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蘇知意開課與新政
- 神醫農女:我靠種田富甲天下
- 迷失神經貓
- 2127字
- 2025-07-16 20:52:30
知意學堂落成的第三日迎來了正式開學的日子。這一天比村里任何盛會都隆重。
所有的學生家長都起了大早,為即將入學的娃兒換上了體面的衣裳。
“狗蛋!我跟你說!進了學堂就要聽先生的話!先生讓你往東,你不能往西!要讓我知道你在學堂里淘氣,回來我打斷你的腿!”一個平日最疼愛兒子的壯漢,此刻板著臉對七歲的兒子說道。
“妮兒!”一個婦人撫平女兒衣角的褶皺用期盼的語氣說道,“咱們家祖輩都是睜眼瞎,能不能出一個識字的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你可要給娘爭口氣啊!”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被這莊重而希望的氣氛感染,一個個挺直了胸膛,臉上是緊張又興奮的表情。
當開學的鐘聲敲響,孩子們被按年齡領進蒙學堂和進學堂時,許多送行的家長都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進學堂,丙字班。
這里坐著二十多個八歲到十二歲的孩子。
他們面前是嶄新的課桌和筆墨紙硯,眼中充滿了對未知的好奇。
一些好奇的家長和工匠比如栓子和木風則扒在窗外,伸長脖子想看看神女的第一堂課會講些什么。
“咚咚。”
蘇知意手持戒尺走上講臺。
她今日換上了一身月白色長裙往那里一站,身上東家的威嚴便悄然斂去,儼然有一種屬于先生的溫和與威嚴。
“從今天起,你們便是我蘇知意的學生。”她看著臺下清澈的眼睛開口,“在我這里沒有東家只有先生。你們可以稱我為蘇先生。”
“蘇先生好!”孩子們齊聲喊道。
“好。”蘇知意點了點頭,“今天第一堂課,我們不學《三字經》,也不學《千字文》。我們先來算一筆賬。”
她轉過身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一道題目。
“我問你們咱們村的王三師傅燒一窯青磚,需要三個人、寶土五十斤和柴火二百斤。這一窯磚最后賣了三十兩紋銀。那么,我們是賺了還是賠了?”
這個問題一出,臺下的孩子們面面相覷。
窗外旁聽的村民們也抓耳撓腮算不明白。
“賺了吧?”一個孩子不確定地舉手。
“那賺了多少?賠了,又賠了多少?”蘇知意追問。
全場寂靜。
蘇知意笑了。
“我知道大家算不出來。因為你們腦子里只有一、二、三、四這些數,卻沒有加、減、乘、除這些算法!”
“今天!”她的聲音變高昂,“我便要教你們一種全新的算術之法!有了它,別說一窯磚,就是咱們整個知意村一年到頭的收支,你們也能算得清清楚楚!”
隨即,她在黑板上寫下了一串符號——
0, 1, 2, 3, 4, 5, 6, 7, 8, 9
“這是……”
“此為阿拉伯神數!”蘇知意給這套數學體系冠上一個名號,“它只有十個字,卻能代表天地間所有的數!”
緊接著,她用淺顯的語言和實際的例子,開始講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法則。
“寶土一斤十文,五十斤便是五百文。柴火一斤一文,二百斤便是二百文。一個工人一天工錢三十文,三個人便是九十文。這三樣是咱們的成本,所以要用加法把它們加在一起,總計七百九十文……”
“一兩銀子等于一千文,三十兩便是三萬文!這是咱們的收入。用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便是咱們的利潤!”
一番講解條理清晰,邏輯分明。
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
窗外的陳望先生看得渾身劇震,他死死盯著黑板上的阿拉伯數字和運算符號,嘴唇哆嗦著喃喃自語:“神法!這才是真正的算術神法啊!老夫窮盡半生所學竟不如東家這寥寥數筆!!”
講完算術,蘇知意又領著孩子們來到格物堂。
“蘇先生!那真的是骨頭嗎?”一個膽大的孩子指著骨骼模型好奇地問道。
“沒錯。”蘇知意走到模型前說道,“今天第二堂課便是要搞明白我們自己!”
她讓村里力氣最大的孩子鐵牛去搬一塊百斤重的大石頭。
鐵牛憋得滿臉通紅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只能讓石頭微微晃動。
隨即,蘇知意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墊了一塊小石頭作支點。她將木棍一頭插進大石頭底部,然后用手輕輕壓下木棍的另一頭。
在所有人注視下,那塊鐵牛都搬不動的大石頭竟被她輕易地撬了起來!
“這是仙法!一定是仙法!”孩子們驚呼。
“不。”蘇知意搖了搖頭,“這就是我說的格物的道理。這叫杠桿。”
“只要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支點,再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棍子,”她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甚至能將咱們腳下這座知意居撬動起來!”
開學第一天,在孩子們受到沖擊和震撼的心情中結束了。
當晚,蘇知意再次將所有村民召集到廣場。
“鄉親們!”她看著臺下激動和期盼的臉龐,“你們今天都看到了知識就是力量!它能讓我們算清賬本,也能讓我們用一根木棍去撬動巨石!”
“我知道大家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到更多本事。但是先生的精力有限,學堂的資源也有限。”
“所以!”她話鋒一轉,拋出了她醞釀已久的全新新政!”
“我宣布從今天起咱們合作社的工分,除了能換油鹽布匹之外還能換一種更寶貴的東西——學分!”
“基礎的啟蒙課是所有孩子都能免費上的!但若是你們想讓孩子學到更深奧的算術,參加我親自教導的格物小灶課,甚至想得到更好的毛筆、更白的紙張……那就需要用你們的學分來換!”
“我把話放這兒!”她的聲音充滿了煽動力!
“你們在工地上多流一滴汗!你們在作坊里多出一份力!”
“你們的孩子就能在學堂里多認一個字,多學一個道理!”
“你們的前途和你們孩子的未來,從今天起就綁在了一起!”
這番話如烈火點燃了所有村民心中的奮斗激情。
“他娘的!”一個漢子握拳,眼睛都紅了,“老子明天開始一天干十個時辰!不為別的!就為了給俺家小子換上一堂蘇先生的格物小灶課!”
“姐妹們!聽到了嗎!”柳嫂對著加工坊的婦人們喊道,“咱們手里的活計可關系著娃兒們的前程呢!以后誰敢偷懶耍滑,我柳翠花第一個不答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