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天還沒亮的時候,陸應就醒了。
他洗漱完畢,吃了頓簡單的早餐——燕麥粥和香蕉,這是李芷心強調的“賽前黃金組合”。
嗯,確實黃金,至少顏色上是。
五點半,他背著包下樓,發現李芷心已經等在小區門口了。
她今天穿了件亮黃色的防風外套,在昏暗的路燈下格外顯眼。
“不錯嘛,挺準時。”
李芷心遞給他一個保溫杯:
“喏,葡萄糖水,補充能量。”
陸應接過杯子,溫熱透過不銹鋼壁傳到掌心。
兩人走向公交站,清晨的街道上空無一人,只有他們的腳步聲在寂靜中回響。
上了公交車,一路坐到市體育館。
體育館前已經人頭攢動。
參賽者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熱身。
工作人員忙著布置場地,志愿者在分發補給品。
空氣中彌漫著運動噴霧和咖啡的混合氣味。
“我去存包。”
李芷心指了指指示牌:
“你去集合,記住,起跑別太快,保持自己的節奏…”
陸應點點頭,跟著人流走向起跑區。
沿途的廣告牌上寫著“鷺江市青少年馬拉松友誼賽”,幾個贊助商的logo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這次比賽地點是在市體育館一旁的城市公路。
選手們已經排起了長隊。陸應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做最后的拉伸。
周圍都是十六七歲的少年,有人緊張地不停看表,有人自信滿滿地高談闊論,還有人在聽音樂放松。
“各位選手請注意。”
廣播里傳來主持人的聲音:
“比賽即將開始,請做好準備。”
陸應深吸一口氣,系緊鞋帶,把號碼布別在胸前。
透過人群的縫隙,他看見李芷心擠在警戒線外,正沖他揮手。
她今天扎了高馬尾,發梢在晨風中輕輕擺動。
“所有選手,各就位——”
陸應站到起跑線上,微微屈膝,做好起跑姿勢。
他的左右都是陌生的面孔。
但此刻他們有著同樣的目標。
清晨的陽光灑在數百名選手身上,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交織在一起。
“預備——”
發令槍高高舉起。
發令槍響的瞬間,數百名選手如潮水般涌出起點。
陸應被裹挾在人群中,耳邊充斥著雜亂的腳步聲和急促的呼吸聲。
他小心地控制著速度,避免在最初的混亂中被絆倒。
晨間的涼風迎面撲來,帶著些許露水的濕氣,吹散了運動場上的塑膠顆粒氣味。
前五百米是下坡路段,不少選手借著地勢加速沖了出去。
陸應保持著穩定的配速,按照賽前制定的策略——“前兩公里就當熱身”。
他的新跑鞋踩在柏油路面上,發出輕微的“嗒嗒”聲,與周圍其他選手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
鞋底的氣墊在每次落地時都給予恰到好處的回彈,這是前世他從未體驗過的奢侈。
一公里處,路邊的志愿者舉著計時牌:3分50秒。
這個速度對10公里來說有些偏快,但陸應感覺狀態不錯。
他的呼吸平穩,雙腿充滿力量。系統加成的耐力讓他比前世輕松許多。
汗水剛剛開始從額角滲出,在晨光中閃著細碎的光。
轉過第一個彎道,賽道沿著河濱公園延伸。
冬天的陽光灑在河面上,碎成千萬片金色的光斑。
陸應的影子投在身前的路面上,隨著奔跑的節奏不斷拉長又縮短。
遠處岸邊,幾只白鷺被奔跑的人群驚起,展開雪白的翅膀掠過水面。
三公里標記牌出現在視野中,陸應看了看手表:14分51秒。
和周圍的絕大部分選手已經拉開了很大距離。
他前面大約還有七八個人,都是穿著專業跑團制服的選手。
他們的步伐整齊劃一,顯然是經過長期專業長跑訓練的。
在這一點上,他們明顯就比從沒專門練過長跑的陸應更加有優勢。
但體育比賽的輸贏可不是光看是否受過專業訓練這一點…
陸應調整著呼吸節奏,注意著前方選手的跑姿,從中尋找最省力的跟跑位置。
五公里處,賽道開始上坡。不少選手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陸應卻感覺狀態正佳。
他開始穩步提速,一個接一個地超越前面的選手。
汗水順著太陽穴滑落,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他的運動服后背已經完全濕透,緊貼在皮膚上,隨著步伐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七公里標記牌從身邊掠過,陸應的手表顯示35分30秒。
目前暫列第四。
他的雙腿開始發酸,但遠未到極限。
前方,領先在陸應前面的三名選手幾乎并肩奔跑。
其中一名高個子男生格外顯眼。
他的跑姿標準得像教科書上的示范——上身微微前傾,擺臂幅度恰到好處,步頻穩定得如同機械。
八公里處,賽道進入森林公園,路面變成了松軟的土路。
腳感的變化讓前面暫列第二第三的兩名選手有些亂了節奏。
但陸應很快適應了,他甚至覺得這種路面更省力。
林間的空氣帶著松針的清香,稍稍緩解了肺部的悶熱感。
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在路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是鋪了一地碎金。
九公里處,陸應超越了第二名。
他的四肢像著了火一樣灼熱,但雙腿依然有力地擺動著。
前方只剩下那個高個子男生,兩人的距離在不斷縮小。
汗水流進眼睛,刺痛感讓視線變得模糊,但他顧不上擦拭。
耳邊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和腳步聲,世界仿佛縮小成了眼前這段不斷延伸的路。
最后三百米是筆直的林蔭道,終點拱門已經清晰可見。
觀眾席上的喧囂聲隱約傳來,但陸應已經無暇分辨。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那個背影上,和那條越來越近的白色終點線。
高個子男生似乎察覺到了威脅,也開始拼盡全力地加速。
兩人的距離保持在十米左右,誰也沒法再進一步。
陸應咬緊牙關,調動全身的力氣。
他的擺臂幅度變大,步頻再次提升。
大腿肌肉傳來抗議的酸痛,但他強迫自己忽略這種不適。
最后五十米處,陸應終于追上了那個高個子男生。
兩人肩并肩沖刺,都能聽到對方粗重的喘息聲。
高個子男生驚訝地側頭看了他一眼,顯然沒料到會被追上。
這個動作讓他稍微亂了節奏,陸應抓住機會又領先了半個身位。
三十米,陸應已經完全領先。
他的小腿肌肉開始抽搐,但終點線已經近在咫尺。
計時器上的數字不斷跳動:
42分45秒…46秒…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