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薪火相傳

初冬的第一場雪悄然而至,為忘憂谷披上一層銀裝。白小七站在瀑布邊的空地上,長刀在晨光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三個月來,他已經學會了《斷魂刀》的前六式,雖然還做不到遠道爺那般圓融自如,但每一招都已有模有樣。這個學會只是會用但是很多招數他的內力和修為還用不出來,只是能打的有模有樣。

“手腕再沉三分。“白遠道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老人今天氣色不錯,連拐杖都沒用,直接拄著那把古樸的長刀走來。

白小七調整姿勢,卻見遠道爺搖了搖頭:“不是形...是意。“

這句話白小七已經聽了無數遍,但每次都有新的領悟。他閉上眼睛,試著感受“意“——不是想著如何出刀,而是想象自己就是刀,刀就是自己。

“好。“白遠道難得地贊許了一聲,“今天...教你最后一式。“

白小七猛地睜開眼:“最后一式?可《斷魂刀》不是有九式嗎?“

“前六式...是技。“白遠道緩緩舉起長刀,“最后一式...是道。“

老人動了。那一瞬間,白小七仿佛看到了兩個白遠道——一個是眼前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另一個則是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的“斷魂刀“。兩重身影重疊在一起,刀光如水,在晨光中劃出一道完美的軌跡。

沒有凌厲的破空聲,沒有駭人的殺氣,這一刀樸實得像個老農在鋤地。但白小七卻看得心頭狂跳——這哪里是什么殺招?分明是返璞歸真的極致!

“這招...叫'歸真'。“白遠道收刀而立,呼吸絲毫不亂,“看懂了?“

白小七老實搖頭:“一點都沒懂。“

“很好。“老人居然笑了,“當年我...學了三年...才懂。“

回到竹舍時,白小八正在院中與柳隨風對練。自從被正式收徒后,少年的劍法進步神速,已經能和柳隨風斗個旗鼓相當。見他們回來,白小八立刻收劍跑來:

“遠道爺!七哥!孫爺爺說后山的雪蓮該采了,讓我問你們什么時候去。“

白遠道看向白小七:“你去。“

白小七心領神會。遠道爺這是要他自己琢磨剛才那招“歸真“。他取了藥鋤和竹簍,獨自往后山走去。

雪后的山路格外濕滑,白小七小心翼翼地攀爬著。這三個月來,遠道爺的身體雖然好轉,但是大病初愈,又被寒潭所傷加上中毒,就算是紫金參續命也會影響他的身體,得慢慢養,不能再輕易動武了。

想到這里,白小七鼻子一酸。他一定要盡快學會《斷魂刀》,不讓遠道爺失望。

采完雪蓮,白小七沒有立即下山,而是找了塊空地練習剛學的“歸真“。他回憶著遠道爺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分力道,但無論如何模仿,都感覺少了點什么。

“不對。“白小七沮喪地收刀,“到底是哪里不對?“

“因為你太刻意了。“孫思邈的聲音突然從身后傳來。老神醫不知何時站在了不遠處,背著藥簍,須發上沾著雪花。

“孫前輩!“白小七連忙行禮。

孫思邈擺擺手:“一刀兄的'歸真',重點不在'刀',而在'歸'。“老神醫指了指心口,“回歸本心,方見真章。“

白小七若有所思。他想起遠道爺平日里的教導——揉面時要心無雜念,切菜時要人刀合一,就連熬湯都要全神貫注。這些看似與武學無關的小事,或許正是“歸真“的真諦?

回到竹舍,白小七把雪蓮交給孫思邈,然后徑直去了灶房。今晚他要親手給遠道爺做一碗長壽面,就像去年在襄陽時那樣。

和面、揉面、搟面...每一個步驟他都全神貫注,仿佛世界上只剩下手中的面團。奇怪的是,當他完全沉浸在揉面的過程中時,腦海中那招“歸真“竟然漸漸清晰起來。

“原來如此...“白小七喃喃自語。遠道爺早就把最高深的武學道理,融入到了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

晚飯時,白小七將那碗精心制作的長壽面端到遠道爺面前。白遠道嘗了一口,難得地贊許道:“不錯。“

就這兩個字,卻讓白小七比學會任何招式都開心。他正想說什么,突然發現遠道爺的臉色變得異常蒼白,手中的筷子“啪嗒“掉在了地上。

“遠道爺!“

孫思邈一個箭步沖過來,搭住白遠道的脈搏,臉色頓時大變:“快!金針!藥箱!“

眾人手忙腳亂地把老人扶到床上。孫思邈取出金針,在白遠道胸前要穴連扎十三針,然后又從藥箱中取出一個小玉瓶,倒出三粒朱紅色的藥丸塞進老人口中。

“遠道爺他...“白小八聲音發抖。

“舊傷復發。“孫思邈額頭冒汗,“你們先出去,我要專心施救。“

白小七拉著弟弟退出房間,但堅持守在門外。夜越來越深,屋內的燈火卻始終亮著。偶爾能聽見孫思邈急促的說話聲和遠道爺微弱的回應,但聽不清具體內容。

“七哥...“白小八紅著眼圈,“遠道爺會沒事的,對吧?“

白小七沒有回答,只是緊緊握住弟弟的手。這一刻,他突然無比清晰地意識到,遠道爺可能真的要離開了。

天蒙蒙亮時,孫思邈終于推門出來。老神醫一臉疲憊,但眼中帶著幾分欣慰:“暫時穩住了。不過...“他看了看兩個年輕人,“有些話,他想單獨跟你們說。“

白小七和白小八輕手輕腳地走進屋內。白遠道靠在床頭,臉色灰敗,但眼神依然清明。看到兩個徒弟,他微微笑了笑,指了指床邊的凳子。

“坐。“

兄弟二人乖乖坐下。白小七發現遠道爺的手在微微發抖,連忙握住。那只曾經教他揉面、教他握刀的手,如今枯瘦如柴,卻依然溫暖。

“《斷魂刀》...學全了?“白遠道輕聲問。

白小七點點頭:“學全了。只是最后一式還...“

“慢慢悟。“老人打斷他,“刀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說著,白遠道從枕下取出一個布包,遞給白小七:“給...你的。“

白小七打開一看,是那本《斷魂刀》的完整刀譜,還有一封火漆封好的信。

“遠道爺,這是...“

“到時候...再看。“白遠道又看向白小八,“你的...在孫師弟那。“

白小八再也忍不住,撲在遠道爺腿上哭了起來:“遠道爺,您別走...我還沒學好劍法呢...“

白遠道用那只殘廢的右手輕輕撫摸著少年的頭:“你...會是個...好劍客。“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老人安詳的臉上。白小七突然發現,遠道爺的表情如此平靜,仿佛已經看透了生死,放下了所有執念。

“記住...“白遠道的聲音越來越輕,“刀...是工具...人才是根本...“

正午時分,當谷中的積雪開始融化時,白遠道——曾經的“斷魂刀“史一刀,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他的面容平靜,嘴角甚至帶著一絲笑意,像是夢見了久違的故人。

孫思邈說,遠道爺走得很安詳,沒有痛苦。這對他這樣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善終。

葬禮很簡單,就按照遠道爺生前交代的那樣——埋在忘憂谷最高的山坡上,面朝劍南道的方向。墓碑是一塊未經雕琢的青石,上面只刻了“白遠道之墓“五個字,沒有冗長的生平,沒有浮夸的頌詞。

下葬那天,清微真人帶著十幾名蜀山弟子趕來。掌門親自為師弟誦經超度,然后宣布了一個決定:忘憂谷永久歸白小七和白小八所有,蜀山派世代守護。

葬禮結束后,白小七獨自坐在遠道爺的墓前,打開了那封信。信很簡短,只有寥寥數語:

“小七:

刀法已傳,此生無憾。

記住,刀是兇器,人是根本。

好好照顧小八,好好活著。

師白遠道絕筆“

淚水模糊了視線。白小七摩挲著腰間的“斷魂刀“,突然明白了遠道爺最后那招“歸真“的真意——不是追求多么精妙的招式,而是回歸本心,做一個真實的人。

夕陽西下,白小八來叫他回去吃飯。少年眼睛還是紅的,但已經不再哭泣:“七哥,孫爺爺說,明天開始教我《清心劍法》,是遠道爺早就準備好的...“

白小七揉了揉弟弟的腦袋:“好好學。別辜負了遠道爺的期望。“

兄弟二人并肩下山,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長。白小七回頭望了一眼遠道爺的墓碑,在夕陽的映照下,青石泛著溫暖的光澤,就像老人臨終前的微笑。

他知道,遠道爺并沒有真正離開。《斷魂刀》的每一招每一式,揉面的手法,熬湯的訣竅,甚至那些看似隨意的只言片語,都已經融入他的骨血,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到竹舍,白小七系上圍裙,開始和面。白小八在一旁笨拙地學著切菜,時不時問些幼稚的問題。灶房里熱氣騰騰,仿佛一切都沒有改變。

窗外,雪又開始下了。忘憂谷的冬天還很漫長,但白小七知道,春天終將到來。到那時,山坡上的雪會融化,遠道爺的墳前會長出嫩綠的小草,而他和白小八,會繼續把這個家守護下去。

就像那把“斷魂刀“,歷經歲月洗禮,依然鋒利如初。刀魂不滅,薪火相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咸宁市| 旅游| 洛阳市| 湘潭市| 湖州市| 沿河| 宜川县| 社旗县| 杭锦后旗| 大安市| 城步| 资兴市| 玉门市| 义乌市| 永川市| 仙居县| 永顺县| 淳安县| 四川省| 呈贡县| 鸡泽县| 泗洪县| 姜堰市| 淮滨县| 泰州市| 汶上县| 景德镇市| 门源| 百色市| 拉孜县| 临沧市| 永登县| 昌平区| 临江市| 安平县| 溧阳市| 峨山| 武强县| 仁怀市|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