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大明的問題,先從分封藩王給咱說說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31字
- 2025-06-05 09:57:39
朱元璋見他把事情說得這么嚴重,忍不住問。
“那你倒是說說,大明到底有哪些毛病?”
“多了去了!”
陳安隨口應道。
“像軍戶制度、藩王分封制度、戶籍制度、賦稅制度、海禁制度、八股取士制度這些……”
“數都數不過來,要是真讓我一項項細講,三天三夜都嘮不完!”
徐達聽了,手摸額頭,急得直搖頭。
你小子真是膽大包天?。?
你知道你對面坐的是誰不?!
這時候,朱元璋已經氣壞了。
他辛辛苦苦干了十多年,制定了這么多自以為很好的政策,結果在這小子嘴里成了落后的制度。
難道咱真的這么沒用嗎?!
朱元璋拍得桌子震三震,臉更是漲得通紅。
“你小子再瞎咧咧就給咱閉嘴!”
“感情我大明這么多制度全是錯的?你咋不上天呢!氣死咱了……”
“趕緊滾去書房待著,別逼咱動手揍你!”
陳安無奈地說。
“我說的話雖然不好聽,但都是真心話?!?
“去去去,我現在不想看見你,讓我冷靜冷靜!不然我真忍不住揍你一頓!”
朱元璋強忍著怒火說。
陳安早就習慣了朱元璋這副脾氣。
順著毛捋他就高興,稍微不合心意立馬炸毛。
他懶得啰嗦,沖徐達拱了拱手就想回書房,冷不丁被朱元璋喊住。
“哎哎,等等!”
陳安無奈回頭。
“你又想干啥?不說了不在你眼前晃嘛!”
朱元璋指了指面前的椅子,板著臉說。
“回來坐下!今兒咱就跟你好好嘮嘮,聽聽你肚子里那點想法?!?
“你要能說動咱,回頭咱把你這主意上書朝堂上說道說道,有理就改,沒理就當給大伙提個醒,但你要敢瞎扯淡……”
他眼一瞪。
“看咱不收拾你!”
陳安斜看朱元璋,試探著問。
“你這話當真?可別到時候反悔?。 ?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咱活了幾十年,還能騙你個小年輕?!”
“那咱先說好,要是我說話直,你可別動手?!?
朱元璋咬牙忍著脾氣。
“行,不動手!”
“動腳也不行。”
朱元璋差點拍桌子。
“行!不動腳!你有完沒完……”
陳安斜著眼看他,還是有點不信。
“我怎么還是覺得不靠譜呢?”
朱元璋徹底炸毛了。
“小子,你可別挑戰咱的耐心……”
換旁別的人看見朱元璋發火,早嚇蔫了,可陳安跟沒事人似的,還是那副欠揍的樣子。
別說朱元璋發脾氣了,就是天塌了,他估計也能跟沒事人一樣。
畢竟上輩子他什么世面沒見過?
十年一遇的洪災、百年一遇的地震、千年一遇的改革風,他全經歷過。
皇帝發個脾氣算啥?
真以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一發火就能讓天地變色?
在他眼里,皇帝也是人,不過坐的位子高點罷了。
現代人沒那么多等級觀念,不會把人當神仙供著,所以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徐達,他都當普通長輩看待,最多也就是好奇。
畢竟這倆都是歷史書上響當當的大人物,換誰不好奇?
徐達在旁邊一直笑瞇瞇地看著陳安,心里對這年輕人更是刮目相看。
這年輕人是真牛啊!
全天下估計都找不出第二個敢在皇帝面前這么淡定的!
就算是皇子皇孫,見到皇帝發火也得抖三抖。
這小子,難不成真是孫猴子轉世?這么天不怕地不怕?
“那就麻煩徐伯伯當回見證人,甭管我話說得多難聽,黃伯伯都不能動手動腳,行不?”
陳安又說。
徐達點點頭,笑著說。
“行,咱給你們當見證人。”
“只要你說的在理,就算話糙點,咱也保你沒事……這下能說了吧?”
陳安這才在他倆對面坐下。
“那咱們從哪兒開始聊?”
“分封藩王?!?
朱元璋繃著臉說。
他對這個話題特別在意。
朱元璋小時候過得苦,父母早逝,兄弟姐妹也沒一個活下來的,所以他把親情看得比啥都重。
自打他登基稱帝后,洪武二年就定下了分封藩王的制度,三年就把兒子們都封到了各地。
表面上說是“鞏固江山,分封宗親保衛朝廷”,但說白了,其實是朱元璋的小農思想在作祟。
他就是年輕時窮怕了,想讓子孫后代永遠過好日子。
可這不就是在開歷史倒車嘛!
但陳安又不傻,這話他可不敢直接說。
畢竟對面坐的可是朱元璋本人!
要是當面戳破他“小農思想”“開歷史倒車”,怕是連徐達都救不了他。
所以陳安想了想,才開口道。
“這分封藩王的道理,其實你已經講得很透徹了。”
“天下幅員遼闊,確實得靠分封藩王來穩固根基,往大了說,上能護衛國家安定,下能讓老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說的直白些,這分封制有兩層關鍵作用?!?
“一是讓藩王們在各地扎穩腳跟,好比給京城上了道“安全鎖”,萬一京城出了亂子,手里握有兵權的藩王能即刻帶兵勤王護駕?!?
“二是讓他們鎮守邊疆要塞,把元朝的殘余勢力擋在國門之外,免得這些外敵又卷土重來搗亂。”
朱元璋和徐達都不自覺地點點頭。
雖說朱元璋分封藩王有私心,但確實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畢竟明朝定都南京,位置偏南。
北方邊境還有北元等勢力盯著。
要是北邊不穩固,大明就危險了。
所以朱元璋搞分封制,讓兒子們去北邊鎮守。
親兒子守天下,肯定會盡心盡力,保證天下太平。
而且朱元璋分封的時候,也給藩王設了不少限制。
比如規定藩王不能隨便離開自己的封地,進京的時間也得錯開。
這些都是為了防止藩王們勾結起來造反。
再說了,京城的軍隊有上百萬,所有藩王加起來才四十多萬兵。
而且明朝最有錢的江、浙、蘇三省,都在朝廷手里,這幾個地方的賦稅占了全國一多半!
所以朱元璋覺得,錢和兵都在朝廷手里,藩王除非腦子有問題,否則不會造反。
但他忘了,自己當年就是在鄱陽湖用二十萬人打敗陳友諒七十萬人,才當上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