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記
今天三節數學課,兩節晚自習,真的好崩潰,數學老師語速也太快了吧,上完數學課,班里人都瘋了。
不瘋不成魔,為了數學我入魔。
班里感覺是大型返祖現場,不知道誰引起的吹鳥哨的軒然大波。
想念初中的班主任,親愛的數學老師。
在我的日記本上有一頁是專門給初中班主任寫的。
老張,想你了2024.3.25
老張想你們了,今天物化生實驗考試,好希望可以看見你們2024.4.12
想念*正無窮
月圓的日子里,我好像看見你們了2024.8.15
---
最近半個月都沒有寫日記了,這期間發生了很多,特別是經歷聯考后,感覺自己的思維觀念在改變,我不能再繼續頹廢下去了。
我給自己過去一個多月,找了個理由,開學學不進去。我初中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了明明中考的時候只差幾分,但這次聯考直接差了100多分,初中同學考的都比我好是種什么體驗。
看著他們越來越優秀,心里有點難受,好像只有我還沉溺在中考的失利和初中的輝煌,其實也談不上什么輝煌,感覺自己在家里的行動很受限制。書讀不進去,只想追劇,放松一下吧。
但是又想想自己從小到大談不上優秀,無非是重點班徘徊在中游,努力了就是中下游,放縱了就是中下游。像自己這樣的中等生真的無可奈何。
現在的處境就是清醒的看著自己沉淪。
可是我也不甘心啊,為什么我不行,憑什么我不能?
2023.10.21
新學期開學兩個多月了,老師通知貧困生申請助學金。我輕車熟路整理資料,給老師送過去,但有些證件不合格,我只能打電話求助家長。
1樓電話亭和4樓辦公室之間不知道來回跑了多少趟。
因為初中有送錯辦公室導致沒有申請上的經歷,嬸嬸再三囑咐我要認真,我也不敢大意。
我就站在辦公室,在一旁排隊,有兩個學生要用電腦制作早讀任務的PPT。因為我自己也是學委,所以我就多留意了一下。
搭話對于我來說,像呼吸一樣輕松。
“你們要制作PPT啊”
“我們是學委,要布置早讀任務,提前做好PPT”
我想起來,我作為學委倒是沒有操心過這門子事,都是班主任做的。
突然覺得這班主任也挺不錯的嘛。
我跟他們閑聊了幾句,給老師看過資料后,等老師的通知。
等到我再次來到這個辦公室后,我就看到了那兩個同學在看我的簡介。
女:這個人好可憐啊,但是她也好勤奮上進。
男:是啊,她還在重點班呢,成績很好。
女:唉,她還是單親的。
男:您看父親這里寫的是二級殘疾,估計是母親受不了就走了。
這是我第一次俯瞰自己的人生,單親家庭,父親殘疾,爺爺今年患了阿爾茨海默癥,全家月收入只有1000元,確實是有點“慘”了。
但我還是感覺那個男生說的話哪里不太對勁,我就說:“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你怎么就知道她的母親是拋夫棄子呢?”
那個男同學可能意識到自己言辭不當,連忙找補說:“不好意思,是我說錯話了”
一時間我也失了神,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叔叔嬸嬸一起生活了,我父母不怎么接觸,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
在我的印象里,父親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混蛋。
且不說他應該承擔父親這個角色的責任,他只會給爺爺奶奶叔叔制造麻煩。
他沖動易怒。凡事有不順他意的,他都能舉著大砍刀追著你“維權”。
聽家里人說他是在娘胎里營養不良導致的先天殘疾,智力發育不全,只有六歲小孩的心智。
大人說這是小兒麻痹,但慢慢長大后,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
大人的話并不是100%正確的。就好比給小孩講狼來了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父親在一家福利公司上班,他的工也簡單到只是擦擦欄桿。父親工作的工廠,我去過幾次,宿舍是一排簡單的藍白房子,屋里的空氣混合著煙味,酒味和來自中年男人的味道,著實讓人受難。
我也曾斥責過父親的這種行為,但會被大人說是不孝順。
雖然他們對父親或多或少有不滿和無奈,但他們之間的血脈締結包容了父親的胡鬧,雖然不滿與無奈也溶解在了所謂的“血濃于水”中。
父親總說他小時候他的奶奶慣著他,什么好吃的都緊著他。在先天殘疾外殼的保護下,周圍人也默許了他的胡作非為。
片生倔強的生出了更倔的,我反而更加激動:“你看我會慣著你不會”
然而,這種沖動只會換來一番說教。
我不曾明白我的出生是為了什么,是為了給我的父親傳宗接代嗎?是為了給他晚年生活帶來保障嗎?所以我的存在就是大人保護父親的一種方式嗎?
我不理解,也理解不了。
小時候的記憶里沒有父愛的滋潤。我也曾幻想過騎在父親的脖子上“周游世界”。
但小時候沒有的東西長大了更不會有。
再大一些,我就開始反感父親假惺惺的“關懷”。
父親哪曾真心關懷過我?
他知道我幾歲了嗎?上幾年級?在哪個班嗎?
他不知道。
他甚至沒有參加過我一場家長會。
小學三年級那會兒,我要自己和老師解釋自己的父親為什么不能來開家長會。
性格靦腆的我憋紅了臉在辦公室門口徘徊了好久,我在腦海里排演了一次又一次,但真正說出來的時候我再也很不住了。
我帶著哭腔說出了想了很久的話:“老師我的父親腿腳不方便來不了了,我奶奶可以給我開家長會”這還是他們給我想的措辭。
雖然我說話帶著顫音,但也勉強能聽得清。
說完,一種莫名的委屈涌上心頭,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很想哭,根本止不住啊。
也許吧,也許長大后我就會明白什么是“父愛無聲”。
可是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人,你怎樣對待我,我也會怎樣對待你。
大人從小就教育我,不要和外面的人提及家里的情況,不然別人會孤立,看不起你的。
我當時只是個孩子,自然是被唬住了,和別人相處多了幾分謹慎。
也因此我一直沒有很要好的朋友,內向,靦腆和些許自閉。
直到后來遇見了另外一個她,我才意識到我被家人“保護”的太好了,好到我作繭自縛,封閉內心。
甚至對親情都很冷漠。
好歹親子一場,我也會讓他們安享晚年的。
至于母親我的印象就更模糊了,我對母親的了解少之又少。
總的來說就是父愛為零,母愛甚少,其他的愛也有,但人的心總會偏移,只是口是心非而已。
我理解他們,我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很幸運了,至少我到成年都不用考慮生存問題。
回到班后,我在想那兩個學委說的話。
我越想越覺得對不起母親,就應該上去干他而不是言語提醒。
總之我太軟弱了。
淚痕印在臉頰,無言已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