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兵部尚書
- 南明,開局請我當皇帝
- 藍見青
- 2063字
- 2025-06-27 09:13:23
崇禎十四年,在復社張溥以及阮大鋮的幫助下,周延儒得以復相。
投桃報李,周延儒必然要給予自己的那幾位投資人以回報。
可東林、復社一脈,不喜阮大鋮,周延儒無法幫助阮大鋮復出。
于是,阮大鋮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讓周延儒幫助自己的好朋友馬士英復出。
復出的馬士英得知是阮大鋮相助,高山流水、伯牙子期,馬士英也是性情中人。
雖嘴上說等形勢明朗后再舉薦阮大鋮出仕,而事實上,馬士英從未推搪此事,一有機會,便上疏舉薦。
但舉薦阮大鋮的奏疏一上,東林黨立刻出手制止。
時至今日,原本的個人恩怨,已經上升到了朝堂。
朱慈烺有心以馬士英制衡東林黨,但兵部尚書的位置太過重要,他不會為了所謂的朝堂制衡而胡亂用人。
“阮大鋮是先帝欽定的閹黨逆臣,為人臣者要忠,為人子者要孝,朕本不好多說什么。”
“可國難思忠臣,若是阮大鋮真的有才,也不妨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馬士英見皇帝有所松動,便想趁熱打鐵,加一把火。
“啟稟皇上,臣同阮大鋮多有接觸,知其有才。皇上可先以考察,若阮大鋮實不堪用,臣甘當同罪。”
前半句話,倒還沒什么。后半句話,在有心之人聽來,卻似隱隱有幾分逼迫之意。
馬士英知道后半句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嗎?
當然知道。
但他依舊要這么做。
士為知己者死,馬士英是真的拿阮大鋮當朋友。
朱慈烺淡淡一笑,“那就依馬閣老之見,看看那個阮大鋮是不是真的如馬閣老說的那樣。”
“如果是,眼下朝堂正是用人之際,必不會使明珠蒙塵。”
“如果不是,為國舉才本是好事,哪有問罪的道理。”
“可兵事正急,等考察過后,恐怕來不及了,不能久懸無主。朕記得,元輔舉薦兵部右侍郎呂大器為兵部尚書?”
朱慈烺的話,給足了馬士英面子,同時,也絕了阮大鋮入主兵部的希望。
對于馬士英而言,這個結果是可以接受的。
皇帝既然點頭了,那就說明皇帝肯定不會阻攔阮大鋮復出,這就足夠了。
對于的東林黨而言,皇帝堵死了阮大鋮執掌兵部的念頭,這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聽皇帝問起呂大器,史可法回答道:“回稟皇上,呂大器久任兵備,撫治甘肅,統兵剿賊,多有建樹。今又任兵部副職,熟悉部務。”
“臣以為,若晉其為本兵,倒也妥當。”
朱慈烺聽罷,點了點頭。
“臣認為,不妥當。”馬士英迫不及待的反對。
你們東林黨反對我舉薦的阮大鋮,那我就反對你們舉薦的呂大器。
“崇禎十五年六月,朝議以呂大器任兵部右侍郎,可呂大器見各地戰事吃緊,推脫不就,甚至給吏部上書,不惜自污貪財好色也不肯就任。”
“這般不思體諒朝廷,推諉避事之徒,如何能擔兵部大任。”
“據臣所知,史閣老與呂大器既是同年,又是好友。或許史閣老是被呂大器的的表象所騙,這才舉薦了懦才。”
史可法一聽,這詞,剛剛是我們的東林黨譏諷馬士英的,怎么反被馬士英拿來譏諷我們了?
馬士英則表示,這玩意,誰說算誰的。
史可法不同于馬士英,馬士英即使被懷疑是假公濟私,也不妨礙他滔滔不絕的自辯。但史可法不會。
朱慈烺有意沉默,“還有其他人選嗎?”
高宏圖進言:“臣舉薦原湖廣巡撫方孔炤。”
朱慈烺點點頭,“方孔炤于湖廣巡撫任上,八戰八捷,清剿流寇卓有戰功。”
“先帝本意讓其督山東軍務,圣旨已下,只是沒想到闖賊成了氣候,京畿遭劫,事情也就此耽擱。”
在說到是山東二字時,朱慈烺有意說的慢了一些,響了一些,好讓有心之人聽出。
那這個有心之人是誰呢?
馬士英上前奏報,“啟稟皇上,方孔炤于流寇作戰有功,本人也確有其能。可究其原官,不過四品僉憲。”
“倘使委以兵部,猶覺稍驟。”
“臣舉薦,原總督薊關登津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經略御虜,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福臻。”
馬士英本來是沒有想到張福臻的,可皇帝說話時或許是無意在“山東”二字上做了重點,他便想到了張福臻。
崇禎五年,張福臻任延綏巡撫,馬士英任宣府巡撫,兩人在進京述職時,碰過面。
天下的官員多了去,馬士英不可能全都了解。但有資格擔任兵部尚書的,那絕對是能記得清楚,這是官員的基本功。
皇帝提及方孔炤時,僅僅說其與流寇作戰有功。可大明朝長期以來皆是兩線作戰,一面是流寇,一面是建奴。
反觀張福臻,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先任知縣、兵部主事、昌平兵備僉事、鞏昌兵備副使、延綏巡撫、薊遼總督、宣大總督、再到總督薊關登津等處軍務。既有同流寇作戰的經驗,又有同建奴作戰的經驗。
恰好,恰好,張福臻還是山東人。
如此多的巧合加起來,便不會是巧合。
同時,馬士英更不相信,皇帝會無的放矢。
于是,他便舉薦了張福臻。
就算皇帝的本意不是如此,也不打緊,因為張福臻完全具備擔任兵部尚書的資格,且與他馬士英沒有利益牽扯,別人說不出什么。
自己是順著皇帝的心思來的,就算舉薦錯了人,就算是減分,可也讓皇帝看到了自己的態度。
我馬士英,對皇帝是忠誠的。
朱慈烺默了一下,看向其他人,“卿等覺得如何?”
事實上,皇帝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史可法、高宏圖、王鐸,三人默默碰了一下眼神。
方孔炤那邊,皇帝既然夸獎了他,就必然會用他,己方的目的已經達到。
更重要的是,張福臻,是真的合適,又是無黨派人士。
更更重要的是,馬士英陣營的人,被排除在外。
“臣等無異議。”
朱慈烺見無人反對,隨即宣布,“起復張福臻為兵部尚書,起復方孔炤為兵部左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