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攻心計
- 大明邊軍,從割據東江鎮開始
-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 2339字
- 2025-08-25 19:52:25
朱袁章看著他失魂落魄的樣子,
知道火候已到,緩緩做出最后總結,語氣平靜卻蘊含著無可置疑的力量:
“孫軍門,在這里,您嘔心瀝血畫出的每一張圖,都不會被斥為‘奇技淫巧’;
您演算的每一個公式,都能變成真正守護疆土、誅殺仇寇的雷霆。”
“朝廷要的只是一個能顯示天威、卻笨重不堪的鐵疙瘩。
而咱要的,是射程十里、指哪打哪的戰場神器;
是每分鐘發十彈、永不炸膛的士兵脊梁;
是能徹底改變戰場規則、讓建虜鐵騎變成活靶子的絕對力量!”
“您畢生所學,不是為了在黨爭中證明對錯,更不是為了給一座孤城殉葬。”
“它們的歸宿,在這里。”
朱袁章說完,不再多言,只是靜靜地看著孫元化。
孫元化的大腦一時空白!
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就連往日信手拈來的各種計算公式也消失無蹤——
待之而來的是巨大的視覺一樣的刺激——
此前自己演算了千萬遍卻無計可施的一切難題,竟然被這個年輕人給一一解決了!
他心里已經不是震驚,而是郁悶到極致之后的巨大狂喜!
他想壓制住自己的身體,奈何身體不聽他任何指揮。
五十歲的老頭兒興奮地像個孩子,連蹦帶跳,手舞足蹈。
嘴里嘟嘟囔囔的也聽不清說的是啥。
把跟在朱袁章身后本來就呆若木雞的兩個年輕侍衛給嚇得一動都不敢動!
他們兩個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僵硬,連眉毛都不敢動一下。
除了有對孫軍門瘋狂的舉動震驚之外,更有對他們少帥剛才滔滔不絕的欽佩——
他說的每一個字,他們都認識,
但是組合在一起,他們倆就是一對兒文盲!
他們的少帥,果真如同東江舊部那些人背地里傳說的——
是神仙下凡!!
朱袁章也被孫元化這個技術瘋子給嚇到了,
這家伙不會成為范進第二吧?
不行!
咱好不容易偷搶回來的!
他看了一眼秦守衡,結果那家伙似乎也被嚇到了。
于是,沒辦法,只好自己親自上手,用了八成的力道拍了孫元化的肩膀一下!
老頭兒這才從瘋癲的狀態清醒過來!
“對不住了,軍門。”
朱袁章小小聲的道了句歉。
孫元化卻依然在疑惑著:
“你懂,你竟然都懂!
我太高興了!
可是,可是本鎮這算是背叛了朝廷,背叛了君父呀?
這于理不合,于情于法不合啊...”
五十多歲的人徹底被多年的忠君思想給禁錮住了。
朱袁章只好稍微提高聲音再次勸解道:
“先生忠于的,究竟是紫禁城里的皇帝,還是這天下的萬千生民?
您造的炮,是用來在黨爭中站隊,還是為了轟碎建虜的鐵騎,讓百姓不再流離失所?”
“晚輩不妨跟您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朝廷已無力庇護這片土地。
在這里,您嘔心瀝血畫出的每一張圖,
都會變成最犀利的火器;
您設計的每一個炮臺,都會成為保護黎民的堅盾。
這不是背叛,
這是——以一隅之地,補天下之缺;
以匠人之技,護生民之命!
這不是負了君父,是替君父守住了他守不住的百姓;
這不是背叛朝廷,是替朝廷撐起了它撐不起的河山!”
“我......”
孫元化徹底被震驚的啞口無言!
自從這個年輕人進來,孫元化就一直處在震驚加震撼中,
現在聽到他如此赤裸裸的評價那個讓他又愛又恨的朝廷。
不由讓他感覺再次顛覆了自己的三觀。
可是從小到大的忠君思想讓他即使明白這些大道理,卻無法一時之間接受。
況且還有,他對這種幾乎沒有先例參考的狀態下,對家人的擔憂和牽掛。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
大明就那么大,自己干的又是極少數人才會干的這個活計!
想要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瞞天過海?
談何容易?!
一旦被朝廷知道了自己茍且偷生,
那別說是他的名聲了,恐怕連家人的性命都難保啊……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
即使是他死了,
朝廷也沒打算放過他的家人、他的家族和他積累半生的財富.....
崇禎五年八月廿三,嘉定城的晨霧還沒散,孫府門前就傳來了馬蹄聲。
孫和斗披著孝服,站在靈堂前,
看著韓夜指揮仆役將那口黑漆棺材抬下馬車——
這是他們從登州帶回來的“父親遺骸”,
棺木上還沾著登州廢墟的焦土,
腰間那枚銅印的綠銹,在晨光下泛著冷光。
“少爺,先讓老奴把棺木停在正廳吧。”
老仆孫忠的聲音帶著哭腔,
他跟著老爺三十多年,
從上海到登州,如今卻只能對著一具陌生的尸體盡孝。
孫和斗點了點頭,眼淚又涌了上來——
他至今不敢相信,
那個總在燈下教他畫火器圖紙的父親,
會變成棺材里那具面目全非的遺骸。
面對這位古道熱腸的江湖俠士,孫和鼎和其家人無不感恩戴德。
韓夜內心備受煎熬,只好沉聲規勸傷心欲絕的一家子:
“孫少爺,孫夫人請節哀。
孫先生是國之棟梁,就算走了,也該風風光光地葬了。”
他穿著一身青布短打,
腰間別著柄短刀,眉骨上那道淺疤在霧中若隱若現——
這是他第三次以“江湖義士”的身份說這話,
理由永遠是“去年在登州大亂的時候,人孫巡撫救了她的命,他感念其恩情”。
孫和斗接過手帕,擦了擦眼淚:
“韓大哥,這次多虧了你。
要是沒有你,我連父親的遺骸都帶不回來。”
他不知道,當孫和斗哭喊著在登州廢墟里找這具“遺骸”時,哭得那么肝腸寸斷,他幾次都差點兒沒忍住,想要告訴這個年輕人真相。
但是霍老大的叮囑就在耳畔——
【在他們全家登上回旅順的船,離開嘉定之前,半個字兒的真話都不能透露!
否則,將會為自己和孫軍門的家人帶來滅頂之災!】
最終他經住了考驗,閉緊了嘴巴,
默默的陪在這個孝子身邊,從登州到嘉定。
幾多經歷,兩人已經成了生死莫逆之交。
接下來的七天,孫府沉浸在一片哀戚中。
韓夜幫著料理后事,
白天接待前來吊唁的親友,
晚上則有意無意的講些朝廷刻薄寡恩的故事,希望他們能夠吸取教訓,早做打算。
誰知他們一家人毫無防備之心!沒辦法,等到停靈第七天,他借著孫家人整理孫元化的舊物,準備全都燒了的時候提出個建議——
讓孫和鼎弟兄把家里的田契、商鋪文書都藏到城外佃戶家的地窖里,
理由是“亂世之中,財不露白,先藏起來免得被亂兵搶了”。
孫和斗的哥哥孫和鼎當時還覺得韓夜多心:
“韓兄弟,朝廷已經下了告示,
說父親是殉國的忠臣,怎么會有人來搶我們家?”
韓夜只是笑了笑,沒再多說,
只讓他們在地窖里鋪了層防潮的稻草,
還放了幾袋干糧——
這些細節,孫和斗弟兄倆當時沒在意,
直到七天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