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考試二
- 重生97從大學周邊開始發家致富
- 江北好大雪
- 2183字
- 2025-08-18 00:32:06
不過十分鐘,一爐子烤紅薯就賣了個一干二凈。
紅薯大叔笑嘻嘻的把布袋子里的錢一張張捋平,拿出個皮筋認真的扎起來。
‘宋佳’和寧青眉探討起了上午的政治考試的論述題。
“師姐論述題的第二題你答的怎么樣啊?”
“你說的是‘九五’期間我國關于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的依據是吧?……我從人口,耕地面積、糧食生產的基礎性……回答的,也不知道全不全面?”
“學姐你好厲害,我覺得你比我答的全面。”
旁邊一個胖胖的男生剝著紅薯皮,饒有興趣的聽兩位美女討論,跟著炫耀性的插了一句嘴:“這一題我們那個考研班政治老師壓題,壓到了的!
題目基本完全一樣。”
這句話瞬間引起了周圍考生的羨慕。
“你是哪個考研班的啊?那個老師這么厲害?”
“我今年看來是完了,小兄弟,你那個考研班能不能推薦給我!”說話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估摸著是工作一段時間再來考研的。
‘考研熱’還沒有完全熱起來,一些考研培訓機構還多是大學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私自開班,壓題猜題是考研最后的沖刺期常有的現象。
真有些班年年能夠押中,后來考研出題就精了,在考試前一個月先做‘反押題’摸底,然后才會出題。
不過那些押題班也不是吃素的,他們也在最后一個月,淘汰掉市面上所有流行的考研輔助教材。
重新進行押題,和考研命題組斗法,很好玩。
……
李想把寧青眉的紅薯揣進懷里,沖進人群把寧青眉拉出來。
“走啦,考完不討論,抓緊吃午飯睡覺,養足精神下午考外語。”
寧青眉和‘宋佳’揮了揮手,快速跟著李想遠離了人群。
中午就在賓館簡單的吃了點飯,李想就讓寧青眉趕緊睡覺,自己則窩在客廳的沙發上掏出手機發信息。
【紅兵大哥,咱們手上有多少能動用的資金?】
【一千三百萬左右,你想做什么?】
【上面有可能介入泰國正在發生的金融風暴,我想有可能咱們跟著撈一筆!】
【金融風暴?什么意思?】
……
李想發了四五次信息才把金融風暴的意思解釋給李紅兵發完。最后才說:
【紅兵大哥,回去再和你細聊,搞的好的話咱們也能進場喝口湯。】最后發了一個字符組成的笑臉。
【好,等我琢磨琢磨你這講的是啥意思?回來聊!】
下午提前半小時到考場,老遠就看到烤紅薯的大叔和‘宋佳’在忙活。
兩人先去打了個招呼:“大叔,你又上貨了?”
大叔嘿嘿笑:“我也沒想到上午能賣完,家又遠,我中午去農貿市場買了些回來。”
“大叔沒回家啊?那李倩你中午怎么休息的啊?”寧青眉有些擔心的看向‘宋佳’。
“沒事,我中午在面館趴了一會,面館阿姨可好了,還專門給我披了大衣。”‘宋佳’原來本名李倩,話雖這樣說,臉上還是微微有些疲憊。
“走吧,進去吧!”寧青眉挽著李倩,眼眉里給李想說了再見。
李想腳跨在烤爐支架,擺了個造型,給寧青眉豎了個大拇指。
李倩和寧青眉才進去沒多久,雪又大了起來,還夾著小雨,李想幫著大叔把烤爐推到路邊的商店蓬下,倆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
還沒聊幾句,一中的大門口就有人嚷嚷,兩人好奇圍了過去。
一個戴眼鏡的考生,憋紅了臉正往大門里沖,嘴里還嚷嚷著:“我上午都考了,監考老師認識我的。”
門口的值勤紅袖箍毫不猶豫的把人架了出來:“冷靜點,小伙子,你沒有身份證按照規定不能進的。”
眼鏡眼巴巴的看著考場的大門,嘴唇不住的顫抖,忽然‘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無聲的抽泣起來。
紅薯大叔一臉疑問的看李想。
李想嘆了口氣:“可能是身份證丟了吧!”
紅薯大叔也搖搖頭,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走上前想安慰一下眼鏡考生。
似乎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眼鏡考生一把抱住了大叔的腿,嘴里期期艾艾的哭訴:“我……我沒日沒夜,沒日沒夜……的復習。”
由于情緒的波動,說起話來并不連續,似乎有無盡的委屈。
能有什么辦法呢?規矩就是規矩,值勤的紅袖箍也有些同情,搬來了一個板凳。
“小伙子,我們也沒辦法,考場規則,沒有身份證不能進入考場。”
眼鏡考生情緒慢慢平穩了點,坐在板凳上發呆,有幾個送考的家長臉上露出了同情,又隱隱有些快意。
李想覺得自己過分惡意的揣測了別人,心里批評了自己。
大約半小時,已經過了考生入場的最后時間,并沒有奇跡發生,眼鏡考生慢慢的站起來。
大叔在他手里塞了一個烤紅薯,拍了拍眼鏡的肩膀:“小伙子,沒事!明年再考!”
眼鏡眼圈又紅了,鞠了個躬,失魂落魄的走了。
前世李想不止一次的監考過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年年歲歲都有丟失身份證的事情發生,考場里總有幾個座位上午還有人在考,下午就沒人。
眼鏡考生才剛走不久,考場里竟然有考生出了一中校門。
“這就考完了?”紅薯大叔不免疑問的問了李想一句。
李想微微冷笑,這只怕不是考試的,而是進考場抄題目的,外面一定有機構在作弊!
這種事情在十年后才能完全杜絕,十年后的規則已經不準考生在考試中離開考區。
現在的考場條件并不能完全檢測考生的電子裝備,就有考生冒著風險把手機或者BB機帶進考場。
這些提前交卷的考生往往不是一個,而是每人負責一部分考題,在開考三十分鐘以后交卷離場。
外面自有機構組織教師做題,也是采取分類的辦法,一個教師只做一部分,大約一個小時以后,答案匯總,再有機構通過事先約定好的密碼或者數字把答案發到考生的手機上。
“可能是不會吧,胡亂填了出來。”李想只能這樣回答大叔,他能怎么說呢?告訴大叔這其中的陰暗?
讓本來很快樂的大叔焦慮?
別說研究生招生考試,便是更為嚴格莊重的高考不也一樣有人作弊?
并且是群體性的,李想的記憶里便有一個案件:一所縣城的高中,校長帶頭,利用考場的便利,專門為本校學生提供答案,監考老師成了傳遞答案的工具。
當然他們不是免費的,搞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