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不買大明的東西,那大明的兵馬是吃素的嗎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90字
- 2025-07-16 11:20:15
李文忠一聽這話,頓時眼睛發(fā)亮。
“前幾天有匠人鼓搗出了水力紡紗機(jī),靠水力驅(qū)動,效率跟你改良的紡紗機(jī)差不多,還能解放人手。”
“南方水多,要是推廣開,織布效率能再翻番!咱想把工業(yè)園擴(kuò)到護(hù)城河邊上。”
“水力紡紗機(jī)?”
陳安心里一動。
勞動人民果然是聰明??!
自己只是搭了個臺子,匠人們就開始折騰新花樣了。
有了水力紡紗機(jī),工業(yè)革命的小火苗是不是就要燒起來了?
“行,缺銀子缺人缺糧食你就說,咱江寧縣眼下就盯著工業(yè)園搞。”
朱元璋卻皺起了眉。
“紡紗機(jī)效率本來就高,再加水力的,每天產(chǎn)那么多棉布,賣給誰去?”
“賣給老百姓啊,現(xiàn)在棉布有多貴,您又不是不知道?!?
陳安脫口而出。
朱元璋追問。
“那國內(nèi)百姓需求被滿足了呢?”
“那就出口唄,朝鮮、倭國、西域,連蒙古人都能賣,棉布可比羊皮舒服多了?!?
陳安答道。
朱元璋又問。
“人家憑什么買咱的?”
“咱大明鐵騎是吃素的?!”
陳安直接說道。
朱元璋一聽,愣了。
對啊!
自己怎么還想著要跟人家公平買賣了?
是刀不夠快?
還是馬不夠壯?
果然年輕人有沖勁,自己雖然不服老,到底是上了年紀(jì)。
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鎮(zhèn)的秦壁村。
戚云從鎮(zhèn)上買了酒肉和棉布往家走。
他家不算富裕,但妻子方妙靈賢惠,三個孩子乖巧,現(xiàn)在天下太平年年豐收,日子過得也算是有滋有味。
鄰居見他一路傻笑,便問他。
“小云,你這是撿著金錠子了?”
他靦腆笑道。
“過兩天中秋,買些吃的給孩子高興高興?!?
等他回到家,方妙靈在院子里忙活,看見他擦了擦汗,笑出倆酒窩,三個孩子撲上來抱腿。
戚云覺得這輩子值了。
可就在這時,官道上跑來個騎馬的百戶,指著村口的大槐樹罵罵咧咧。
“可算到了,累死老子了!”
隨從問他。
“大人現(xiàn)在當(dāng)了百戶,有田有地有軍戶,啥樣的姑娘沒有,為啥非要跑這么遠(yuǎn)找方妙靈?”
百戶瞪他一眼。
“你懂個屁!”
“這女人本該是我姜家的,跟我哥自小定了親,我哥早死了,按規(guī)矩該嫁給我,誰知我參軍回來,她居然嫁給了別人!”
“兄死弟及是本地風(fēng)俗,她生是我姜家的人,死是我姜家的鬼,敢不守婦道,我能放過她?!”
“不帶她回去,鄉(xiāng)親們還不戳我脊梁骨?!”
隨從都是本地人,知道這風(fēng)俗,便不再多問,跟著百戶進(jìn)了村。
山西地界的老百戶姜易云,祖上也是喝西北風(fēng)長大的苦哈哈。
十幾年前徐達(dá)帶著北伐軍在山西跟元朝王保保死磕時,他揣著半塊干餅子就投了明軍。
誰能想這糙漢子不僅從尸山血海里爬了出來,還靠著軍功混了個八品百戶當(dāng)。
要知道洪武年間的武將可比文官金貴,雖說這官兒只管著百來戶軍戶,連縣官都沒資格管他。
但真要遇上鄰里吵架這類雞毛蒜皮的事兒,還得乖乖去縣衙掰扯。
他帶著倆人進(jìn)了村,就跟禿子頭上的虱子似的扎眼。
畢竟這窮鄉(xiāng)僻壤的,飛只麻雀都能驚動全村人。
他大手一揮,讓跟班去打聽方妙靈家,轉(zhuǎn)眼就踹開了人家小院門。
院里正忙活的戚云瞅見穿官服的人闖進(jìn)來,嚇得趕緊作揖。
“大老爺光臨寒舍,不知有何吩咐?”
姜易云斜眼瞟了瞟旁邊哆嗦的方妙靈,甩出一句石破天驚的話。
“俺來接俺家媳婦回家?!?
戚云當(dāng)場懵圈。
“大老爺您可別開玩笑了,這是俺婆娘,跟您八竿子打不著啊!”
誰料姜易云手指一戳方妙靈。
“她就是!”
“當(dāng)年她跟俺哥定了親,可惜俺哥走得早,俺又常年在軍營里摸爬滾打,她就偷偷跟你過了日子?!?
“如今俺衣錦還鄉(xiāng),她理當(dāng)跟俺回去,要是識相就乖乖跟俺走,不然按規(guī)矩,她這有婚約還改嫁的,得浸豬籠!”
方妙靈一聽這話,突然想起這壯漢是誰了,梗著脖子反駁道。
“你哥都走了十多年了,難不成要俺守一輩子活寡?”
戚云也回過神來,可瞅見對方官服加身還帶著跟班,只能賠著笑臉打圓場。
“大老爺,她是跟您哥有婚約,又不是跟您,您這突然上門搶人,也不合道理呀!”
姜易云哪兒聽得進(jìn)去,嘴里嚷嚷著。
“兄死弟及,她本就該嫁俺!”
說罷,伸手就去抓方妙靈。
戚云抄起棍子想拼命,卻被倆跟班按在地上動彈不得。
眼瞅著媳婦要被搶走,誰料小院外突然圍滿了怒目而視的村民。
姜易云心里咯噔一下,知道硬搶肯定沒好果子吃,只能撂下狠話。
“今兒算你們狠,這事沒完,等著吃牢飯吧!”
說完,他推開人群,灰溜溜地跑了。
江寧縣。
陳安收到了應(yīng)天府的戰(zhàn)書。
后日中秋前,在秦淮河畔文斗,雙方互相出題,解答出來算贏,出題范圍由對方指定,還得有正確答案。
陳安知道對手不是紈绔,是酸秀才們,自己的優(yōu)勢是跨世紀(jì)的見識。
酸秀才們指定考《四書五經(jīng)》,陳安卻指定了三道題。
射、御、數(shù)。
孔老夫子推崇的六藝?yán)?,禮樂書他不占優(yōu)勢,但射箭、駕車和算術(shù),他能把酸秀才們按在地上摩擦!
眨眼就到了八月十四,應(yīng)天府的中秋注定不尋常。
秦淮河兩岸為了選花魁早就鬧得沸沸揚(yáng)揚(yáng),外地來的看客把街道擠得跟沙丁魚罐頭似的。
可要說最熱鬧的,還得是應(yīng)天府和江寧縣的文斗。
這場意外比試,人氣比選花魁還高!
天剛蒙蒙亮,朱雄英就跟踩了彈簧似的把陳安給搖醒了。
這小子昨晚上撒潑打滾,總算求著陳安讓他代表江寧縣出戰(zhàn)。
陳安無奈地啃著包子,瞅著這興奮得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的朱雄英,只好帶著他往縣衙走。
馬皇后和小娥她們也湊起了熱鬧,只不過女眷們自有去處,跟陳安兵分兩路。
等陳安帶著朱雄英來到秦準(zhǔn)河北岸,直接被人山人海的場面驚掉了下巴。
里三層外三層的人,把石橋和小廣場圍得水泄不通。
好在縣令有特權(quán),倆人溜達(dá)到旁邊酒樓二樓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