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通圈(上)
- 重生1990從穿尿素褲到大富豪
- 燭長明
- 2210字
- 2025-06-18 06:00:00
將兩人送到后,那后生仔曾勇便去灶房找他阿爸去了。
謝安海跟著林世明進了廳門,兩位叔伯立馬起身迎來,一人笑道:
“老林,老曾一大早就來叫我們,都等你老半天了!這清水后生仔是安海吧?”
“對,我這次把安海帶過來了。”
林世明點著頭,為謝安海一一介紹:
“阿海,左邊這個長胡子的是許叔,是戲班里唱戲最厲害的,玉蒼漁鼓唱的也蠻好。”
“右邊這個伯伯姓劉,是個穿村走巷的剃頭匠,別人都叫他老刀,你喊他刀伯就好。”
謝安海趕緊上前拜見,阿叔阿伯叫得兩位長輩眉開眼笑。
四人在桌旁坐定,刀伯便揶揄道:
“老林,你往日不是說咱這是老人會,不帶后生仔來的嗎,今天咋帶上阿海啦?”
林世明聞言搖頭苦笑:
“咱這不是老人會是啥?咱們這些江湖行當,不管是拉二胡、看風水還是牽木偶唱戲,后生仔里有誰愿意接著干?”
“老林說得對,你這剃頭的就更別說了。”許叔接過話,“年輕人去的是理發店、講究的是發型,我看你早晚得回家種地!”
“我才不要回老家種地。”老刀指了指門外,“我都和老曾商量好了,我要在隔壁開個剃頭店,專門給學校的中學生和鎮上的老人剃頭。”
“咦,老刀你也要從游擊隊轉成坐地虎啦?”林世明奇道。
“沒辦法,好多鄉鎮街上都已經開了理發店,再說我年輕時身體虧空太多,快走不動嘍!”
謝安海聽聽著他們的對話,在心里暗暗記下。
舅父說的這些老行當,現在確實在加速衰落。
比如木偶戲班,到千禧年后就幾乎見不到了,舅父他們可能就是最后的多人戲班。
如果有可能,他想把這些技藝傳承下去,哪怕只是用膠卷、磁帶記錄下來也好。
這時,曾勇與一名高壯長輩、一名清秀女青年一起從門外進來,一人手里端著一個大食盤,盤中各有兩碗熱菜,水汽騰騰,香氣撲鼻。
謝安海起身幫忙,與那女青年一起將菜品擺好。
又是一陣寒暄后,林世明介紹道:
“阿海,這就是本地鼎鼎大名的鄉廚,你要叫曾伯;這個……”
他說到這里忽然停頓了下,嘴角勾出個微笑,繼續道:
“是曾伯的女兒曾燕,同時也是我干女兒、云霞的干姐姐,比你大一歲,你就喊燕子姐!”
云霞還有干姐姐?怎么從來沒和我說過?
謝安海心中暗自訝異,問好時特意喊了曾燕一聲“干姐姐”。
曾燕臉上笑出了酒窩,道:
“阿海,你這么叫我不習慣,還是叫我燕子姐吧。”
謝安海連忙點頭換了稱呼。
幾人相繼落座后,曾伯親自給每人都倒上米酒,而后開口道:
“我本來想等這座老宅裝修好、菜館開起來,再請大家上門來喝酒。但老林昨日托人跟我說今天要來,我就借這個機會,專門給三位兄弟道個謝!”
說著他起身端起酒杯,曾燕、曾勇姐弟倆也一起站了起來。
曾伯雙手高捧酒杯,言語誠摯:
“我家里成分不好,查某又在阿勇兩歲時就走了,要不是有三位兄弟幫襯,我一個人沒辦法把這兩個囝仔拉扯大。”
“我只會煮飯炒菜,也是靠各位兄弟引薦,才能給人幫忙做桌面,慢慢有些名聲,能夠養活一家三口。”
“這次為了買回這座老宅,三位兄弟又是幫忙找人說話又是幫我籌錢,沒說的,我父子仨先干為敬!”
說完他帶著子女一起舉杯致意,一飲而盡。
幾人也都舉杯喝了一大口酒。
吃了兩口熱菜后,林世明笑道:
“老曾,戲班從清明到端午得到處跑,我怕到時候沒時間給你道喜,就趁這兩天有空來看下這菜館裝修得怎樣了。”
“我沒想裝多好,只要把兩邊廂房打通、擺上桌椅,就能開業了。到時候我在后廚,燕子和阿勇跑堂,也算是安定下來了。”
曾伯說著給林世明夾了一個大蟶子。
林世明馬上舉杯道賀:
“好好好,咱們一起恭喜老曾買回祖宅,安身立命,苦盡甘來!”
曾伯放下筷子雙手捧杯,再次道謝:
“感謝各位兄弟相助!這座老宅是我阿公起的,他去世沒多久就被族里搶走分掉,大幾十年了,現在總算都拿回來了!”
酒過三巡,林世明放下筷子環視眾人,說道:
“三位兄弟,我這次來熾溪,除了來看看老曾的菜館,還有一個原因。”
他拉著謝安海站了起來:
“咱們幾個都是走南闖北的,再加上我家住的實在偏遠,就一直沒把家中后輩帶出來。”
“這次老曾要從游擊隊轉成坐地虎,我就趁這次機會把安海帶拜見各位長輩。”
“阿海是我外甥加女婿,在我心里比云袍那個棺材仔還要親的。”
“他一直在我老家教書,同時也有做些山貨生意,以后可能還要各位叔伯幫襯。”
“阿海,你要打個通圈,給各位長輩、同輩都敬一杯酒!”
謝安海立即給自己杯中加滿酒,走到曾伯面前舉杯致意:
“曾伯,這里您是地主且最為年長,晚輩先敬您,祝您身體健康,生意興隆!”
“好!好孩子,我跟你大舅認識二十幾年了,那時他作為知識分子來熾溪開會,開完會就唱樣板戲給大伙聽。”
“我在公社大食堂幫工,給他勺菜時多加了一口,這一來二去就熟了,一熟就是幾十年過命的盟兄弟,哈哈!”
曾伯說完與謝安海碰了一杯,一飲而盡,接著道:
“阿海,你既然有做山貨生意,下次就帶些給我。我不是講大話,什么山貨、海貨我都會做,百分百好吃,解放前我阿公是在縣城開酒樓的!”
謝安海歡喜道:
“阿伯,我正有這個意思,到時候我一定拿品質最好的山貨給您店里使用!”
“如此正好,我菜館就要開業了,本就要找信得過又穩定的供貨渠道,山貨海貨、鮮貨干貨我都要。”
“阿伯,我今天恰好帶了兩籃海貨當作賀禮,您要不幫我看看品質過不過關?”
“沒問題,你繼續打通圈,我馬上就看。”
曾伯拍拍他的肩膀,拉著曾燕一起到一旁看貨去了。
謝安海繼續走向下一位,向著刀伯舉起酒杯:
“阿伯,晚輩祝您身體健康,剃頭店早點開起來,生息興隆!”
刀伯與他碰了一下酒杯,嬉笑道:
“阿海,你敬了老曾一杯酒就賣了山貨,來敬我是想賣啥?”
我一個賣山貨兼賣海貨的,有啥可以賣給剃頭匠?
謝安海不由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