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議論
- 重生1990從穿尿素褲到大富豪
- 燭長明
- 2251字
- 2025-06-16 18:00:00
其實前兩天起草計劃時,謝安海也深思熟慮過,額外寫了不少對策。
但最終都沒有放在提交給林世恭的計劃里。
這一世明面上的經歷見識還撐不起人設,表現太過容易崩的,得藏拙!
要多聽多看,少說少做!
辦公室里沉寂了片刻后,黃安干事輕咳一聲,敲了敲煙灰,說道:
“老林,我看老陳的意思,不是說不支持這個計劃。老陳跟我都是山里放牛娃出身,當然希望老家能發展起來的嘛!”
“老陳嘴笨,我看他的意思是,我們得充分考慮現實問題,才有可能說服鄉里其他領導,讓他們同意擠出錢來辦活動。”
“老陳雖然是副鄉長,但他是主管衛生計生的。我在綜合辦做事,有些情況可能比他還清楚。”
說著他伸手在辦公桌面上比劃:
“老林、老蔡、安海,就去年來說,算上海域緝私罰沒、沙壟漁業公司分成上繳,鄉本級全年攏共40萬多一點的收入。”
“但是人員經費、基建費、衛生防疫預備費、臺風山火災備費、特支費就已經超過這個數字,還要挪用一部分本該給縣里的統籌款才撐得下來。”
“日子本來就緊得不得了,平時還要貼錢維持山里各行政村兩委運轉、小學教育,墊付村民超生醫藥費,有些人意見已經很大了。”
“再加上本鄉二十來個在編人員,只有我與老陳是山里出身,剩下大部分來自漁村,這些情況就擺在桌面上。”
“要辦這個活動肯定要花不少錢,想把事情做好就得考慮全面的嘛!”
他說完,辦公室里再次安靜下來,只剩水煙筒咕嚕嚕響個不停。
謝安海看幾人都在皺眉苦思,忍不住開口道:
“各位先生、前輩,我一開始琢磨這件事時,也有想過山、海經濟不平衡的問題,但是如果能夠讓漁業也從中獲益,應該是可以得到各方支持的吧?”
陳建國抬頭看了他一眼,搖頭道:
“安海,我剛才仔細看過,你是有說可以通過這個活動宣傳本鄉的蟶干、蝦干、紫菜,可這些事以前沒人做過,效果根本沒法保證——老林,你煙盒空了,用我的。”
他邊說邊把自己的鐵殼水煙盒遞給林世恭。
謝安海聞言斟酌道:
“陳伯、黃叔,由政府出錢搞活動宣傳,本縣應該是有不少例子的。據晚輩所知,這兩年鹽浦、馬店兩個鄉鎮為了支持紫菜、蘑菇種植,又是到處幫農戶找技術員、又是花錢宣傳,賣力得很,成果很大。”
說到這里,謝安海忽然起身對著眾人深深鞠了一躬,而后抬頭沉聲道:
“各位長輩,我們沙壟雖然窮,難道就看著鄰居家里吃香喝辣穿金戴銀,自己家里穿破褲的哥哥怪沒褲穿的弟弟扯后腿?”
說著他揮了揮拳頭,大聲道:“可能是晚輩年紀太小,但我實在覺得太憋屈!”
辦公室里安靜了一瞬,蔡名昭忽然鼓掌道:
“安海說得好!”
隨后陳、黃二人也跟著鼓掌。
片刻后掌聲落下,蔡名昭笑道:
“老陳、老黃,我昨夜和老林討論了好久,鄰居們實在有太多案例了,就咱們一直瞻頭顧尾!”
說著他起身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筆記本,放到桌面上翻開:
“你們都知道我有剪報的習慣,到處找舊報紙剪好收藏。”
他指著筆記本上貼著的一張報告:
“你們看這篇,說的就是本縣的錢山鎮,84年開始起鎮政府就幫忙宣傳本鎮的再生紡織業,還上了《XX日報》,86年單單再生紡織業就是1個多億的產值,你們算算這能收多少稅?”
他又翻了幾頁:
“還有這個,說的是涌嘉縣的紐扣市場,縣、鎮兩級政府出臺專門政策松綁市場,支持家庭作坊生產紐扣,又幫忙宣傳找銷路,報紙上說85年市場交易額就已經突破億元,不知現在是什么規模。”
說到這里,蔡名昭合上剪報,用筆記本拍了拍桌面,沉聲道:
“就如安海所說的,難道別人家都在全力發展,咱們就相互扯后腿裹足不前?”
辦公室里沉默了片刻,陳建國放下水煙筒點頭道:
“老蔡、安海你們說的是有道理,案例也蠻好。”
旋即他又望著謝安海:
“但還有個問題,安海,你策劃邀請知青返鄉,主要是為了給山區掃盲爭取資金和政策吧?還有這個‘知青助學圓夢基金會’,主要幫助的也是山里的貧困兒童吧?”
“對,我目的確實是這樣。”謝安海點頭,“但是漁民也需要掃盲、漁村也有貧困失學兒童的吧?”
陳建國搖頭笑道:
“道理是這樣的沒錯,但你表現得這么明顯,別人看了就是會不舒服。”
“老陳說的沒錯,這表達上必須得換一種說法。”
黃安應和一聲,吐出個煙圈道:
“你得說主要是為了本鄉的漁業、紫菜產業發展,是為了給海產品找銷路,是為了不再讓貧困山區扯濱海漁村的后腿,你得戴戴高帽別人才會繼續往下看。”
謝安海聞言立馬鄭重點頭:
“陳伯、黃叔你們說得對,我經驗少、考慮也不全面,具體該怎么辦還是得依靠兩位前輩。”
“你不要謙虛。”黃安笑道,“年輕人腦子活、敢闖敢拼,我們就只能拾遺補缺了。”
這時陳建國將桌上的紙張收到一起,看了幾眼后抖抖紙張,道:
“就按剛才說的,我們要先把這個計劃書好好改改,先想辦法讓四個漁村不反對、讓其他領導同意辦,然后才是具體怎么辦。”
“我看安海的計劃書里,對具體怎么辦是很有想法的,但對于怎么讓別人不反對,確實還得老蔡和老黃多想想。”
“我看這個計劃得老蔡來主筆重寫,并以他的名義提交到鄉里。老黃配合做些工作,到時候我才好講話,你們看呢?”
“我覺得可以。”林世恭點頭,“先要辛苦老蔡跟老黃了。”
“我辛苦甚?”黃安笑道,“都是你的得意門生的想法,我不過是提提意見跑跑腿。”
“老黃你不要戴高帽,安海他才吃過幾年番薯絲?”
林世恭肅聲道:
“以后得靠老陳和你多多鞭笞,省得他不知天高地厚犯錯誤!”
說著他拍拍謝安海的后背。
謝安海立即起身對著兩人鞠了一躬,道:
“陳伯、黃叔,以后麻煩你們多多指正,多多照顧!”
黃安起身把他按回椅子上,笑道:
“指正算不上,子侄后輩有好想法,我們這些年長些的自然要幫忙的嘛!”
陳建國也拍拍謝安海的肩膀:
“就是,我跟老林是水里來火里去的交情,安海你不要客氣,何況是為了促進家鄉發展,利國利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