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馬皇后出宮到江寧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143字
- 2025-06-25 11:20:31
陳安盤算著,一來自己沒把握治好馬皇后的病,二來路上萬一出事后果嚴重。
他決定今晚先做個血壓計,明天回應天府,再去朱雄英寢宮看看。
“那我現在做什么?”
朱雄英期待地問。
“好好讀書,別亂跑,我安排好縣里的事,明天就走。”
“還得去學堂請假呢。”
“先去上課,放學再請假,晚上我檢查功課。”
朱雄英只好認命,陳安暗自得意。
這小家伙,還想耍花樣。
下執后,陳安安排好事務,回到書房琢磨做簡易血壓計。
現代醫學里,血壓原理是用手指按壓脈搏,壓力大到一定程度脈搏消失,此時的壓力就是收縮壓。
雖然條件有限,數據可能不準,但只要能測出馬皇后是不是高血壓就行。
他列出刻度計、水銀、皮帶、皮管等材料,讓姚廣孝去倉庫取。
材料拿來后,他在小木板上刻好數據,放進裝水銀的琉璃瓶,連接皮管,用豬肚當作充氣的密封袋,一個簡陋的血壓計就做好了。
但這東西有沒有用,陳安自己也拿不準。
他想了想,轉頭對在一旁觀察了許久的姚廣孝說。
“大師,還得勞煩您去把我那個不成器的弟子叫來。”
姚廣孝看著這個從未見過的物件,覺得十分新奇。
“大人是想讓他試試這玩意兒?”
陳安點頭。
沒想到姚廣孝主動道。
“不如讓貧僧先試一下?”
陳安明白姚廣孝這是出于謹慎,畢竟這新東西要是讓皇長孫出了岔子,后果可不堪設想,他便沒有拒絕。
“那大師坐下吧。”
等姚廣孝坐好,陳安又道。
“把胳膊給我。”
陳安擼起姚廣孝地衣袖,先在他手腕處拍了拍,然后綁上了工具中的皮帶子。
姚廣孝看著覺得玄乎,便試探著問。
“大人,這是何物啊?”
陳安琢磨完怎么用簡單的話解釋血壓的問題后,便說。
“這是醫學用具。”
“人體內的血液在血管里流動,流動速度和壓力有關,這東西就是用來測血管壓力的。”
雖說陳安已經解釋得夠直白了,但姚廣孝還是聽得五迷三瞪的。
見陳安操作得十分認真,他也不好意思再問。
陳安知道姚廣孝沒明白,便又補充道。
“就是用來檢查健康的,沒別的用處。”
姚廣孝這才放下心來,低頭看著計量表里上升的水銀柱問。
“老爺,我可健康?”
陳安仔細看著水銀柱的數值,見誤差不大,便答道。
“沒問題,大師您身體很健康。”
姚廣孝很是高興,笑著道謝。
陳安拆下皮帶子,又說。
“那麻煩大師將雄英叫來,也給他測測。”
姚廣孝這會兒沒了疑慮,連忙去叫朱雄英。
很快,小娥就牽著朱雄英過來了。
朱雄英見到那儀器,趕緊跑過來問陳安。
“師父,這是啥東西啊?我咋從沒見過?”
他瞪大眼睛打量著,剛想伸手去摸,就被陳安毫不留情地拍了回去。
“趕緊坐好,讓為師給你測測。”
見陳安表情嚴肅,朱雄英也不敢再嬉皮笑臉,乖乖的坐了下來。
小娥和姚廣孝則站在他身后。
陳安動作麻利地開始測量,朱雄英則好奇地左看右看。
陳安看著他探頭探腦的樣子,忍不住笑道。
“怎么?還擔心為師害你不成?”
“我可是看你最近頭暈眼花才特意給你做的這玩意兒,這就是給你檢查身體用的。”
朱雄英聽了,連忙道謝。
因為朱雄英年紀還小,所以水銀柱上升的高度比姚廣孝的稍微低些。
這也說明朱雄英身體正常,并沒有高血壓。
陳安這下就更覺得奇怪了,于是他看了小娥一眼,提議道。
“小娥,你也過來試試吧。”
小娥聽了,就照著朱雄英剛才的樣子,任由陳安操作。
最后測出來的數值,也在女性的正常范圍。
朱雄英見陳安眉頭緊鎖,緊張問道。
“師父,您咋這表情啊?我難不成是得了啥罕見病?”
陳安沒好氣道。
“別胡說八道,你健康著呢!我是在想,你頭暈眼花既然不是血壓的問題,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朱雄英這才松了口氣,嘟囔道。
“你這么嚴肅,我還以為自己是得了什么絕癥呢!”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你一天到晚調皮搗蛋,肯定活得比誰都長。”
說完,陳安又陷入了沉思。
既然朱雄英本身沒有高血壓的毛病,那就很可能是人為的。
看來,這應天府是非去不可了。
“行了,都早點去休息吧,明早還要趕路回應天府呢!”
朱雄英也沒再鬧,朝陳安躬身拱手說。
“好的,師父!”
第二天。
大伙兒吃完早飯,便準備出發了。
那個簡陋的血壓測量儀有點笨重,裝在包袱里鼓鼓囊囊的。
朱雄英好奇地盯著包袱問。
“師父,這是什么呀?”
“你昨天不是見過了嗎?我帶去給你奶奶檢查檢查身體。”
陳安答道。
這時,姚廣孝過來說。
“大人,馬車已經備好了。”
陳安點了點頭,可剛踏出大門,就聽見縣衙處傳來了鳴冤鼓的聲音。
在江寧縣,老百姓都知道陳安是清官,人稱陳青天,但他也是個懶官,平時要沒什么大事,也不會有人去麻煩他。
而且江寧縣治安很好,更是很少有惡性案件發生。
現在有人敲響了鳴冤鼓,那便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發生了惡劣案件被瞞報了。
二是敲鼓的人不是本地人,不知道這里的規矩。
陳安臉色一肅,對朱雄英說。
“鳴冤鼓響了,為師先去看看情況,待會兒咱們再回應天府。”
與此同時,一輛普通的馬車上,馬皇后透過車簾看著江寧縣的市容市貌,笑道。
“英兒前些日子從云南寄來了家信,說云貴地區山多林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要我說,咱們應天府不也是如此嗎?”
宮女采蓮看了看天色,困惑地說。
“夫人,我們出應天府的時候是艷陽高照,到了江寧縣還是大晴天,咋就十里不同天了?”
還沒等馬皇后答話,宦官頭子云奇就笑著解釋。
“夫人是說,江寧縣雖離應天府不遠,但這里的市容市貌、官府政策和應天府完全不同。”
采蓮恍然大悟,看著云奇說。
“云管家果然老謀深算,不像我這么笨。”
云奇苦笑道。
“這是夸人的話?算了,咱就當你是在夸咱吧!”
“嘻嘻。”
采蓮調皮地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