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伯輿大膽,千金懸賞
- 家父袁譚,東渡扶桑
- 奶爸咸魚
- 2049字
- 2025-07-21 00:01:00
“再來一場官渡之戰?!”管蛟瞪大右眼,眼中滿是驚疑。
“昔日本初公將河北數十萬大軍南下,直指許昌,時人皆以為曹操必敗,然一場官渡之戰,曹操陣斬顏良文丑,火燒烏巢糧草,誘降張、高二將,大敗本初公,斬獲過八萬!從此威震天下!攻守易勢!”
飲了一口麥酒,王基坐直身體,侃侃而談:“今吾等漢軍雖強,然兵力不過萬余,與邪馬臺國五部十余萬持兵之眾一比,明顯敵強吾弱。
扶桑四島倭夷之民上百萬,四方中立搖擺勢力無數,若吾等能以弱勝強,畢其功于一役,一戰攻滅邪馬臺國五部主力,則四方中立勢力必聞風而降!
便是邪馬臺國五部,待吾軍兵鋒所至,亦將大多不戰而勝!
如此,短則二年,長則三年,扶桑四島必將盡歸吾主!”
“若能于三年內平定扶桑,以瀛州百萬倭民養軍,主公定能養軍數萬,再加上吾軍青龍艦天下無敵,屆時水陸并進,兩年內滅三韓、百濟、高句麗、遼東,進而虎視幽冀,招撫袁氏舊部,則大業可成,主公壯志可期也!”
管蛟皺眉道:“伯輿,先不提十萬之眾壓境,吾軍便是能勝,損傷亦是不少,吾聞邪馬臺國五部各行其政,欲令其精誠合作,合兵而來,只怕甚難也!”
王基提出的策略,便好似令官渡之戰之前的曹操、孫權、劉表屏棄前嫌,一齊出兵征伐袁紹,乍一聽是那么一回事,實際上操作卻是千難萬難。
“此便是吾等此行關鍵所在耳!”王基笑道。
“汝意欲何為?”
“吾等先從正則之策,先盡滅山口城、高松城兩部水軍主力,繼而分兵抄掠其糧草,再而吾等再次合兵,一路東進直逼邪馬臺國王都所在,若能攻襲其核心城池大阪,定能令其女王卑彌乎震怒!
如此,唇亡齒寒之下,五部聯合定將成為定局,而赤馬關作為九夷島咽喉所在,定會成為大戰中心。
屆時,吾等相助主公,一戰破敵,名垂青史,封侯拜相,豈不美哉?!”
王基話音剛落,管蛟連連感嘆:“主公真是冤枉吾管蛟多矣!誰言吾管十八膽大包天肆意妄為?與伯輿一比,吾真乃小巫見大巫也!”
想起臨行前袁洋一再交代令他勿要行險,還讓他多聽王基之言,管蛟真是差點沒笑出聲。
王基激將道:“管十八,汝若是怕了,吾將一力東進,直搗大阪!”
“哈哈哈!伯輿!汝欲搶吾萬戶侯爵位否?”
“正則此言差矣,爵位本無主,能者自取之!不若吾等便比一比,看誰先封侯焉!”
“吾管蛟必不令伯輿專美于主公之前!”
管蛟言罷,兩人舉杯同飲,放聲大笑,渾不將十萬倭兵放在眼中。
…………………………………
“婦翁,童子營眼下有多少學生?教習可有短缺?”
九夷城,連綿一片之童子營學舍,袁洋和藹的看向童子營副總教習,何氏之父何鴻。
何鴻不敢擺婦翁架子,他連忙回道:“主公,童子營自管承東投、商貿易民,眼下漢民童子已有2139人,倭人童子145人。
教習目前有二十三人,暫時足夠啟蒙之用。”
平均一名教習教一百人,勉強也算是能雨露均沾。
而經過三個多月的啟蒙,這兩千多童子,最少也認識幾百個常用漢字,懂得100以內的加減乘除,也算初步擺脫了文盲。
“阿忠,聽聞汝之班級,累月位居學業進度第一,汝是如何做到的?”袁洋微笑看向年僅13歲的小舅子王忠。
王忠偷偷望了一眼袁洋身側的王脩,見其不置可否,心下大定,樂呵呵的開口道:“此全賴王夫子此前教導之功,另有劉志、李季等童子開蒙甚早,協助教學,加上姊丈厚待學子,青云紙筆墨不缺,方能如此。”
袁洋點頭贊許:“阿忠不驕不躁,誠信務實,實有乃父之風,未來必成大器?!?
想了想,袁洋又解下腰間的佩劍,送到王忠手中:“今乃亂世,文武并重,望阿忠能勤學武藝,不使手無縛雞之力,異日未必不能成為吾之衛霍?!?
眾人皆羨慕的看向王忠,
王忠興奮的抱住袁洋佩劍,激動道:“忠定不負姊丈之厚望!”
接下來,在何鴻的陪同下,袁洋依次入學舍,日常勉勵完眾童子、教習,見天色尚早,他心血來潮,令眾教習、童子全部聚集于操場。
“諸君,吾有一問,如有人能為吾解惑,吾當賞其千金,爵封五大夫!”
袁洋一開口,就放出一個重磅炸彈,引得在場二千余人個個面露激動。
便是王脩等高層,也大感意外,不明白袁洋想做什么。
靜待眾人安靜,袁洋正色問道:“上古時期,夏啟開啟家天下,夏有國近五百載,商湯于鳴條之戰擊敗夏桀,建立大商,國祚近六百載,武王伐紂,建立大周,享國八百載。
何以至近代,大秦二世即亡,前漢二百一十載即覆滅,光武復漢,至今不過百八十年,又即將搖搖欲墜,政權更替速度何其速也,此何也?!”
這個話題一出,在場的人全部議論紛紛,爭論不休。
事實上,作為最喜歡以史為鑒,吸取教訓的漢民族,早就為這個問題爭論過許久。
王忠大膽的站出來,第一個說道:“夏、商、周乃是名義上天下正主,與秦、漢兩大大統一王朝不可同日而語。
前者只求名義,不求實治,后者崇尚車同軌、書同文,追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此治理難度大大上升。
而大秦暴虐,不恤臣民,乃有二世即亡。
前漢未年,天子年幼,外戚干政,百姓民不聊生,乃有權臣王莽篡漢,建立新朝。
很快光武復漢,至今又有宦官亂政,乃至有董卓之亂、黃巾之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衰落。
此皆乃盛極而衰,天道輪回所至,不可易也。”
袁洋點頭贊許:“此乃表相,汝年僅十三,能得此論,也算不易,賞金十斤。諸君可另有高論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