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敢在本大人地盤上犯案,查!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57字
- 2025-06-05 11:20:16
兩人說著話,已來到縣衙前院正堂。
正堂之上,王典吏依舊像尊泥塑般靜坐一旁。
陶華鎮巡檢、亭長、里長,以及刑房司吏等人都在焦急等候,見陳安走進來,眾人紛紛拱手行禮。
陳安不耐煩地揮了揮手,問道。
“究竟怎么回事?”
陶華鎮是江寧縣下轄的繁華市鎮,朝廷在此設立巡檢司,直屬縣衙管轄。
巡檢司類似縣衙的派出機構,雖有一定行政權,但主要職責是捕盜和維持地方治安。
因此,聽到陳安發問,陶華鎮巡檢司余巡檢立即拱手回稟。
“大人,下官是在上午十點左右接到狀紙的,因案情重大,下官簡單詢問了當事人后,便立即協同馬亭長、里長趕來了縣衙,請大人定奪。”
余巡檢三十八九,出身行伍,退伍后憑借功勛回鄉擔任巡檢司巡檢。
這一職位并非普通小吏,而是從八品至正九品的佐貳官。
由于負有緝拿盜匪之責,明代各地巡檢司巡檢大多由退伍老兵擔任。
陳安對余巡檢印象頗佳。
盡管他身上難免有兵痞和舊官僚的習氣,但為人仗義、品性正直。
更關鍵的是,陶華鎮作為江寧縣大鎮,在余巡檢治理下治安總體良好。
對于這樣有能力又忠誠的下屬,陳安自然沒有理由排斥。
“本官至今仍一頭霧水,余巡檢先說說具體案情吧。”
陳安催促道。
“遵命。”
余巡檢應聲道。
“五日前,本鎮趙員外兒媳遭人玷污,詭異的是,她與丈夫同床共枕時遇襲,丈夫卻毫無知覺。”
“受害者稱自己意識清醒,卻仿佛被人扼住喉嚨,完全無法出聲,直到次日清晨丈夫醒來,才發現妻子已遭玷污,因顧忌女子名節,趙家選擇私下了結。”
“三日前,本鎮李大壯家也發生了類似案件,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同樣遭遇不幸……”
“最后一起案件發生在昨夜,村西頭寡婦的女兒不僅被玷污,更被歹徒擄走。”
余巡檢越說越憤慨。
一旁刑房書吏疑惑道。
“人都被擄走了,如何確定她遭玷污?”
“那寡婦的女兒年僅十六,仍是處子之身,閨房內留有被侵害的痕跡。”
余巡檢沉聲解釋。
“直到她被擄走,全鎮才炸開了鍋,趙員外和李大壯家擔心歹徒折返,這才趕來報案,下官至此才知曉轄區內竟已發生多起惡性案件。”
他面露自責之色。
在自己管轄范圍內接連出現此類案件,稍有良知的官員都會深感愧對百姓。
余巡檢匯報完畢后,亭長、里長也補充了相關情況,但線索基本一致。
陳安靜靜聽完,轉頭對刑房書吏道。
“即刻派人將案情上報應天府。”
“如此大案既瞞不住,也不該瞞,提前通報可讓府尹大人有所準備,也能督促周邊各縣加強防范,防止歹徒逃竄。”
“再前往刑部六扇門,懇請經驗豐富的捕頭協助破案。”
“遵命。”
刑房書吏拱手領命。
韓無雙上前道。
“大人,屬下曾是六扇門捕快,是否需要屬下返回協助?”
“不必,稍后你隨本官前往陶華鎮,受害者均為女眷,本官單獨問詢多有不便。”
陳安說道。
韓無雙連忙稱是。
陳安又看向王典吏,語氣平淡道。
“王兄,本官需前往陶華鎮辦案,歸期未定,縣衙事務暫且勞煩王兄主持。”
王典吏急忙起身拱手。
“定當謹遵大人吩咐。”
陳安點點頭,補充道。
“本官將錢多福留在縣衙,王兄若有難以定奪之事,可與他商議。”
王典吏連連點頭。
眾人皆知,陳安不在時,實際掌權的并非王典吏,而是錢多福。
但念及王典吏畢竟是佐貳官,陳安不便過于直白。
陳安轉向張大力,吩咐道。
“你也留守縣衙,三班一百多名衙役中,留壯班維持縣城治安,如有異常,立即快馬稟報。”
“捕班和民班隨本官前往陶華鎮,李二蛋和韓捕頭同去。”
“是。”
張大力領命。
“刑房即刻張貼告示,并向各鄉各里下發文書,要求近期加強巡邏,凡遇生面孔,務必嚴格盤查,無論對方背景如何,均需嚴加防范。”
“歹徒擄走女子后,必定企圖帶出江寧縣,各地巡檢司須嚴守關卡,連一只蒼蠅都不能放過,若發現有人懈怠瀆職或借機斂財,休怪本官不客氣!”
這番話威懾力十足,在場眾人無不為之戰栗。
他們深知這位年輕上官手段強硬,連錦衣衛都曾栽在他手里,收拾他們這些小吏如同捏死螞蟻般容易。
因此眾人紛紛拱手,齊聲應道。
“屬下領命,絕不敢推諉懈怠!”
“好,各就各位準備,一盞茶后,出發陶華鎮!本官倒要看看,是何方宵小竟敢在本官轄區內胡作非為!”
陶華鎮位于江寧縣東南側,若沿官道而行,約有五十里左右,騎馬需一個多小時。
該鎮地處應天府與鳳陽府交界處,商業繁茂。
往日此時,鎮內早已擠滿趕集的人群,今日卻因多起入室玷污案人心惶惶,許多女眷不敢出門,受害者家屬則齊聚巡檢司衙門前等候消息。
巡檢司與驛站相鄰,位于鎮前街岔口。
陳安一行抵達時,巡檢司兵丁和驛站驛丁正逐個盤查過往行人。
“陳縣令來了……”
“青天大老爺到了,我們有救了!”
“求大老爺救救我家女娃兒,她才剛滿十六啊……”
見陳安騎馬到來,受害者家屬紛紛圍攏上來。
李二蛋等人連忙下馬,隔開人群保護陳安。
陳安騎在馬上掃視四周,發現巡檢司門前聚集了上百人,多數是圍觀百姓。
與往常看審案的人群不同,此刻眾人臉上皆顯恐懼之色,清晨爆發的惡性案件,已讓全鎮百姓人心惶惶。
陳安下馬步入巡檢司衙門,并未當眾承諾必定破案。
作為縣令,緝拿兇犯本就是職責所在,他不屑于用本職工作博取聲望。
巡檢司衙門規模小于縣衙,因主責捕盜,行政功能較弱,僅有四五名書吏,但兵丁多達三四十人,加上陳安帶來的兩班衙役,此刻陶華鎮差役總數近百,讓百姓稍感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