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天天按恥骨,頭暈頭痛去無蹤

癥狀:頭暈、頭痛。

偏方: 在恥骨骨面下緣尋找壓痛明顯處,用手指深按,每次均要求深按至骨面,以有脹痛感為宜。每天按摩次數以痛感減輕或消失為準。

頭昏、頭暈、頭重、頭痛是中老年人經常抱怨的一個問題。在這里,我教大家一個遵循中醫整體觀原則的“上病下取”偏方。

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恥骨上緣的中心處有一個穴位叫“曲骨穴”,越過曲骨穴,繼續往下方,在恥骨下緣處按壓,一般可以找到一個敏感的壓痛點,在此處進行按壓。按壓時,先用力一下一下深按,每次均要求深按至骨面,以按壓有脹痛感為宜,一般連按10下后,即可感到頭昏感減輕,頭腦清醒。反應敏感者一次即可使頭昏感消失,效果不佳者亦可增加按摩次數,或一天內進行多次。此法既可在病癥出現時治療使用,亦可作為一種預防保健方法,每天進行一次即可。不過,如用于預防保健,就不強調非要在恥骨處找敏感壓痛點了,只需要在恥骨處由上至下按壓即可,每次按摩5~10分鐘。

臨床上我使用這個方法收到過不少奇效。比如有位鄭老伯,他來看病時說近兩周每天早上會出現頭暈癥狀,一兩個小時后漸漸消失,但次日又再出現。我懷疑他可能有高血壓,讓他佩戴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監測血壓,果然發現血壓升高,而且集中在早上血壓最高,達150/95mmHg。鄭老伯又問我有沒有什么中醫的辦法。我就教了他這個恥骨按摩偏方讓他先試試,叮囑他一日至少進行三次,尤其是在清早起床前。兩周后復診時,他說頭暈癥狀已消失。讓他再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發現血壓竟也基本恢復正常。后來鄭老伯又每天堅持這個方法,至今已有兩年多了,頭暈再無發作,多次測量血壓,也處于正常范圍。

按摩恥骨,就能趕走煩人的頭暈頭痛

還有一位章伯伯,因為頭昏頭重感持續一個多月來住院治療。他頭暈的特點是,平躺時癥狀輕微,但站起、坐起及走路時,頭昏重感即明顯出現,做了多項檢查,但診斷還不是太清楚。來找我會診時,他已經吊了三天的活血化瘀擴血管的針液,但癥狀還沒有緩解。當時我剛學會這個方法,于是就在他恥骨下端處按壓,讓他配合我找到壓痛點,按壓數下后,讓他再起來試試,他說頭暈癥狀減輕了。再教他自行按摩恥骨,一日按摩三次以上,每次至少10下。次日他說頭昏頭重感全消,順利出院了。

理療恥骨這里還可以治療頭痛病。有一位黃大叔,我印象十分深刻。他來看病時說經常頭皮發緊、疼痛,西醫診斷是緊張性頭痛,來找我時他正是癥狀明顯的時候,當時我一眼就在他恥骨處看見皮膚上有一塊疤痕,按壓深處亦有疼痛感,黃大叔說這塊疤痕是曾經長了個膿皰,破潰后留下的。當時我就在這塊疤痕處扎了一根針,針刺下去,他馬上就說頭皮放松了,疼痛也突然消失無蹤,很是神奇。

這個方法從西醫原理上比較難解釋,但從中醫理論看來就很有根據。中醫臨床上治療某一個病的思維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局部治療和整體治療兩大類別。局部治療,就是我們常說的俗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如在治療頭昏頭暈病時,我曾講過按壓頸部枕骨后緣的治療方法,這可以說就是一種局部治療思維。而整體治療,就是“頭痛不醫頭,腳痛不醫腳”,即并不在疾病所在部位進行治療,而是在遠離病位處治療,比如這個理療恥骨對付頭昏頭痛就是此類。

對于很多簡單的病,或發生于年輕人身上的疾病,由于病機比較簡單,往往只采用局部治療即可達到良好效果,但是對于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局部治療往往并不理想,而更需要采用整體治療的思維和方法。在本書中,你會發現,很多方子都是屬于“整體治療”的思維。

中醫的整體治療有多種原則,其中“上病下取”就是一個。采用理療恥骨治療頭昏頭痛,其思維方式是將頭部和人體的軀干視為一個整體。頭部在最高位,在上,屬陽;恥骨這里,自然就是最低位,在下,屬陰。頭暈頭痛,在中醫看來,往往是陽氣上亢導致,所以要用恥骨處的陰氣來中和陽氣,從而達到陰陽平衡之效。另外,從經絡學說來看,恥骨這里有肝、腎經通過,而中老年人由于肝腎虧虛,頭暈頭痛往往由肝、腎經病變所導致,因此按摩恥骨這里,不僅有治療效果,還能調補肝腎,達到預防保健之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頭暈頭痛往往是心臟病、腦血管意外等重大疾病的癥狀,所以在使用此法時,需要注意明確疾病診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五寨县| 鄢陵县| 明星| 洛宁县| 吴堡县| 荆州市| 平湖市| 宿州市| 康马县| 宝兴县| 武定县| 花垣县| 六枝特区| 凤凰县| 苍山县| 大姚县| 沂源县| 全州县| 阜平县| 眉山市| 通许县| 泰和县| 上思县| 通化县| 兴和县| 肇庆市| 利辛县| 卓尼县| 田林县| 房山区| 遂宁市| 民丰县| 子长县| 安平县| 金寨县| 连城县| 龙南县| 平武县| 宁海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