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少年天子為臣輕
- 南明,開局請我當皇帝
- 藍見青
- 2073字
- 2025-06-26 09:08:50
“唉。”內閣值房中,首輔史可法發出一聲重重的嘆息。
緊臨史可法的高宏圖見狀,問道:“憲之,這是怎么了?”
史可法將一份奏疏遞了過去,“興濟伯高杰上奏,軍隊欠餉數月,軍心潰散,請求朝廷先行撥付軍餉十萬兩,以振軍心。”
王鐸冷哼一聲,“爛橘子就是爛橘子。”
“流寇出身的人,果然指望不上。竟然在這種關頭,要挾朝廷。”
看過奏疏的高宏圖接著又遞給王鐸,“依我看,高杰,壓根就不想移駐鳳陽。”
“從他的動作來看,像是瞄著揚州去的。”
飛速瀏覽一遍的王鐸將奏疏放在書案上,“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揚州是好地方,他高杰長得不美,想的還挺美。”
“鳳陽是我大明朝的龍興之地,讓他一個流寇出身的將領去鎮守,已經是皇恩浩蕩了。沒想到,高杰竟然蹬鼻子上臉。”
揚州是漕運重鎮,繁華,富庶,是好地方。
鳳陽是大明朝的龍興之地,對于大明朝來說,鳳陽的確是好地方。
但是,這兩個好地方哪個更好呢?
毫無疑問,當然是揚州。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句花鼓詞,形成于清朝。本意是借明諷清,
那么明朝的鳳陽是個好地方嗎?
未必。
如果鳳陽真的是個好地方的話,朱元璋的一家老小也不至于全都餓死。最起碼在元末明初那個時間點是這樣。
崇禎八年,流寇攻入鳳陽,大肆劫掠,連老朱家的祖墳都刨了。
此時的鳳陽府,不僅千瘡百孔,而且還處于與闖軍交鋒的前線,絕稱不上是什么好地方。
高杰雖然沒讀過幾本書,可是,賬,他還是會算的。
“揚州絕不可能給他。”高宏圖說的很堅決。
“皇上對高杰恩寵有加,這家伙獅子大開口,當真是賊性不改。”
“恩寵有加,有什么用。”王鐸的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諷。
內閣的五位閣臣,誠意伯劉孔炤去巡視江防,馬士英奉旨入宮召對,剩下的三位閣臣,全都是東林黨。
都是自己人,王鐸說起話來,就也沒有那么多忌諱。
“先是讓福王收了高杰的長子高元爵為義子,接著又是封伯爵,又是讓鎮守一方。”
“結果呢,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咱們的這位皇上,太年輕。做起事情來,過于天真啦。”
“覺斯兄,慎言。”史可法出聲攔了王鐸。
作為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史可法覺得自己有義務維護君主形象,哪怕是在人后。
殊不知,史可法的這一聲,嚇壞了王鐸。
他以為是有人來了,忙的四下查看。
自己的話要是被皇帝聽去,就算皇帝本人寬宏大量,不予計較,馬士英也不會放棄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確認無人后,王鐸懸上去的心,這才落下。
“憲之,你哪都好,唯獨一點,太古板。”
“不提高杰的事,就說江北防務的事。皇上推翻了你江北四鎮的議案,可皇上所設防線,與江北四鎮的議案,能有多少差別?”
“還有最初廷推閣臣的時候,竟然違背祖制,讓誠意伯劉孔炤入閣。”
說著,王鐸又感慨道;“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啊。”
朱慈烺生于崇禎二年,不過才十六歲。
王鐸是天啟二年的進士,當官都當了二十多年。
他當然不會把十幾歲的娃娃當回事,哪怕這個娃娃是皇帝。
史可法嘆氣一聲,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不知道說些什么。思來想去,只好隨手拿起書案上的公文翻看起來。
“話也不能這么說。”高宏圖出來緩和了氣氛。
“我大明朝少年登基的天子多了,又有幾個是凡人吶。”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鐸仔細一想,的確如此。
正統朝,英宗是如何收拾的楊士奇。
正德朝,武宗是如何折騰的百官。
嘉靖朝,楊廷和是如何黯淡離場。
萬歷朝,張居正死后凄涼。
崇禎朝,閹黨覆滅后,先帝接著又將東林黨打壓。
例子太多,細想之下,王鐸又有些后怕。
高宏圖沒有注意王鐸的神情變化,他怕王鐸忍不住再議論君主,接著又岔開話題。
“高杰要朝廷先行撥付十萬兩軍餉,話口都留好了,以后肯定還會接著再要。”
“高杰的手里,究竟有多少兵馬?”
翻著公文紙張的史可法停下手中動作,“據高杰給馬士英的奏報,他說自己麾下有兵三萬,騾馬九千。”
高宏圖雖不是軍事型文官,但他知道,高杰手中絕不可能有三萬戰兵。
“三萬兵,高杰或許有。但三萬戰兵,怕是有登天之難。”
史可法點點頭,“根據陜西的軍報,賀人龍因屢屢抗命而伏法后,督師孫傳庭命高杰代掌賀人龍之軍務。”
“那時,高杰麾下,有秦兵一萬。”
“后孫督師進剿闖賊失利,繼而潼關戰敗,高杰雖僥幸逃脫,可其麾下兵馬折損過半。”
“如今,高杰麾下的秦兵,最多不過五千。”
“就算加上沿途收攏的潰兵以及裹挾的青壯,高杰手中的兵馬,也絕不足三萬之數。”
高宏圖頗為認同的點點頭。
古往今來,凡是軍隊人數,皆是往大了報。
三千報五千,五千報一萬,一萬報兩萬,十萬報五十萬。
如果高杰手里真的能拿出三萬人,不論戰兵、輔兵還是青壯,只要加起來夠三萬這個數字,高杰向外報的數目,絕對就會超過三萬。
而高杰只是報了三萬,那就說明,三萬這個數字,也是摻了極大的水分。
確定了高杰最多不過有五千秦兵,但高宏圖卻無論如何人都高興不起來,反而是異常失落。
“高杰不過五千秦兵,朝廷竟奈何不得,甚至還要反受其要挾。”
“遙想崇禎十五年,哪怕朝廷有了松錦之敗,仍能發兵十萬,戰于朱仙鎮。”
“崇禎十五年距今,不過兩年而已,何至于此啊。”
高宏圖沉沉的嘆了一口氣。
史可法低頭,繼續看著書案上的公文,繼續看著他早已經看完的這頁公文。
王鐸坐的的位置靠窗,聞言,默默的將頭轉向窗外,只見青天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