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父子對話
- 三國:七星照我舊征袍
- 寒玉孤鴻
- 2291字
- 2025-06-18 23:53:47
翌日清晨,天色微明,一列輕車簡從的車隊,便悄然駛出了兗州治所的東門。
車隊之中,并無旌旗招展,亦無甲士如云,唯有數輛樸素的青布馬車,以及數十名身著便服的護衛。
為首的一輛馬車之內,端坐著的,正是微服簡行的曹操,以及他的長子曹昂。
典韋則騎著一匹神駿的黑馬,如影隨形般緊隨在馬車之側,那對烏黑的雙鐵戟,便橫置于馬鞍之上,在晨曦中泛著冷冽的寒光。
自重生以來,曹操的神經幾乎時刻都緊繃著。
要應對內部的暗流洶涌,要整肅軍紀提振士氣,要謀劃奉迎天子這等關乎天下大局之舉,更要時刻提防著來自呂布、袁紹等外部強敵的威脅,容不得絲毫的懈怠與差錯。
此刻,能暫時拋開許都那些繁雜的軍政要務,踏上這前往陽翟的尋賢之路,曹操的心情,竟是出乎意料地感到了一絲久違的輕松。
馬車緩緩行駛在鄉間的土路之上,車輪碾過,發出“咕嚕咕?!钡穆曧憽?
車窗之外,是秋日那略顯蕭瑟卻依舊生機勃勃的田野風光。
金黃的稻浪隨風起伏,偶有三五成群的農人,荷鋤而作,見到車隊過來,便會好奇地駐足張望,眼神中帶著對未知來客的些許戒備。
曹操掀開車簾,望著窗外這片他曾為之浴血奮戰的土地,心中感慨萬千。
“昂兒?!?
他忽然開口,打破了車廂內的沉默,目光轉向身旁正襟危坐的曹昂,“你看這窗外景致,有何感想?”
曹昂聞言,亦是順著父親的目光望向窗外,他沉吟片刻方才答道:“回稟父親,孩兒所見,乃是戰亂之后的些許平靜?!?
“田地尚有荒蕪,百姓辛勤耕作,可見民心思定,若能早日掃平群雄,結束這亂世,使天下百姓皆能安居樂業,當是我輩之最大功績。”
曹操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點了點頭道:“你能有此見識,為父甚慰,欲成此等匡扶天下之大業,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也,必須廣納賢才,眾志成城,方可有所成就?!?
他話鋒一轉,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似是隨意地問道:“昂兒,你隨為父也有些時日了,亦曾見過不少文武之士?!?
“在你看來,何為‘才’?何為‘賢’?我等欲成大業,究竟當用何樣之人,方為上策?”
曹昂聞言,神色一肅,謹慎地答道:
“父親,孩兒以為,所謂‘才’者,乃指其人擁有過人之處,或勇冠三軍,如典韋將軍這般,能于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首級?!?
“足智多謀,如荀令君、程司馬這般,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或精通政務,如毛玠、滿寵先生這般,能治理地方,安撫百姓,此皆為‘才’之體現。”
“而所謂‘賢’者?!?
曹昂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理想主義,“不僅需有才干,更需有德行,其人當忠于君上,體恤百姓,品行端正,不貪圖私利,不結黨營私?!?
“若有才無德,則其才愈高,其害愈大,如那董卓、李傕、郭汜之流,雖也曾手握重兵,權傾一時,卻因倒行逆施,禍國殃民,最終落得身死名裂之下場?!?
“故,孩兒以為,我等欲成大事,當首重其‘德’,其次方為其‘才’,當用那些德才兼備之人,方能確?;鶚I穩固,長治久安?!?
曹操靜靜地聽著曹昂的回答,臉上神情并無太大變化,只是那雙眸子之中閃過一絲復雜光芒。
昂兒所言,自然是正理,亦是儒家教化之下,士人普遍認同的用人標準。
前世,他自己也曾一度標榜“唯才是舉”,然在實際操作之中,卻也難免會受到“德行”的束縛。
錯失了一些有才華但品行略有瑕疵之人,亦或是因為某些所謂的“德行”問題,而與荀彧產生難以彌合的裂痕。
這一世,他重生歸來,對“人才”與“用人之道”有了些全新的感悟。
他微微頷首,對曹昂說道:“昂兒所言,確有道理,德才兼備,自然是我等用人之最高標準,然,你可知,這世間,真正能做到德才兼備、完美無瑕之人,又有幾許?”
曹昂聞言,微微一愣,低頭思索片刻,有些遲疑地答道:“父親說的是,此等完人,確是……鳳毛麟角。”
“不錯。”曹操的語氣變得更加深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若我等一味追求所謂的‘完人’,只怕會錯失天下太多的英雄豪杰,你要知道,有些人,或許在某些方面,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瑕疵,或性情古怪,或行為不羈,或品行之上,略有爭議?!?
“但只要其才華卓著,能為我所用,能為我等大業添磚加瓦,便不應因其些許瑕疵,而將其拒之門外?!?
曹操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車廂,望向了那遙遠的潁川之地。
他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引導:“譬如,有一人,其智謀足以經天緯地,其眼光足以洞察先機,然其人卻嗜酒如命,放浪形骸,不拘小節,甚至有些玩世不恭,視禮法如無物?!?
“昂兒,似這等人,你以為,當用,還是不當用?”
曹昂聞言,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他自幼飽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對于曹操所描述的這種“有才無德”之人,本能地便有些排斥。
但他亦非迂腐之人,更深知父親用兵行事,向來不拘一格,唯才是舉。
他猶豫了片刻,方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親,孩兒以為,若此人真有經天緯地之才,且其‘不德’之處,尚不至于危及我等大業之根本,或敗壞軍紀民風,則或可酌情錄用?!?
“但需嚴加管束,揚其長,避其短,使其才華為我所用,而不為其劣行所累。”
曹操聽完曹昂這番話,眼中露出一絲贊許的笑容,昂兒能有此見識,已屬不易。
“你能如此想,便已不錯了?!?
曹操微微頷首,語氣溫和地說道,“為父告訴你,這世間,真正重要的,并非是一個人是否完美無瑕,而是他是否能為我所用,是否能在我需要他的時候,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所謂用人之道,便如那良醫治病一般,高明之醫者,不僅能識得各種藥材之藥性,更能根據病人之病情,將不同藥性之藥材,巧妙搭配,或以毒攻毒,以溫補調和,最終達到治病救人之目的?!?
“而庸醫,則往往只知墨守成規,拘泥于藥方,不知變通,最終只能是藥不對癥,貽誤病情。”曹操這番話,說得是語重心長。
馬車繼續緩緩前行,父子二人的對話,也漸漸從沉重的軍國大事,轉向了一些沿途的風土人情,以及曹操年少時的一些趣聞軼事。
車廂內的氣氛,也隨之變得輕松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