微信這幾年流行起來后,湖南大井村建了個群,書垣也加了群,一些小時的玩伴都相繼聯系了起來。其中最高興的就屬三大(三姑),她特意寫了信發給我們分享。三大的信中,把書垣稱為是她的“發小”。我替書垣感到高興,一向不愛喧嘩取鬧的他有一個真摯的少年好友,當是一份多么難得的情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