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鳳陽花鼓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105字
- 2025-06-17 11:19:23
這頓飯吃得并不久,朱元璋興致平平,勉強(qiáng)吃下一屜包子,一碗胡辣湯。
朱小寶還是頭一回喝胡辣湯。
只見湯汁濃稠,佐以海帶絲、雞蛋、粉絲,滋味鮮美異常。
傍晚時分,路上仍有不少披著蓑衣、撐著油紙傘的行人。
彼時徽州府吏治清明,官府在緝拿盜賊一事上頗為用心。
鳳陽作為龍興之地,治安更是井然有序,即便夜行路上,也無需擔(dān)心遇劫。
朱小寶跟著老爺子,朝信國公府邸走去。
行至半途,一處酒樓人聲鼎沸,外頭圍了許多男女老少。
朱元璋負(fù)手而立,停下腳步,向外圍一名小姑娘問道。
“閨女,里頭在鬧啥?”
雖說老朱此行專為探望湯和,但仍心系百姓,見這般多人聚集,卻不見官吏維持秩序,難免擔(dān)心生亂。
那姑娘將朱元璋打量了一番,笑道。
“老爺子像是外地人?”
“不對呀!您一口鳳陽官話,怎會不知這里頭的熱鬧?”
朱小寶亦擔(dān)心鳳陽府官吏失職。
如此多人扎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釀成事端。
姑娘掩嘴輕笑道。
“能有啥大事?不過是大伙兒晚上出來湊個趣罷了!您爺孫倆竟不知?”
“咱鳳陽府最近興起一種花鼓,有老藝人邊擊鼓邊唱曲兒,專給圣上歌功頌德,大伙兒都叫它‘鳳陽花鼓’,就為紀(jì)念咱鳳陽走出去的皇帝老爺子!”
說起皇帝,姑娘眼中滿是敬畏之色。
朱元璋懸著的心頓時落地,會心一笑,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這可是近來少有的讓他開懷的事兒。
朱小寶追問道。
“哦?看來圣上在你們心中威望頗高?”
姑娘理所當(dāng)然道。
“小哥怕是久未回鳳陽了吧?您可知道,十年前的鳳陽破敗成啥樣?”
“想當(dāng)年,好多人連飯都吃不飽,酸腐先生們都說咱鳳陽沒出息,可圣上老爺子了不得啊!”
“洪武二十年起,征調(diào)官吏整治淮河淤泥,又下旨準(zhǔn)許兩河百姓下河捕魚,鳳陽眨眼間成了魚米之鄉(xiāng)!”
“這還沒完呢!”
“去年又給咱鳳陽修路,路通了,驛站也便利了,咱這兒的魚蝦能大批往外運(yùn),還有好多文人雅士來游玩。”
“官府順著勢頭,打造了好些個‘皇家景點(diǎn)’,每處都講圣上的故事,好多書生爭著來鳳陽看!”
“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過越敞亮!誰提到圣上不豎大拇指?都說他是千古難遇的好皇帝!”
聽著姑娘發(fā)自肺腑的夸贊,老爺子樂得合不攏嘴,這可比任何史書中的贊譽(yù)都要珍貴萬分。
朱小寶見老爺子高興,決定再添把火。
“要是有家伙在背后說圣上壞話咋辦?”
朱元璋默默瞥了朱小寶一眼,雖未作聲,卻顯然期待著姑娘的回答。
這可是百姓對他最真實(shí)的評判。
姑娘臉色一沉,呵斥道。
“你這小子咋說話呢!”
“圣上殺的是貪官污吏!那些嚼舌根的酸秀才,凈會妖言惑眾,壞得流膿!”
“圣上好不好,哪輪得到他們瞎評斷?咱日子過得安穩(wěn),不挨餓、不打仗,在咱心里,圣上比那些只會搖頭晃腦的書呆子強(qiáng)一萬倍!”
朱元璋忽然負(fù)手大笑。
“這‘壞得流膿’說得痛快!咱皇帝才不圖啥青史留名呢!”
說罷,朱元璋負(fù)手向前走去。
朱小寶咧嘴一笑,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遞給姑娘。
“我爺爺高興,你拿著買茶喝。”
姑娘攥著錢,愣了半晌,待回過神想退錢時,爺孫倆的身影已消失在雨幕之中。
她撓了撓頭,甜甜一笑。
“這些貴人,出手可真闊綽!”
朱小寶追上朱元璋,趕忙撐開油紙傘,氣喘吁吁道。
“老爺子走這么急作甚?下著雨呢,仔細(xì)著涼!”
朱元璋咧嘴笑道。
“不妨事,雨淋著痛快!”
朱小寶心里清楚,老爺子的“痛快”哪里是因?yàn)橛辏Q起大拇指。
“爺爺,您真是英雄!”
朱元璋笑意更濃。
“這女娃沒騙咱,鳳陽能有今日,離不開各地官吏的幫襯,咱心里透亮。”
朱小寶搖頭道。
“可不是嘛!要不是您政策定得好,鳳陽能從窮溝溝變成魚米之鄉(xiāng)?”
朱元璋并未謙虛,負(fù)手正色道。
“治理國家就得對得起老百姓!”
“咱不怕被人罵,但不能做虧心事,只要老百姓說咱好,政策就錯不了!”
朱小寶道。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
朱元璋眼眸一亮。
“這話在理!”
他贊許地看了眼朱小寶。
“咱不圖他們現(xiàn)在夸咱,只盼著以后他們能記得咱的好。”
“你小子,往后也要記得造福百姓吶!”
朱小寶篤定點(diǎn)頭。
“爺爺放心,孫兒定不負(fù)您所望!”
朱元璋頷首示意。
前方不遠(yuǎn)處便是湯和府邸,府外停著幾匹高頭大馬和軟轎,想來是鳳陽官場的官吏前來探望。
朱小寶攙扶著老爺子走進(jìn)府中。
湯和的長子湯鼎、次子湯輒、少子湯醴,分別從東南、西北、京城等地趕回,此刻正在屋內(nèi)侍奉父親。
府外圍了不少身著官袍的官吏,屋內(nèi)不時有人進(jìn)出,個個搖頭嘆息,面露哀戚。
長子湯鼎往來迎送賓客,禮儀周全。
待送走一批官吏,湯鼎忽然發(fā)現(xiàn)人群外的朱元璋和朱小寶,頓時大驚,想開口招呼卻被老爺子眼神制止。
湯鼎心領(lǐng)神會,緩步上前,恭謹(jǐn)?shù)馈?
“您老來了!我爹病得厲害,實(shí)在沒法起身迎接,您多擔(dān)待。”
說著,他看了眼朱小寶,微微頷首。
湯鼎心里跟明鏡似的,這年輕人準(zhǔn)是皇長孫!
想當(dāng)年自己剿匪吃了敗仗,要不是人家替自己說話,自己早蹲大牢了!
這會兒見著面,他眼里心里滿是感激。
“進(jìn)去說吧。”
朱元璋道。
湯鼎連聲說著“您老這邊請”,一路小步快走在前頭。
房門緊閉,外頭的官吏面面相覷,不知這神秘來客是何方大人物,竟能單獨(dú)拜見老國公。
進(jìn)屋后,朱小寶才看見,寬敞的屋內(nèi)站滿了人。
湯和的幾位姬妾,三個兒子,六名兒媳,還有三個孫子,八個孫女,皆恭恭敬敬地立在病床前。
湯和這輩子,無論是功業(yè)還是家庭,都堪稱圓滿。
此時,湯和渾濁的雙眼忽然泛起光亮,精神也似乎好了些許。
他忙不迭在兩個孫子的攙扶下,掙扎著起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