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傳承之路
- 粉筆末里的堅守
- 梓元人
- 1640字
- 2025-06-03 04:49:39
趙知曉站在石山村小學那略顯破舊的校門前,身旁的米淵博輕輕握住了她的手。微風拂過,帶著一絲鄉(xiāng)村特有的質(zhì)樸氣息,吹起趙知曉的發(fā)絲。她望著眼前這所即將承載自己教育夢想的學校,心中滿是堅定,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父母的身影。
她的父母,肖敏和趙剛,曾在這里揮灑了無數(shù)的汗水與熱血。當年,石山村還叫石山大隊,條件艱苦得超乎想象。但父母為了山里孩子能有學上,毅然扎根于此。在那一方小小的講臺上,用一支支粉筆書寫著知識的篇章,用他們的堅守照亮了山里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如今,趙知曉從省城白沙師范大學畢業(yè),本來她男朋友米淵博的父母已為她找到在省城中學工作,但她不顧米淵博父母的反對、勸阻,毫不猶豫地選擇回到這個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地方。她深知,父母未竟的心愿在這里,那份對鄉(xiāng)村教育的熱愛與執(zhí)著,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靈魂深處。而米淵博,這個深愛著她的男人,也義無反顧地追隨她來到了這里。
“知曉,我們一起,一定會讓這所學校變得更好。”米淵博的聲音堅定而溫柔。
趙知曉轉(zhuǎn)過頭,看著米淵博,眼中閃爍著光芒,用力地點了點頭:“嗯,我們一定能做到。這里是我父母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會是我們夢想綻放的地方。”
兩人相視一笑,手牽著手,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了校園。此時,校園里一片寂靜,只有幾棵老槐樹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走進教學樓,墻壁上的石灰已有不少脫落,露出斑駁的墻面。教室里的桌椅也顯得十分陳舊,但趙知曉和米淵博卻沒有絲毫嫌棄。他們一間間教室地查看,規(guī)劃著未來要如何布置,如何讓這些教室充滿生機與活力。
他們在老校區(qū)轉(zhuǎn)了一圈后,趙知曉和米淵博來到新校區(qū)校長辦公室。校長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名叫王俊凱,在石山村小學任教多年,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歡迎你們啊,曉曉、小米。小趙的父母都是了不起的人,為咱這學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在這里發(fā)光發(fā)熱。”王校長熱情地說道,眼中滿是欣慰與期待。
“王校長,您放心。我們既然來了,就做好了扎根的準備。一定會努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也不辜負鄉(xiāng)親們、學校對我們的信任。”趙知曉誠懇地說道。
隨后,王校長向他們介紹了學校的一些基本情況,包括曾任校長、學生人數(shù)、人源、師資力量。“我是第三任校長,上屆校長是你父親趙剛,他的前任是李長貴。李長貴與父母同事多年。目前,學校共12個班,每個年級兩個班,學生總數(shù)300多人;學校學生主要是來自石山村周圍山區(qū)的;石山小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年輕老師較少。”趙知曉和米淵博聽著,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為改善學校的教育現(xiàn)狀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后,趙知曉和米淵博決定先去村里走走,了解一下學生和家長的情況。他們沿著蜿蜒的、古老的青石路走進村子,一路上,村民們好奇地打量著他們,趙知曉,趙知曉主動和村民們打招呼,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村民們得知他們是肖敏和趙剛的女兒及女婿后,態(tài)度立刻變得熱情起來。
“哎呀,你們可回來了。當年肖老師和趙校長對我們家孩子可好啦,教得也好。現(xiàn)在你們回來教書,我們可放心了。”一位大媽拉著趙知曉的手,激動地說道。
“是啊是啊,希望你們能多教教咱村里的孩子,讓他們也有出息,走出大山。”一位大爺在一旁附和道。
趙知曉和米淵博微笑著回應(yīng)著村民們的熱情,心中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們深知,這里的村民對教育有著無比的渴望,他們承載著的不僅是父母的夢想,更是整個石山村的希望。
不知不覺,天色漸暗。趙知曉和米淵博回到學校,簡單地收拾了一下宿舍。宿舍里的條件很簡陋,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及簡單的儲物柜,但他們卻覺得格外溫馨。躺在床上,趙知曉望著窗外的星空,思緒萬千。她知道,從這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將與石山村中心小學緊緊相連,她將沿著父母的足跡,在這片土地上繼續(xù)書寫屬于自己的教育篇章。而在她隔壁,米淵博均勻的呼吸聲傳來,讓她感到無比安心。他們將攜手并肩,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為石山村的孩子們撐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夜深了,趙知曉卻輾轉(zhuǎn)反側(cè),父母年輕時的故事在她心頭不斷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