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娘娘的收獲
- 紅樓:讀書拯救不了賈府
- Ling君
- 2174字
- 2025-07-14 17:59:27
一盞茶過后,抱琴恢復了平靜,向秦墨提出了辭行。
秦墨并未做挽留,從抽屜里掏出一沓銀票,數都沒數直接塞給了抱琴。
大過年的,他又不是一個小氣的人。之前他說賈元春沒錢也是好事,那只是建議賈元春學會“樸素”,不是真去吃糠咽菜,那不成了沒苦硬吃的蠢蛋?
隨后,秦墨讓何晴帶著人陪同探春一起把人送回榮國府。
另一邊的探春得知書房那邊已結束談話,這才暫且放過黛玉。但這次黛玉欺騙她的事不算完,她會記在小本本上,留待下次再用。
自知理虧的黛玉,輸人不輸陣,直到探春走遠,她都沒眨下眼睛。
探春一行離開小院,何晴帶出來的秦家下人四下散開,前后隔出一塊空間給幾位小主。
“談得不是很順利?”探春當著何晴的面,問出了心中疑問。
“沒有,恰恰相反大有所獲。”抱琴瞥了一眼何晴,又看向探春,大概知道,何晴應該也是可信的。走這一趟,抱琴最大的收獲就是發現了三姑娘探春,只可惜是個女兒身。
“唉!有些話本不該我說,但賈家應該不會有第二個人會說這些。你且聽之,如果覺得不妥就當什么都沒聽到。”賈探春權衡一番后,還是想說些掏心窩子的話。
“娘娘現在需要思考的不是更進一步,而是不犯錯。
賈家需要的是沉淀和恢復元氣,而不是立功受賞。
就算賈家能像祖上那般立下不世之功,也只能為娘娘帶去榮譽,卻不能為娘娘換來寵信。可對于娘娘而言,最大的榮譽便是“賢德”二字,也只能是“賢德”二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在探春看來,王熙鳳就是一個反例,時刻忘不了自己“王家女”的身份,甚至隱隱凌駕丈夫之上,最終只會黯淡收場。
大姐賈元春在宮內的處境有多艱難,探春不得而知,不過料想無非是一個“爭”字,爭權、爭利、爭寵等等。若賈元春需要賈家參與到其中的爭斗,怎么看都落了下乘。即便勝了,又將置陛下于何地呢?
探春以自己的見識分析后得出的結論,“娘娘與賈家最理想的相處狀態,其實是互不干涉,保持著若即若離的姿態。宮里有娘娘在,賈家便上頭通著天,無人敢小覷;同樣道理,賈家如果還能起勢,自然也能讓娘娘受益。但這只能是隱形的存在,不能落人口實,否則很容易被扣上一頂‘外戚干政’的帽子。”
“三小姐之言,抱琴記下了。”抱琴可謂是心悅誠服,就憑探春這番話,進宮去當個妃子綽綽有余。
“可是娘娘若什么也不做,那些明槍暗箭該怎么應付?”抱琴一臉希冀地望著探春。
這下探春也沒了主意,她轉頭看向何晴。她之所以當著何晴的面把事情說開,就是打著拉外援的目的。
“娘娘信佛嗎?”何晴沉思片刻后開口問道。
“娘娘信道。”抱琴略有些遲疑。
“娘娘其實可以信佛的。”何晴沒有理會陷入思考的抱琴,繼續說道:“佛家講緣法,娘娘以潛心禮佛為由,抽身不再參與世俗之爭,平時不妨多為陛下誦經祈福。緣分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而道家講不爭,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娘娘若信道,不爭即是爭,反而不得自在。”
何晴其實就是找個看似合理的借口,真實原因是太上皇信道,而皇上信佛。她讓賈元春信佛,就是讓她站到皇上那一邊。沒那個水平就不要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間玩平衡,什么檔次的啊也敢當執棋者。
抱琴哭笑不得地仔細打量了何晴一番,她真沒想到這又一個“人才”,還是丫鬟出身,實在是暴殄天物啊!
“‘緣法’這個詞用的妥帖,太太也信佛,料想賈家也有自己的緣法,娘娘若實在放心不下,那就多督促寶二哥讀書,家里上下都為此事發愁。”探春不是故意給賈寶玉上眼藥,她是為賈元春禮佛一事又找了個理由。王夫人信佛,當女兒的受母親影響,不是很正常嗎?
至于賈寶玉,探春還是希望他能上進一些的,否則偌大的賈家恐怕難逃曲終人散。
抱琴回到榮國府,沒有逗留太久,然后便在內侍的催促下踏上了回宮的馬車。
鳳藻宮內,望眼欲穿的賈元春,眼見天都快黑了,才見到歸來的抱琴。
屏退左右兩人說起了悄悄話。
抱琴略去了賈母,王夫人還有賈寶玉,直接從賈探春說起,再到賈探春結束,幾乎一字不差,連幾人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都學得惟妙惟肖。
失望嗎?
恰恰相反,賈元春長長松了一口氣。
她最大的壓力來源正是賈家,現在看來,賈家就像一個久病纏綿的老人,雖然一時無法好轉,卻也基本不再惡化,這是好事啊!
探春的話,秦墨的話,都傳達了一個意思,那就是不需要她為賈家操心。也不對,還有一個賈寶玉需要她督促學習,這是正經事。
第二個讓她松一口氣的理由是,在太上皇與皇上之間,她不必再糾結。
但凡有得選,她也不想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間游走。那位叫何晴的丫鬟代表不了秦墨也代表不了賈家,可卻為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
潛心禮佛,為太上皇,皇太后,陛下誦經祈福,誰也挑不出理來。
越去細細品味幾人的話,賈元春越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來。
入宮多年,她接觸到最多的,除了太監便是宮女,他們有他們的生存智慧,但和外界形形色色的人比起來,少了許多色彩。
像探春那一句,“她若安好,便是賈家最大的福分”,這種話,賈元春在宮里怎么可能聽得到?
還有秦墨的謹慎,把他說過的話寫下來,沒一句是犯忌諱的,但傳達的意思卻清晰明確,就是感覺眼神有點像看呆瓜,是抱琴學差了?
在看到抱琴掏出的那一沓銀票之后,賈元春愈加肯定自己的猜測,不過這種感覺讓她覺得怪新鮮的。眼下就連賈母對她都不得不陪著小心,有人卻敢“罵”她,有機會倒要看看是怎樣一個“才俊”。
這么一想,賈家好像也沒有那么糟糕。
賴家被處置了,那些為賈家招黑的下人也被處置了一批,欠國庫的銀子還了……未來寶玉要是能成才,賈家說不得還有“復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