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百家姓

  • 錯唐
  • 干拌牛肉面丶
  • 2160字
  • 2025-06-28 09:39:04

“嘶…”

眾臣公聞言,皆倒吸一口涼氣。

真就腦袋里過一遍,便有了?!

“大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杜如晦皺眉道。

“然也!杜公所言極是!”李元嘉深以為然,而后吩咐道:“房公,取筆墨紙硯過來。”

“喏!”

“十一叔十一叔,筆墨紙硯來嘍。”

李婉順搶在房玄齡前,將東西端到李元嘉身前。

與此同時,李承德李承義幾小只也圍了過來。

十一叔揮毫潑墨,編纂《氏族志》。

大家都想親眼見證。

李元嘉沉思片刻,落筆!

“李竇裴宇文。”

“蕭陳柴長孫。”

“顏房武唐魏。”

“杜劉許謝張。”

“劉趙林皇甫。”

“于史祖歐陽。”

“薛姚周梁樂。”

“褚程單宋龐。”

“……”

李元嘉將百家姓重新排序,以皇姓李為首,次之后姓竇氏,次之河東裴氏,次之舅父宇文氏,次之蘭陵蕭氏,次之吳興陳氏,次之駙馬柴氏,次之秦妃長孫氏。

前五姓無有非議,蘭陵蕭氏為前朝皇族,后人蕭瑀為本朝從二品尚書右仆射,理應占據二列首位。

吳興陳氏,也為前朝皇族,后人陳書達為正三品侍中。

二人皆為李淵近臣,此時正奉敕令宣慰江南。

李元嘉將柴氏位二列第三,并非看華州刺史柴紹的面子,而是看三姊平陽昭公主。

這位助李唐攻陷關中的女中豪杰,不幸英年早逝,理應獲此殊榮。

至于二列尾留給長孫氏,則是李元嘉的私心,李二鳳是北遁朔方了,但承乾殿內的孤兒寡母他得照扶。

后幾列,有當朝重臣,也有房玄齡、杜如晦、于志寧、許敬宗、褚亮、姚思廉等十八學士。

他們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再往后,便純粹為押韻,朗朗上口,易于傳播。

當然!

李元嘉也沒忘記,李淵敕令編纂《氏族志》的要求。

崇重今朝冠冕,貶抑舊士族門第。

百家姓,也便是《氏族志》概要,與其完美對應!

前十幾列,皆為本朝重臣。

而河北的范陽盧氏、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河南的滎陽鄭氏,皆在后十幾列。

皇姓與后姓位列一二位,便是定下基調,姓氏靠前者為尊,社會地位高影響力大。

如此,可在傳播過程中形成集體潛意識,轉變固有思維,降低五姓七望的社會影響力。

眾臣公從頭讀到尾,無不拍手稱贊。

尤其是杜如晦,激動的抱拳捶手。

“李竇裴宇文,蕭陳柴長孫,顏房武唐魏,杜劉許謝張。甚好甚好!皇姓為首,后姓次之,而后是本朝肱骨重臣,且全文誦讀流暢,合轍押韻,易于廣泛傳播!”

“然也!杜公一語中的。若以此為概要,依次擴充介紹大唐各族氏,杜公認為如何?”

李元嘉問道。

“彩!而且姓氏可單獨拆分出來,用于小兒啟蒙之用,避免全書太過繁雜,傳播受限之難。”

杜如晦提議。

“此外,用于啟蒙,可讓小兒銘記終生,從而于根本上扭轉對世家門閥的仰視,進而崇重今朝冠冕,貶抑舊士族門第!”

房玄齡補充。

李元嘉不得不給房杜豎起大拇指,《百家姓》在后世,確實是小兒啟蒙讀物。

如今,唐朝小兒的啟蒙書籍有《千字文》、《急就篇》、《雜抄》、《孔子備問書》等。

《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敕令給侍郎周興嗣編纂,取一千個不同的字,編寫成四字一句,對偶押韻的韻文讀物。

包羅的內容有,天文地理、文學藝術、歷史流變、明賢事跡、修身治國、禮儀規范等等。

《急就篇》由西漢史游編纂,急就意為速成,全文共兩千余字,包括三言句四言句和七言句。

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姓氏名字,第二部分為器服百物,第三部分為文學法理。

而后世所熟知的《三字經》、《百家姓》于唐時并未出現。

更別提國外的《伊索寓言》了。

“然也!杜公房公的提議,寡人會如實稟明陛下。”

李元嘉很愿意分功勞于幕僚,如此才能快速成長起來。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用武之地是朝堂,而非小小的宋王府。

“大王當早已慮及此矣!何必分功勞與吾等?”

杜如晦直言不諱道。

“非也非也!某又不是神仙,安能籌謀多處?日后諸事,還須眾臣公扶持!”李元嘉虛心道,見杜如晦又欲開口,忙轉移話題,“承德、承訓、承明、承義、婉順,汝等全文背誦《百家姓》,十一叔明日考教。背出者有賞,背不出者奶茶便別喝了,冰激淋也沒有了。”

幾小只聞言,頓時變成苦瓜臉。

李承義拉住李元嘉的胳膊,哼哼唧唧道:“十一叔,某此時便想吃冰激淋,多多的吃!”

“怎地?今日食夠,明日不食了?小六子,阿嫂溺于愛未嘗加責,十一叔的戒尺可是不留情的,汝要試試某戒尺是否鋒利乎?!”

李元嘉嚇唬道。

“不敢不敢,十一叔,某這就背誦。”

李承義縮縮頭,連連求饒。

而年紀最小的李婉順,已經開始背誦了。

那搖頭晃腦的樣子,還挺像那么回事兒的。

接下來,李元嘉看著侄兒侄女背書,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查閱典籍。

突然!

孔穎達低眉順眼的找到李元嘉。

“孔學士何意?”

李元嘉問道。

“額…那個…大王,孔家先祖為儒家學派鼻祖,被尊為萬世之表,文圣尼父。我孔氏一族歷朝仕于皇族,宣教皇嗣臣公之后,影響力甚重…”

孔穎達言盡于此,又抬頭看了看李元嘉的反應。

見李元嘉并未厭惡,便繼續道:“然,《氏族志》前十列并無孔姓,未免于理不合。大王可否將孔姓前置?”

孔穎達為孔子三十二代孫,也是孔家少數于朝廷就職的幾人之一,該爭取還是要爭取的。

須知,《氏族志》姓氏的先后順序,與社會地位直接掛鉤。

李元嘉沉思良久,搖頭道:“孔學士,須知《氏族志》排序為寡人當眾御筆親書,房公杜公等盡數觀之,若隨意更改,寡人威嚴何在?況且,若允汝之情,他人再來調序,本王該當如何?”

孔穎達先是點頭,而后又道:“大王,?孔氏一門世守圣道,與他族殊異,懇祈大王垂憐開恩。”

李元嘉依舊搖頭,態度十分堅決,“不可!孔學士勿要再言,寡人心意已決!《氏族志》排序既定,斷無更改之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酒泉市| 霍州市| 盘山县| 甘南县| 鄂托克前旗| 永修县| 姜堰市| 英吉沙县| 乃东县| 扎兰屯市| 镇康县| 荔浦县| 宁晋县| 恩施市| 原平市| 阳山县| 呼伦贝尔市| 厦门市| 保山市| 邯郸市| 明光市| 茂名市| 武隆县| 化德县| 进贤县| 太和县| 宣城市| 平原县| 东莞市| 洛宁县| 三门县| 青阳县| 棋牌| 临颍县| 上饶市| 东光县| 罗定市| 庆元县| 永昌县|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