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涼亭敘話
- 明末風云:崇禎逆天改命
- 執劍之士
- 2101字
- 2025-07-18 20:30:00
盧象升不敢怠慢,連忙甩鐙下馬,手捧那柄沉甸甸的萬民傘,快步走入亭中,躬身行禮道:
“學生盧象升,叩見恩師。豈敢勞恩師久候于此?折煞學生了!”
袁可立抬眼,放下茶夾,清瘦面容上皺紋微動,他看著這位風塵仆仆的學生,溫言道:
“建斗不必多禮,你抬頭看——”
他指了指亭外遠處跪送百姓漸散的城門,
“老夫進京途中,在車中見你得萬民擁戴,倒是要謝你讓為師瞧見了這般景象。區區片刻等候,何足道哉?”
說完,將剛烹好的香茗傾入杯中,推至石案對面,
“來,坐下,飲杯熱茶驅驅風塵。”
“恭敬不如從命!謝恩師賜茶!”
盧象升小心翼翼將萬民傘置于石案一側,這才雙手捧起茶盞,細細小酌起來。
袁可立目光掃過那柄萬民傘,緩緩問道:
“建斗,一別數載宦海浮沉,可還安好?”
盧象升放下茶盞,恭敬答道:
“回恩師,學生蒙恩師昔日教誨,不敢懈怠,于任上惟勤惟謹,幸無大過。一切尚好。只是……”
他目光微不可察地掃過亭外內侍,語帶探詢,
“不知恩師此番奉召進京,是……?”
袁可立撫須而笑,笑聲清朗:
“今上圣明,特遣天使至歸德,召老夫入京陛見。至于所為何事么……”
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
“圣心高遠,非臣下可妄測。”
袁可立面對那魏忠賢把持朝政之時,也是多次怒而上奏。
想當年,魏忠賢等人本想以袁可立復遼南之功來平衡朝局,可是面對袁可立的不配合,他們又豈能容忍袁可立忤逆持正。
最終,袁可立也在天啟六年以南京戶部尚書致仕。
有時候不是魏忠賢不想用這些人,而是他們各自有自己的道義,又豈是趨炎附勢之徒,縱使魏忠賢權勢滔天,也不愿再留任。
原本那魏忠賢還在朝堂時,袁可立已經發誓絕不出仕,但是前來宣召的太監苦苦哀求,又拿出朱由檢那親筆書信。
信中描寫天啟四年,自己和孫承宗等人,依照熊廷弼三方布置,最終功虧一簣,在信中詳細寫明,勾起袁可立的興致,不知當時還是信王的朱由檢如何得知。
再說此時朝局將變,又怎可少他袁可立,所以才有此行。
盧象升聞言,急忙起身神色激動道:
“學生恭賀恩師得蒙圣眷,東山再起!只是學生驟遷鳳陽巡撫之職,莫非亦是……”
“哎!”
盧象升話還沒說完,就被袁可立打斷,袁可立神色嚴肅,正色道:
“建斗,此乃陛下圣明,和老夫可無關。”
袁可立還不至于在此,在學生面前為自己張目。
盧象升見狀也是長舒一口氣,有能力的人,最怕別人說自己是因為某某關系而擢升,此刻也是放下心來。
“先飲茶。”
袁可立吹開茶沫,小酌一口后,蒼老嗓音響起
“天啟六年老夫致仕時,你剛任大名知府。如今見你修堤、懲惡揚善,這柄萬民傘,倒是比任何誥命都貴重。”
袁可立也是在側面點醒盧象升,莫要為些許雜音影響,有著萬民傘在身,就是極好的憑證。
他忽然放下茶杯,目光盯著盧象升說道:
“方才在車中,可聽見百姓說那‘九省通家’的惡霸是何人?”
袁可立在剛步入仕途時,也是血氣方剛,初生牛犢不怕虎多次執法如山,即便是在京城當巡城御史時,不避宦官權貴,執法剛正,被萬民稱為“袁青天”。
盧象升聞言握著茶杯的手緊了緊,直視袁可立的目光道:
“是臨清王家。學生在任時已抄沒其七處莊田,不想余黨仍在作祟。”
袁可立仿佛是想到京中局勢,正色道:
“建斗你任上敢想敢做,老夫進京自會為你言說,莫怕他人。”
袁可立說道這里,面露回憶贊許道,
“天啟四年,你在山東臨清府庫主事任上,革除積弊,老夫便知你乃治世能臣!今上拔擢于非常之時,正是得其人,當其位!”
盧象升聞言站起身來,躬身行禮,面露感激道
“恩師謬贊,這還多虧恩師當年諄諄教誨。此恩此德,象升沒齒難忘!”
“建斗不必如此多禮,坐下敘話。”
等到盧象升穩穩坐下后,袁可立坐直身子,手輕輕撫著胡須道:
“擢升鳳陽巡撫,位高權重,建斗心中可有成算?”
盧象升聞言沉吟片刻,方道:
“學生得知此任,又聞李侍郎總督漕運兼理鳳陽軍務。學生揣度,陛下的意思,難道是讓學生為李總督處置些棘手庶務,分憂解勞?”
“建斗,老夫雖不知陛下因何特簡于你,然此中深意,絕非僅為佐貳協理這般簡單!”
袁可立微微搖頭,隨即壓低聲音,將自己連日研讀邸報、梳理朝局所得,細細剖析:
“陛下登基未久,即行雷霆手段清理閹黨,又整飭邊備;更在京畿、漕運、屯田等諸多要務頻頻落子……此乃勵精圖治、欲挽狂瀾之象!”
說到這里袁可立用手點茶,在石桌上比畫道:
“鳳陽乃中都,扼漕運咽喉,巡撫本就有標兵營制。陛下卻另旨讓你在漕工中簡拔精壯練為新軍,所圖者大!
建斗赴任,當深體圣心,于練兵、防務、地方安靖諸事,謀定后動,切不可等閑視之!”
盧象升聽完的分析,面色愈發凝重,只覺肩頭擔子愈發沉重,他忽然想起一事,憂心道:
“袁師,那李總督傳言好似魏黨侄婿...”
“看你這模樣,倒像是怕了那閹黨余孽?“
袁可立朗聲一笑,半開玩笑道,見到盧象升想急忙解釋后,擺手說道:
“建斗多慮矣!天下哪來那么多魏閹親戚,李總督對于治河一道頗為老練,建斗當虛心請教,萬不可,以謠傳謠。”
盧象升聞言長舒一口氣,這就是前路有人指點的好處,而不必聽信那些似是而非的傳聞,當下想到袁可立進京一事。
瞟向那內侍一眼后說道:
“那袁師,此去京城,那此刻魏禍尚未平息,袁師可得注意。”
袁可立看其關心的模樣,也是呵呵一笑,站起身來,頗為自信的說道:
“那魏閹權傾朝野時尚且奈何不得老夫,何況如今?你自安心赴任,不必以老夫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