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強根本(下)
- 奪鼎:1638
- 云無風
- 3349字
- 2025-08-22 20:30:00
他示意親兵展開另一份詳細的清單,聲音清晰地念出關鍵數據,既是告知諸將,亦是梳理自身:
南陽府庫(左軍控制部分):
存糧:約七萬石(含部分去年新收秋糧)。需供應南陽工場匠戶、屯田軍民、留守天樞營及衛戍輔兵、部分軍屬,每月消耗巨大。此次武昌犒軍,武昌士紳共獻糧一萬石,不過杯水車薪罷了。
存銀:折合約八十二萬兩——含曹家三十八萬、彭家及后續其他抄沒十余萬、漢陽奇襲戰繳獲浮財四十三萬,再減去此前一些花銷,又加上棉務局等部分民營買賣的營收。
這八十二萬兩白銀乃是軍工運轉、行賄通路、特殊采購(如優質鐵料、硝石硫磺)、撫恤賞功的命脈。
此次武昌犒銀,楚王僅象征性拿出一千兩(實為安撫,怕引火燒身),士紳共籌五萬兩,稍解燃眉。
布帛、藥材、軍械零件等:各若干,主要保障工場運轉和基本軍需。
田產分兩類:
一是南陽軍功田:此前預留之“軍功儲備田”已因牛心寨、舵落口、瑪瑙山、漢陽諸戰軍功基本兌現完畢。
此番擴編,王翊極、張勇、郭洪臣、董世虎及麾下將士新立戰功需賞,郝效忠、王拱辰騎兵擴編亦需激勵。僅此一項,根據今早粗略統計估算,所需良田至少需一萬五千畝!
二是南陽屯田田:用于安置不堪為戰兵或自愿務農的降卒流民。南陽盆地雖沃,但左軍實際控制區內,經一年多強力追索衛所屯田、打擊豪強侵占后,可分配的無主或收歸官有熟田,已基本安置完畢,接近飽和。
此次惠登相、王光恩兩部降軍中,能戰者編入營伍(約六千),余者戰兵轉屯田的有七千余人,再加上四萬余羅汝才聯軍降卒(基本是被裹挾而來,沒什么戰斗力,甚至還包括部分婦孺)皆需安置!
南陽哪來如此多的熟田?若強行安置于貧瘠之地或開墾生地,必然產出低微,易生怨懟,形同虛設。
因此左夢庚得出的結論很簡單:錢糧尚可支撐數月,尤其是白銀儲備相對富余,然南陽之田已盡,軍功田缺口尤其巨大,而屯田田則幾無余地!
帳內一片寂靜,連呼吸聲都清晰可聞。擴軍的喜悅被冰冷的現實瞬間沖淡。土地,這個農耕帝國的根基,如今成了左鎮擴張最硬的枷鎖!
與此同時,郝效忠等人見少帥將這等核心機密和盤托出,都有些忍不住向惠登相、王光恩瞟了幾眼。
左夢庚知道他們擔心什么——左鎮看似猛如山中虎、海里龍,但家底也就夠幾個月消耗,這兩位剛剛投誠的降將聽了,該不會有什么動搖吧?
然而,左夢庚并不擔心這一點。從錢糧物資的角度而言,左鎮之“富裕”已經是大明朝官軍中的獨一份了!
要知道,就在一年多前,左良玉還因為朝廷欠餉超過七個月,不得不在勤王途中“就食當地”呢!
現如今靠著左夢庚搞出來的南陽基業,左鎮父子兩部雖然依舊都被朝廷拖欠數月餉銀,卻并沒有出現劫掠民間等惡行,這難道不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嗎?
惠登相、王光恩久為流寇,兩年前又都降過一次,哪里不知道官軍時常發不出餉銀的問題?如今左鎮有這般家底,恐怕他們應該感到放心才對。
至于,讓兩名降將剛剛投誠就參與如此機密事務,左夢庚更是故作姿態——李世民敢讓新收服的降將在當夜就為其宿衛寢殿,他左夢庚難道就不能稍微效法先賢?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不肯信任對方,對方又如何肯忠誠于你?
左夢庚對郝效忠等人的神色恍如未見,反倒一拍桌案上那份宋一鶴簽署的“劃撥漢陽府無主田產”的文書。
“天無絕人之路。羅逆肆虐,漢陽周遭多少依附流寇、立場搖擺或單純遭難的士紳豪強莊園被破,主人或死或逃!此等田產,已成無主之地!
宋撫臺深明大義(眾人皆知是威逼的結果,紛紛露出笑容),已行文將此等田產盡數劃歸本鎮,用于安置降卒屯墾!此乃天賜之基業!”
他看向王翊極和張勇:“王翊極、張勇!”
“末將在!”
“著你二人,各率本部一哨精銳(各五百人),持巡撫衙門文書及本鎮令箭,會同趙恪忠留下協助清丈的文書吏員,即刻分赴漢陽府西、北、南三面,接收、清丈、勘定所有劃撥之無主田產。
凡有主之地,需查驗地契、核實身份,確系清白無辜者,不得侵擾!凡確系無主或主家附逆、逃亡者,一律釘樁立界,登記造冊!
凡有當地胥吏、豪強殘余或不明身份者膽敢阻撓、隱匿、虛報者……”左夢庚眼中寒光一閃,“以‘通匪’、‘抗令’論處,就地正法,懸首示眾!本鎮要的是快,是準!三日之內,必須厘清大致范圍田畝數!”
“得令!”王翊極、張勇轟然應諾,殺氣騰騰。
他們深知此事關乎全軍未來根基,絕不容有失。當然,他們也都有相關經驗,尤其是王翊極。
“惠登相、王光恩!”
“末將在!”
“著你二人,各從本部抽調可靠老卒,配合王翊極、張勇行動,維持秩序,彈壓可能之騷亂。同時,加緊整肅各自營伍,汰弱留強,嚴明軍紀!
待田畝清丈完畢,優先從爾等營中不堪為戰、自愿務農者及其家眷中,挑選可靠者,編為屯墾隊,準備接收田畝!
告訴他們,只要安心耕種,按章納糧,此田便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所!但若再生異心,或懶惰荒廢……我左鎮軍法,向不容情!”
“遵命!”惠、王二人精神一振。這不僅是在幫左夢庚做事,更是給自己的老部下謀一條安穩生路,穩定軍心的良機。
“郝效忠、王拱辰!”
“末將在!”
“騎兵擴編,馬匹甲械乃重中之重。著你二人,持本鎮手令及部分繳獲金銀,即刻分頭行動:郝效忠,帶人持令前往武昌府庫及相關馬政衙門,索要或購買優良戰馬、鞍具,有多少要多少。
王拱辰,持本鎮名帖,拜訪武昌城內各大商號,尤其是與軍械有關的,采購上等鐵料、熟牛皮、火繩、火藥原料。
告訴他們,價錢好商量,但貨必須好、必須快!若有囤積居奇、以次充好者,記下名字,本鎮自會慢慢與其算賬!”
“得令!”二人領命,此乃壯大騎兵的根本,也事關他倆的地位甚至安危,自然不敢怠慢。
“趙恪忠!”
“末將在!”
“你部修整之后,點齊人馬船只,押運物資,啟程北返南陽。告知方先生,漢陽局面已初步打開,然根基尚淺,問他是否有門生故吏,或子侄小輩肯屈就漢陽者,本鎮竭誠歡迎。
另外,傳我口信給宋先生,不僅宛城諸務全賴先生費心,前次我所提及的番薯等物,也需盡力搜尋藤種,若有進展,速報漢陽!”
“末將明白!必一字不差帶到!”趙恪忠肅容領命。
一番雷厲風行的部署,將龐大的戰后整編與資源掠奪機器高效地運轉起來。
左夢庚在散會之后,又派人將黃得功和龍在田請來,朝他二人拱手道:“黃總戎、龍總戎,此番并肩作戰,二位及麾下將士勞苦功高。
雖說客軍糧餉,按朝廷規制,自有撫臺衙門支應。但二位既然率部在漢陽城外擇地扎營休整,仍隸本鎮麾下,則若需補充箭矢、火藥等消耗,亦可列出清單,本鎮當盡力協調?!?
黃得功想不到還有這等好事,他京營出外協剿經年,各鎮總兵對他都是外熱內冷,從沒有一個肯協助軍資的,當即抱拳道:“謝左總戎體恤!勇衛營自會約束部眾,不給左總戎惹麻煩?!?
左夢庚感覺黃得功這話似乎還別有深意,不過一時也未深究。一旁的龍在田亦點頭致意,向他表示感激。
他們明白左夢庚這樣做主要是劃分界限,畢竟客軍終究是客軍。然而即便如此,左夢庚肯協調調撥部分消耗品,已經算是極其難得的大方,他們也因此對左夢庚的觀感更好了幾分。
軍議完全結束,嫡、客諸將領命而去,行轅內只剩下左夢庚與幾名心腹文吏。他走到窗邊,望著不遠處浩浩湯湯的長江,以及江對岸隱約可見的武昌城垣。
“少帥,”一名文吏低聲道,“宋撫臺那邊派人來問,大軍……何時盡回漢陽修整?漢陽館驛軍營、空余房舍(主人被流寇所殺或逃亡的)已大致清理出來?!?
此前半個月,左鎮守衛漢陽,因為恪守左夢庚的軍紀,只是占了一處營盤,并未具體劃分今后的駐地,更沒有將城中空屋進行統計。
這件事剛才被左夢庚強行攤派給了宋一鶴,想不到這人雖然沒什么節操,但辦事效率倒還不錯,這么快就清理出來了。
左夢庚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告訴他,不急。待王翊極、張勇將城外田畝大致厘清,降卒屯墾之事有了眉目,大軍自當全部入城。
不過,讓他不要忘了承諾,數日之后本鎮要率軍過江,去武昌正式拜會撫臺,也……順便拜會一下咱們那位‘慷慨’的楚王殿下?!彼匾庠凇翱犊倍稚霞又亓苏Z氣。
文吏會意,記錄后退下。
左夢庚的目光依舊鎖定在武昌方向。陸上的精銳他已緊握在手,但想要真正掌控江漢,進而圖謀更遠,水師的力量不可或缺。
宋一鶴的軟弱和楚王的吝嗇,讓他看到了機會。接收楚軍水師,必須提上日程了。
不過,此事需做得更巧妙些,不能像搶田地這般赤裸。他需要一場“名正言順”的交接,甚至……一次“不得不為”的“代管”。
他轉過身,對侍立一旁的親兵道:“去,請郝參戎來見我。接收田產、采購物資之前,還有一件小事,需要他去武昌水師碼頭……先摸摸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