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陜西事宜
- 明末風云:崇禎逆天改命
- 執(zhí)劍之士
- 2138字
- 2025-07-15 20:30:00
他們只要明白,這場席卷朝野的倒魏風暴,終于要落下帷幕了,剩余的官員終于不用再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了。
就在群臣長舒一口氣,慶幸朱由檢并無意大肆株連時。
御座之上的朱由檢眼珠子一轉(zhuǎn),突然說道:
“另著陜西巡撫胡廷宴、薊遼總督劉詔,即刻卸職,進京述職,自陳邊情,和附魏情狀!”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孫承宗聽到這里了眉頭緊皺,即刻出班奏道:
“陛下!劉詔總督正坐鎮(zhèn)薊州,督率諸軍與林丹汗部隔關(guān)對峙,軍情如火。此刻臨陣易帥,恐動搖軍心,邊關(guān)安危系于一線,臣伏乞陛下三思!”
朱由檢聞言,神色淡然,抬手打斷道:
“孫卿多慮了。此時已進入冬季,蒙古使節(jié)在京,那林丹汗若真有膽魄破關(guān)南犯,朕倒要贊他一聲好漢!薊遼軍務,著令朱童蒙暫代主帥之職,嚴加戒備,不得有誤。”
至于朱童蒙,此人雖被“奪情起復”,遭到清流非議,然其身處第一線,倒也并未有太多反對聲音。
那西南安奢之亂,不就是因為守孝,導致朱燮元等人回家守制,結(jié)果西南地區(qū)反復不定,遷延日久。
經(jīng)此種種,朱由檢就想把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清流丟在那一線守城。
而且朱童蒙曾說過:“養(yǎng)子強如我,要錢做什么!養(yǎng)子不如我,要錢做什么!”
此等豁達名言,讓朱由檢還頗有好感,所以暫時不準備將其換掉,等到孫承宗前去,再做決定。
想到這里,朱由檢略微停頓片刻,目光投向西北方向說道:
“陜西按察使洪承疇前番上疏,奏報陜西流民四起,朕深以為慮。著即擢升洪承疇為陜西巡撫,提督軍務,專敕全權(quán)處置陜省流民事宜,便宜行事!”
歷史上雖然洪承疇名聲不佳,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現(xiàn)在自己提前幾年把他放在此處,希望能減輕一點陜西的苦難。
首輔黃立極聽到朱由檢竟然又直接任命封疆大吏,看見同僚的目光紛紛看向自己,只得硬著頭皮出列,委婉的說道:
“陛下,洪按察使履新未久,上月剛與布政使,陜西巡撫爭賑糧調(diào)撥,當真是....,恐非主政人選,宜再加斟酌?”
他們雖然知道陜西天災不斷,流民四起,但不會覺得能影響到千里之外的京城。
然而洪承疇,這上任不久就和同僚不合,在他們眼中可是不好相與之人,當下便婉轉(zhuǎn)地勸說道。
朱由檢來此這么久,怎么會不明白他們的意思,淡淡的說道:
“朕查看過洪承疇歷年來的政績,可堪一任。”
突然朱由檢的目光掃過群臣說道:
“既然諸卿對洪承疇有所疑慮,那便廷推一人,總理陜西民事、賑災、農(nóng)桑、錢谷諸務。諸卿即刻公議,舉薦賢能!”
他心中突然想到“洪屠夫”之名,這陜地將會血流成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過這大亂后需大治,那就讓洪承疇專督軍事,再選一人輔佐。
眾臣聞言不敢怠慢,當即聚在一起商談。
片刻后,只見黃立極走出來,奏道:
“啟稟陛下,臣等公推原南京戶部尚書畢自嚴、南贛巡撫楊鶴二人,不知陛下意屬何人?”
朱由檢聽完后,思索片刻后,決定道:
“即著二人進京,令楊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總理陜西民事諸務,節(jié)制布政使司。命其先行火速進京陛見,再赴陜?nèi)危 ?
如此安排,楊鶴便有權(quán)統(tǒng)籌賦稅、賑濟、水利等民生要政,但是卻不得干預洪承疇軍務。
那畢自嚴可是自己暗定的戶部尚書,正好此時先讓其進京,看他才能再定。
至于為何讓楊鶴先行進京,那是怕不明白的和他說明,怕他是“越撫越亂”,待教他一些事情,自己才能放心,讓他過去。
就在眾人關(guān)注的目光下,朱由檢呵呵一笑,神色輕松地說道:
“諸卿心思,還當多放在京城善后之上。爾等下去,速速廷推吏部、刑部二部尚書人選,以補缺員,安定六部!”
此時工部有李養(yǎng)德,兵部有閻鳴泰,以后有什么要務需要加銜,那就有可操控空間。
果然,此言一出,群臣立時將對陜事、邊將的爭執(zhí)拋諸腦后,心思全被吏、刑二部尚書的空缺所吸引,紛紛躬身應諾:
“臣等遵旨!即刻辦理!”
“朕尚有一議:擬于內(nèi)閣之中,再增補兩位閣臣。諸卿以為如何?”
“啊?!”
聽到這個消息,眾臣紛紛面面相覷,神色驚愕不已,揣摩不透朱由檢是何意。
最后還是黃立極再次硬著頭皮,躬身奏道:
“陛下目前內(nèi)閣已有五位輔臣,若再增補兩位,恐文淵堂署…稍顯局促……”
黃立極接下來的話就沒有說出來了,別看內(nèi)閣在明朝威風凜凜。
但其實也不過是個五品官的機構(gòu),所以其實內(nèi)閣辦公已經(jīng)很是狹小,現(xiàn)在還塞下兩人,豈不是七個人擠在一起。
如果自己隨意插手兵部的事務,那兵部尚書閻鳴泰給不給面子還兩說呢。
自己兼著吏部尚書,但不是真的堂上官,如今自己權(quán)勢相比魏忠賢在時要增大許多,但那是在吏部尚書缺位,陛下需要自己平穩(wěn)局勢。
還沒等他說完,御座上的朱由檢便出聲,將其打斷道:
“黃卿不必多慮!孫閣老不日將奉旨出鎮(zhèn)山海關(guān),總督遼薊軍務,不在京師。而之后朕對于內(nèi)閣另有安排!”
聽到這個消息,群臣紛紛露出詫異之色,不過思索片刻后,也就不在意了。
畢竟孫承宗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當下也就不再多說什么,反而在紛紛盤算該如何讓自己或者同年進閣之事。
朱由檢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順勢道:
“增設(shè)閣臣一事,亦勞煩諸卿下去后,會同在京三品以上廷臣,好生閣薦賢能!”
黃立極聞言,目光與御座之上的朱由檢對視一眼后,隨即緩緩頷首領(lǐng)旨:
“臣遵旨。”
就在此時,禮部尚書來宗道早已按捺不住,他見殿中無人說話,隨即邁步出來,神色焦急地說道:
“臣來宗道啟奏陛下!微臣聞聽內(nèi)閣與工部議商,竟因庫銀短缺,欲暫停先帝陵寢明殿營造。
此事萬萬不可!孝乃百行之首,豈可因區(qū)區(qū)銀錢,而延誤山陵大工,致陛下仁孝之名有虧?臣,伏乞陛下明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