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期的山頂洞人,在那個時代就有鬼神崇拜觀念以及相關的喪葬巫術儀式。民間巫術是經過歲月的積淀流傳下來的一種民俗,企圖借助超自然的、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對某些人、某些事施加影響,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在我國古代,巫術被文人叫做“法術”。但由于我國各個區域有許多不同的方言,各地人民的生活習慣又有很大差異,所以巫術在民間有著種類繁多的稱呼,有的地方稱為“作法”,有的稱為“扎仙”,還有的稱為“告僮”。
(一)有關巫術
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們都很迷信,所以巫術活動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決定家庭或人生中的重大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巫師繁忙的身影,比如為即將結婚的男女雙方批八字、擇吉日良辰,為要蓋房的人家選風水寶地,幫助死者家屬入殮、下葬等等。
巫術根據其目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白巫術,又叫吉巫術,另外一種是黑巫術。白巫術講求保護自身、避災驅邪和祈求保佑,生育巫術、婚戀巫術、生產巫術、辟邪巫術、治病巫術和喪葬巫術都屬于白巫術。黑巫術以心懷不軌、加害別人為特點,比如詛咒、射偶人、毒蠱等等。根據施行手段,古代巫術大致可以分為模擬巫術、接觸巫術、符箓咒語巫術、預兆禳災巫術、禁忌巫術等等。如占卜算命(抽簽)、相面、風水、神水、求兒女、求雨、驅鬼、扶乩、降神、還愿等都是巫術。
在生活中,有些巫術老百姓自己就可以施行,但是大部分還得依靠巫師。“巫師”這個詞其實是個外來詞語,中國歷史上另有稱呼。我國古代把有文化的女巫師稱為“巫”,男巫師稱為“覡”,統稱為“巫覡”。但民間用這個詞的不太多。各地的人們給這些人起了些約定俗成的名字。比如在四川、湖南等地,施巫術的人叫做“瑞公”;在江南地區,女巫師被稱作“仙姑”“仙婆”“仙人”,男巫師被稱作“太保”“神漢”“僮子”;還有些地方,男巫師被稱作“香童”或“師傅”;女巫師不論年齡都統稱“姑娘子”“姑娘婆子”或“巫婆”。電視劇《還珠格格》的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劇中的“薩滿婆婆”就被叫做“巫婆”。此外,我國各少數民族對于使用巫術的人也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彝族叫他們為“布慕”“畢摩”“朵西”,瑤族叫這些人為“師公”,納西族稱其為“東巴”。在東北地區,這些巫師的名字則充滿著鄉土風味,叫“薩滿”。
其實,這些巫師、巫婆、神漢、太保不過是裝神弄鬼而已,他們利用了人們迷信的心理為自己撈取錢財。但是,這些人、這些活動還是有自己的故事的,而且在古代漫長的歷史中,有些巫術消失了,而另一些則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所獨有的民俗,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生活希望。
(二)巫術的起源
在中國的甲骨文中也出現過“巫”字,說明在殷商時巫術就存在了。巫術的起源是因為原始人蒙昧無知,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能力都特別低。在變化無常的大自然面前,他們對接踵而至的災難束手無措,有一種強烈的恐懼和敬畏,顯得格外渺小軟弱。但原始人還要為基本的生存條件去努力拼搏,所以他們寄希望有一種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在支配著一切。這種觀念當然絕大部分是錯誤的、歪曲的、虛幻的,但原始人卻執著地相信這是事實。這種觀念的最初表現就是“萬物有靈”論。
原始人認為“萬物有靈”,在他們看來,外界的一切都是生命的靈動現象,自然的一切與人類一樣具有知覺、感覺、意識,并且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冥冥之中操縱著世界的變化,主宰著人類的生死。在這種“萬物有靈”觀念的影響下,原始人類有了動物崇拜、植物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一系列復雜而又繁多的信仰和崇拜。他們相信,既然自然界中神靈無所不在,普遍存在著人們不可知的種種聯系和影響,那么只要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方法,就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影響外界事物,迫使外界事物按照自己的愿望發展。于是巫術便產生了。原始人類創造了許多法術,以寄托和實現自己的美好愿望,這些法術就是最早的巫術。
開始的時候,原始部落里生產力非常低下,一個部落的成員互相依賴,他們共同勞動,共同組織巫術活動,既沒必要、也沒能力供養一個吃白飯的巫師。后來,隨著原始部落經濟的發展,人們慢慢積蓄了一些剩余產品,可以用來養活少數不從事生產勞動的人。于是,原始部落成員之間出現了分化,體魄健壯、能力超群者或者聰明智慧、經驗豐富的人,成為部落的酋長或元老,成為部落的領導指揮階層。而此時,原始巫術也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觀點和儀式,需要一位有威望的人作巫術儀式的引導組織者,所以這些酋長或元老往往就成了最早的巫師。歷史繼續向前推進,原始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需求越來越多,巫覡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作為社會文化和知識的掌握者進入決策階層,隊伍也就越來越龐大。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巫覡們的那一套說法很快失去了在政治上、科學上和文化上的意義。早在奴隸社會晚期,統治階級就開始認識到巫術的荒謬,開始敬德行、重人事、非天命,提倡以德治國,不再依靠巫術了。于是巫覡的權力和影響力逐漸縮小,他們在政治上、文化上的地位也逐漸被那些明白事理、崇尚德性、滿腹經綸的政治家和學者所取代。這些巫師只好轉移到相對來說還不那么開化的民間或鄉下,靠欺騙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老百姓來糊口,這時的巫術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民間巫術”。隨著歲月的流逝,有些巫術深入人心,成了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