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什么?余安三年后,和父皇造反?
- 大秦:造反成功,祖父是秦始皇?
- 夏寶要好好睡覺
- 2026字
- 2025-07-09 23:02:10
扶蘇的聲音驟然提高:“他如今就想殺陰嫚了?”
他本以為,胡亥之所以想要殺了贏陰嫚。不外乎在他奪取皇位之后,贏陰嫚帶著兄弟姐妹反抗。因是領頭人,才被五馬分尸。
可沒有想到,他竟然早就有想要殺害贏陰嫚之心!
可平日里,他總是偽裝一副頑劣不愛讀書的樣子。卻在三年后,仿佛換了一個人一般,做出這等令人發指之事。
“什么?他竟然這么早就包藏禍心了?”贏陰嫚微微張口,心中駭然。
嬴政嘆氣一聲:“這也是為何我要把陰嫚帶來余安這,那天晚上我還撞見趙高也在此。聽到他們正在暗中派人尋你的蹤跡,確認你是否到達了上郡。”
聞言,贏陰嫚忍不下心中的怒火:“可是父皇,既然如此為何不去殺了他?還有,趙高?他也參與了三年后的陰謀?”
“對,三年后,趙高和李斯聯手修改的詔書,幫助胡亥上位。至于父皇為何不選擇現在動手,則是因為余安說,要在三年后,十八弟篡位成功的時候,和父皇里應外合造反。”
聞言,贏陰嫚瞳孔驟然一縮:“!!!!!!”
“大兄,你···你是說···余安三年后···和父皇造反?”她不可置信的重復著這句話。
她怎么也沒有想到,余安造反?反的是父皇?不,不對,是那個篡位了的胡亥?
“可是不對啊,他不知道父皇的身份還有他的身份嗎?”贏陰嫚只覺得今天的一切,都好似晴天霹靂一般。
他是大秦的小公子啊?他帶頭去造反,反自己人?
扶蘇嘆氣一聲:“余安自從清醒后,并未知曉自己身份。一直以為,父皇只是大秦一個官員。父皇一開始沒告訴他,也是為了他安全著想。”
“如今焚書坑儒引起民心不安,六國余孽蠢蠢欲動,怕他被拿來大做文章。因此,一直養在東郊府邸。”
聞言,贏陰嫚倒是有些明了,為何余安會讓自己父皇和他里應外合,聯手造反了。
可突然想到了什么,贏陰嫚望向主衛的嬴政:“不對,李斯和趙高跟隨父皇多年,為何會扶持胡亥上位?”
這兩人在父皇身邊多年,自然知曉父皇心中的繼位者唯有大兄。可為何這兩人會臨陣倒戈,選擇扶持胡亥這個逆賊?
扶蘇嘆氣一聲:“趙高是因為得罪過蒙恬將軍,我又十分信任蒙恬。想來,他怕上位后蒙恬會發難于他從而和胡亥狼狽為奸。”
“至于李斯,則是被迫上了賊船。他崇拜法家,堅信依法治國。我又對儒家堅信不已,怕我上位后,地位以及法家受到威脅從而與狼為舞,同趙高一塊扶持胡亥上位。”
“只不過,他最后的結局也不好,損害了趙高利益,被抄家問斬且夷三族。”
聞言,贏陰嫚有些唏噓不已。李斯的忠心她從未懷疑,畢竟奮斗一生換來的丞相之位,最后卻因新皇登基從而地位一落千丈。
換做誰,只怕都想劍走偏鋒。只是最后這結局,倒也讓人唏噓不已。
不對,等等,太多讓她震驚的話,她似乎遺漏了最后一個,那就是?
想到這,她望向嬴政,小心翼翼開口:“所以,父皇你同意了?”
同意余安的荒唐請求,三年后和他里應外合造反?
她聯想到父親說不能讓余安知曉他們的身份,以及同余安外出做買賣的時候尋一個人,就能猜到自己父皇定是在暗中有什么計劃。
嬴政看向贏陰嫚,微微點頭:“是的,朕同意了。”
贏陰嫚:“!!!!!!”
她覺得今天真的是神奇的一天,父皇他,竟然同意了?同意和自己孫兒里應外合造反?
張了張嘴,想要問什么,可話語到了嘴邊卻被卡住了。
見他如此神情,嬴政自然知曉她在想什么,便道:“因為胡亥篡位后,并未做得十分好。加重律法嚴苛以及賦稅,他即為的三年后,天下多起反事。”
“所以朕決定,以胡亥作為誘餌,把起反事的人一次性誅殺。”
贏陰嫚倒吸一口氣,這才是她一掃六合的父皇。大秦自從統一六國后,反事不斷。六國貴族,更是多次安排刺殺。
若是能夠借三年后胡亥的狼子野心,將隱藏的蛀蟲一并鏟除,倒是十分高明。
“當然,若是殺之而后快也不能為陰嫚你報仇。殺人誅心,才是胡亥敢把你五馬分尸的最好的懲罰。”嬴政話鋒一轉。
贏陰嫚:“??????”
見她疑惑,扶蘇解釋道:“陰嫚,三年后,胡亥篡位之后你的確如剛剛所言那般,帶領兄弟姐妹反抗。只不過最后,你失敗了落下一個五馬分尸的結局。”
贏陰嫚:“!!!!!!”
此時此刻的贏陰嫚仿佛處于風中凌亂中,她怎么也沒有想到,三年后自己會是這個結局。可突然想到了什么,她忙道:“不對,那余安為何知曉這些未來之事?”
這時,嬴政的聲音傳來:“想來,應該是朕的豐功偉烈感動了神仙。治愈好余安后,告訴他未來之事,并且將救萬民于水火之中的任務交給了他。”
“而余安的選擇則是在這三年內暗中發展勢力,并且招兵買馬,在三年后以扶蘇義子的名義造反起事。”
贏陰嫚:“!!!!!!”
以扶蘇義子為名義舉兵造反?她一想到,若真的到了那日,他舉兵造反成功后知曉父皇和大兄的身份后,會是什么樣的表情。
可突然想到了什么,她試探開口:“所以,這韓信他是何許人也?”
嬴政用漫不經心的語氣道:“他是天縱之才,在三年后幫助一個最弱勢的諸侯王奪取了天下。所以朕要你同余安、扶蘇一塊外出做買賣。”
“想的便是你能將他帶回來,不過為了防止身份暴露,朕讓李信同你們前往做買賣。隨時保護你們的安全。”
隨后,他望向身后的李信:“李信,若余安問起你的名字。或者出門在外,做買賣之際你便用張小信這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