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外門弟子的喧囂如同隔著一層厚重的毛玻璃,模糊而不真切。
勤務谷那片死寂的廣場被拋在身后,林風在韓鐵小心翼翼的攙扶下,回到了自己那間簡陋卻整潔的雜役小屋。
右肩胛骨碎裂的劇痛和強行截脈帶來的內腑震蕩,如同跗骨之蛆,時刻啃噬著他的神經。
宗門派發的療傷丹藥效果平平,遠不如他理想中基于藥理動力學模型優化的產物。
晉升的文書和一塊代表外門弟子身份的青銅腰牌很快送到了他手上,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枚記載著基礎功法《長春功》(引氣篇)和三個基礎法術——《引火訣》(火球術)、《凝水術》(小水球)、《御風訣》(輕身術)——的玉簡。
沒有慶賀,沒有師長的接見,甚至沒有分配新的住所。外門弟子數以千計,一個剛剛晉升、根基淺薄且“手段詭異”的丁下廢柴,顯然引不起太多關注,或者說,是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林風對此毫不在意。他需要時間,需要安靜,需要恢復,更需要…解析這個世界的核心力量——法術!
三天后,傷勢稍穩,林風便迫不及待地將神識沉入那枚記錄《引火訣》的玉簡。
玉簡內的信息涌入腦海:一段玄奧拗口的口訣,配合幾幅描繪著靈力在特定經脈中流轉路線的簡圖,最后是一段關于“存想火意,心隨意動”的模糊感悟。
典型的傳統修真傳承方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重感悟而輕原理。
林風皺眉。他嘗試著按照玉簡所述,調動丹田內那稀薄卻精純的液態靈力。
靈力沿著一條復雜的路線,艱難地流向右手指尖的少商穴。
然而,這條路線在他強大的內視感知下,顯得格外“粗糙”。
靈力流經某些狹窄的支脈時受到阻礙,在幾個交匯節點又形成不必要的渦流,更有多處明顯繞了遠路,白白消耗靈力。
當靈力終于抵達指尖時,林風按照法訣,觀想火焰,猛地激發!
“噗嗤…”
一小簇微弱的、橘黃色的火苗在他指尖跳躍了一下,隨即“?!钡匾宦曒p響,像被風吹滅的蠟燭般消失了。一股灼熱的刺痛感從指尖經脈傳來,帶著微弱的灼傷。
更糟糕的是,由于靈力流在幾個節點失控地輕微逸散,一股灼熱的氣息反沖回來,灼得他手臂經脈隱隱作痛,胸口一陣煩悶,差點引動內傷。
失敗了。而且效率低得可怕,靈力損耗超過七成,效果卻只有一點小火苗,還差點自焚。
林風看著指尖殘留的一點焦痕,眼神卻異常明亮。失敗是意料之中,但這次嘗試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數據!
“法術失敗原因分析:
1.靈力輸送路徑冗長且存在多處無效節點(節點A、C、F),造成靈力損耗(估算35%)。
2.靈力壓縮環節(節點G至指尖)結構不合理,壓縮效率低下,能量逸散嚴重(估算30%損耗)。
3.‘存想火意’環節對靈力性質轉化的引導作用模糊不清,轉化率低于預期(估算轉化效率不足40%)。
4.激發瞬間,靈力流在末梢節點H處發生紊亂沖擊,造成輕微反噬(經脈灼傷)。”
問題清晰了。傳統法術構型,充滿了經驗主義的冗余和低效!
林風沒有急于再次嘗試。他拖著傷體,走到小屋外的空地。撿起一根樹枝,以大地為紙,開始勾勒。
他摒棄了玉簡中那模糊的經脈路線圖。首先,他將整個“火球術”法術拆解為四個核心功能模塊:
1.靈力汲取與傳輸:從丹田調取靈力,穩定高效地輸送到法術構建核心區(掌心勞宮穴)。
2.靈力壓縮與能量轉化:在核心區對靈力進行高密度壓縮,并引導其轉化為火屬性靈力(熱能)。
3.形態塑形與穩定:將轉化后的高能火屬性靈力塑造成穩定球體,并維持其結構。
4.定向激發:解除核心區約束,將塑形完成的火球沿預定軌跡發射出去。
然后,他開始為每一個模塊設計最優的“靈力回路”。
樹枝在泥地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輕響。一條條代表靈力流動路徑的線條被精確勾勒出來,不再是模糊的經脈指示,而是變成了由點(靈力節點)、線(靈力通路)構成的復雜幾何拓撲結構。
他運用了流體力學中關于湍流和層流的原理,優化管道(經脈)的曲率和節點連接角度,減少渦流和阻力。
借鑒電路設計中的串并聯和阻抗匹配概念,調整不同路徑的“靈力通量”,確保能量傳輸效率最大化。
對于最關鍵的“壓縮與轉化”模塊,他設計了一個類似微型粒子加速器的多級壓縮回旋結構,并在核心節點嵌入了一個引導靈力粒子高頻震蕩碰撞的“諧振腔”模型,以此激發火屬性能量。
樹枝在地上蜿蜒游走,一個龐大、精密、充滿幾何美感和物理邏輯的法術模型漸漸成型。
它完全脫離了傳統法術的模糊描述,更像是一幅精密的工程藍圖。
林風全神貫注,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肩頭的傷痛似乎也被這純粹的思維活動暫時屏蔽。
模型的主體結構完成,林風的目光銳利地掃過整個拓撲圖。很快,他發現了問題。
“冗余回路:原版路徑中從節點B繞行至節點D的弧線路徑,功能與更短的B-C-D路徑完全重疊,無效路徑,刪除!”
“能量耗散點:節點E處的三叉交匯結構角度過大,易形成靈力渦流,能量損耗點,重新設計為Y型平滑過渡!”
“轉化瓶頸:原核心壓縮區(節點G)結構單一,壓縮效率上限低,改為三級漸進式錐形壓縮腔!”
“激發隱患:末端激發通道(節點H至指尖)過于狹窄,易造成能量堆積反沖,拓寬通道,增加泄壓分流回路!”
樹枝如同手術刀,果斷地在模型上劃掉冗余的線條,修改不合理的結構,增添新的優化路徑。
每一次修改,都讓整個法術模型的拓撲結構變得更加簡潔、高效、穩定。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全新的、散發著理性光輝的“火球術”法術模型,清晰地烙印在泥地上,也烙印在林風的腦海深處。
它比玉簡中的原始版本精簡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核心回路,關鍵節點的設計更是天差地別。
林風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激動和肩胛骨傳來的刺痛。他緩緩伸出唯一完好的左手,掌心向上,五指微曲。
這一次,他沒有去“存想火意”,而是將全部心神沉入丹田,精準地調動起一股液態靈力。
靈力如同被精密的泵機驅動,沿著他剛剛設計好的最優拓撲路徑,高速、穩定、毫無滯澀地流過被優化的節點和通道。
靈力流經被修改的三級錐形壓縮腔(勞宮穴區域)時,在林風強大的精神力引導下,被層層壓縮、加速,并在核心的“諧振腔”節點發生高頻震蕩碰撞!
一種灼熱、狂暴的能量屬性被高效地激發、轉化出來!
嗡…
掌心勞宮穴位置,空氣微微扭曲。一點赤紅的光芒驟然亮起,隨即迅速凝聚、膨脹!
沒有失控的逸散,沒有狂暴的波動。一顆拳頭大小、通體渾圓、如同最純凈紅寶石般的火球,穩定地懸浮在林風的掌心之上!
火球的核心是深邃的赤紅,邊緣跳躍著金黃色的焰芒,散發出穩定而熾熱的高溫,將林風蒼白染血的臉龐映照得一片通明。
它安靜地燃燒著,充滿了內斂而恐怖的力量感,與之前那簇微弱、失控的小火苗判若云泥!
成功了!基于科學模型優化后的“火球術1.0”!
林風感受著掌心那團穩定燃燒的火焰,一種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油然而生。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火球內部高度壓縮的火屬性靈力粒子有序的運動,感受到那完美的球形結構帶來的穩定性。
靈力消耗…不到之前嘗試的三分之一!威力…遠超那簇小火苗!
就在這時,一個帶著濃濃驚疑和嚴厲的聲音在他身后突兀響起:
“林風!你在做什么?你改動了我昨日傳授的《引火訣》?!”
林風指尖微動,掌心那團赤紅的火球如同被無形的力量掐滅,瞬間消失,只留下一縷淡淡的白煙和空氣中殘留的灼熱氣息。
他緩緩轉過身。不遠處,站著一位身穿外門執事袍服的中年男子,正是昨日在傳法堂負責講解《引火訣》的周姓導師。
周導師此刻眉頭緊鎖,目光掠過林風剛剛熄滅火焰的左手,又驚疑不定地掃過地上那幅龐大而陌生的幾何圖——雖然大部分線條被林風用腳抹去了關鍵部分,但那迥異于任何已知法術圖譜的精密結構,依舊留下了震撼的痕跡。
林風對上導師審視的目光,臉上沒有絲毫驚慌。他微微躬身,行了一個弟子禮,聲音清晰而穩定:
“回周師,弟子不敢妄動宗門傳承。只是依照玉簡修煉時,發現有幾處靈力回路似乎…稍顯冗余,運轉之時頗多滯礙與損耗?!?
“弟子愚鈍,嘗試著…刪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路徑,以期靈力運轉更為順暢一些?!?
刪除?不必要的路徑?
周導師的瞳孔猛地一縮,看著眼前這個臉色蒼白、肩膀還帶著明顯傷勢的新晉外門弟子,一股荒謬絕倫的感覺瞬間攫住了他。
地上的殘圖,弟子平靜的話語,還有那顛覆常理的火球…這一切都在沖擊著他數十年來的認知。
空氣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