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惡客
- 2025:阿拉斯加的狂野生活
- 魚沒丟
- 2507字
- 2025-08-27 20:07:31
七十五只!
這個數量讓久經考驗的船長都喜出望外,老臉掛上大大的笑容。
當然在他退出捕蟹行業之前,一籠七十五只帝王蟹不能算多大的收獲,甚至可以說,一次投放數百個蟹籠,每個蟹籠都有七十五只螃蟹才屬于常態。
要不然船長怎么會攢夠退休的工資,在十二年前選擇急流勇退,到洛杉磯享受退休生活了呢?
只是現在時代變了,曾經限額捕撈1480萬磅的紅帝王蟹已經被禁止捕撈,而從沒有配額限制的金帝王蟹,也被捕撈得必須限額550萬磅。
巨大的產量落差下的,是捕蟹船生存困難,曾經那種一年出海兩個月,工作五天就輕松賺得數百萬收入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
現在的船長們身上滿是貸款,還沒有出港就要考慮餌料、燃油的價格,設備的保養,這就占去了船長們很大一筆開銷。甚至有些阿拉斯加的船長已經轉到挪威一帶開辟新的漁場,或者干脆轉行去捕撈別的作物。
按照阿拉斯加漁獵局(ADF&G)規定,一只合格的帝王蟹要求最低殼寬為4.5英寸,這樣的一只帝王蟹重量普遍在4磅以上,那么北風號這一籠子下去,便是四千五百美金,是一個藍領焊工一個月的薪水。
“再加把勁兒!”船長忍不住吹了個口哨,在廣播里大加贊賞,同時扯過放在駕駛臺上的小本子,開始算起帳來。
在海上捕撈螃蟹也由不得船長不小心一點,漁獵局規定的配額就是紅線,誰敢超出紅線被海岸自衛隊逮到,那么船長面臨的就是超出漁獲價值的兩倍作為附加罰款,并扣押蟹籠甚至船只,嚴重的還要被取消捕蟹資格,乃至永久禁止。
船長的命令遠遠不及金錢的誘惑,甲板上的船員也不是傻子,在看到第一籠的捕獲后,所有人都陷入狂歡當中。絞盤再次啟動,第二個蟹籠也緩緩露出水面,籠子里依舊是滿滿登登,船員們歡呼著將它拽到分揀臺,幾乎是搶著將蟹籠打開口子,里面金燦燦的帝王蟹又淌得到處都是。
“六十八只!快快快!下一籠!”勞爾愛死了這種開盲盒的快感,他催促著開絞盤的船長,讓他加大馬力。但這種不要錢還賺錢的盲盒誰又不愛呢?
甲板上便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以第一籠的七十五只為基準,如果下一籠的數量多于七十五只的,就會迎來一陣幾乎要吵翻天地的歡呼,如果數量少于七十五只的,便又是一陣哀嚎,緊接著便手腳麻利地要開下一籠的盲盒。
沒有人嫌干活太累,只嫌棄活干得不夠多,籠子上得不夠快,螃蟹收拾得不夠勤快。差不多三個半小小時之后,第一個下籠點的蟹籠就被收得干干凈凈。
“再下八十個蟹籠!今天辛苦一點加個班,事后我保證每個人的錢包再鼓一成!”船長一邊在本子上記錄下十個蟹籠的收獲,一邊在廣播里興奮地大喊。
此時此刻,沒有人發牢騷,更沒有人有怨言,只有使不完的力氣和火熱的干勁兒。
重達三百五十公斤的鋼制捕蟹籠在狂顛的甲板上搖搖擺擺,又被甲板上的纜繩死死纏住。船長將錨拋下,將北風號固定在這片海域,他的屁股仿佛焊死在吊臂操作臺的前面,大有今天不是干完活就是累到死的氣概。
船員們眼里冒著美鈔的綠光,狂熱地在甲板上干活,。他們用凍得麻木的手指鉤住粗糲的纜繩,用肩膀死命頂住搖晃的籠身,腳下的防水靴在冰面上艱難地尋找著支點。呼出的白氣瞬間被風扯碎,汗水剛從毛孔冒出就在眉梢鬢角凝成冰棱。
“吊臂!穩一點!好!又快又好!”
“浮球呢!快!快掛上!”
白令海上的冷風灌進衣服的領口,格倫打了個寒顫,卻不在乎地將衣服領口扯得更大一些,他彎腰抱起一大團繩子,長時間的工作讓他的腰硬得像一塊石頭,他咬著牙沒吭聲,只把繩子往船舷上一靠,等待著蟹籠被放到液壓滑道上。
芬恩拎著兩個碩大的魚頭踉蹌兩步,腳指頭重重踢在蟹籠上面,疼得他倒抽冷氣,可手底下沒停,俯身鉆進籠子里,仰著頭將蟹餌掛在籠子中央。
又一個空籠被吊到了船舷邊,一陣風吹過,蟹籠在風中危險地擺動,像一座即將沉入深淵的鋼鐵墳墓。水手們用撬棍最后調整了一下位置,它顫巍巍地落在液壓滑道上面。
“放!”
液壓機發出沉重的呻吟,那巨大的鐵籠飛速滑出砸入墨黑色的大海,旋即被海浪吞噬,只留下一串急促的氣泡,標志著又一筆賭注投向了未知的深淵。
沒有人抬頭,沒有人喘息,投完這個,他們立刻轉身去拖拽下一個。僵硬的手指,酸痛的肌肉,以及狂野冰冷的海風,此刻什么都感覺不到了,他們的眼睛里極度疲憊又極度興奮,全部都是對美金的渴望。
五十只蟹籠放完并不是終點,這不過是正式捕撈的第一串蟹籠,他們還有剩下的九組測試籠需要捕撈,如果運氣好的話,自然也有四百多個蟹籠要被釋放在這片海域,不過北風號運載有限,一次也不過能裝載一百八十只蟹籠,待這些蟹籠下完,他就必須回到荷蘭港將捕撈到的帝王蟹先行賣掉,再回到塔林淺灘繼續捕撈。
盡管如此,將滿載的螃蟹運回荷蘭港,所得來的收入也足夠將他的貸款還清了。
船長被幸福的壓力所包圍,嘴角帶著暢快的笑容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蟹場,他甚至還需要算一下數學題:如何在蟹場之間分配有限的蟹籠才能讓他的收益最大化。不過他的腦子并不十分好用,算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虧損就虧損一點吧,總不能讓他一個人把所有的螃蟹全部撈完。船長寬宏大量地想著。
第二個蟹場幾乎拍馬就到,甲板上的人也完全沒有休息,在如此強度的工作下,蟹餌下得飛快,就算是格倫的刀再快也供應不住蟹餌的消耗,這個時候也不講究什么海員的規矩了,能賺錢比什么規矩都強,勞爾帶頭,芬恩回應,所有人分成兩組,連廚房的廚刀都被拿了過來制作蟹餌。
這邊還在做著蟹餌,那邊蟹場已經到了,一幫人連歇息的功夫都沒有,就要繼續開始第二串測試籠的收籠工作,或許是低壓氣旋和秋季繁殖的共同作用,第二串測試籠的收獲同樣喜人,以平均七十只的數量成功讓所有人又平添了一份干勁兒。
“我不去賭下一個蟹場的產量了,中國人有一句古老的諺語,你看著兩只鳥在樹林里,可比不上一只鳥就在你的手上。既然這兩個蟹場產出不錯,我們不如就把握好這兩個蟹場,讓我們的收獲變得非常可靠。”
船長還在本子上畫來畫去,尋找著最好的解法,一邊在廣播里和大家聊天,冷不丁一旁的CB電臺里居然發出了一聲不那么清晰的聲音:“咳咳,誰在塔林淺灘?誰在塔林淺灘?我需要幫助,需要幫助。”
船長意外地抬起頭,遲疑著走到CB電臺跟前,拿起對講機,在電臺里和之前的聲音對話:“北風號正在捕撈作業,重復一遍,北風號在塔林淺灘捕撈作業,你是誰?需要什么幫助?”
“我是比目魚號,我是比目魚號,請問北風號有沒有多余的蟹籠,勻給我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