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快到一眨眼間周濤就和那個女孩打了好幾天的游戲。時間也很去慢,慢到周濤猶豫好幾次也不敢去要那個女孩的聯系方式,也不敢去深問她的名字。
周濤和那個女孩之間就是簡簡單單的游戲好友關系,其實周濤也想要一個聯系方式,可是他覺得打打游戲貿然添加一個聯系方式,好像是不太合理的,但是朋友的朋友也能成為朋友不是嗎?至少周濤當時是那么想的。
于是乎就產生了一場明目張膽的陽謀,周濤開始暗示他的發小:“這樣臨時打游戲有點不太方便啊!”其實在此之前,周濤靠什么去發現那個女孩在線呢?那個游戲有個助手軟件,可以看到。周濤時常通過那個軟件去看那個女孩在不在線,周濤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什么要去“視監”呢?周濤也不知道為什么,或許是許久沒有女孩跟他玩過游戲,讓他變得很在意這個游戲好友。
經過一番頂級陽謀,那個女孩也加上了周濤的微信,當然只是為了打游戲的時候好叫在一起玩,不要問為什么是周濤不是別人,因為周濤是一條很閑巨閑超級閑的閑魚。
經過一番小插曲,周濤也是順利加上了那個女孩的微信,開頭先來個禮貌性的問候活躍一下氣氛,其實“你好”活躍不了氣氛,但是總比什么都不說好得多。女孩也禮貌性的回復,之后周濤便問了女孩的名字,“現在總該是合適的時機了吧!”周濤在心里想著。在思考的間隙,張濤也得到了女孩的名字——霽月「霽」:為雨雪停止、云霧散去,為困境消散、陰霾褪去后的明朗狀態。「月」:象征純凈、永恒與光明,是高潔、清冷的意象。真是一個好名字,也是知道女孩的名字了。之后周濤又問了霽月一些很平常的問題,比如是哪里人之類的官方話,霽月也還是依舊禮貌性的回復,就是正常加了好友那一套。
自此周濤也多了一個固定刷新的游戲好友,這樣形容不太恰當,那到底如何去形容當時周濤認識霽月之后的感受呢?估計是原來歡喜是這般具象的,是油墨與雨水交織的黃昏,是陌生人的情感在數據虛擬下的星光。
所以數據虛擬下結交的好友或者是產生的其他的關系,真的不應該被看好嗎?或許周濤在現實之中無法去結識這樣的一個女孩,因為周濤自從進入大學之后,似乎也變了一個樣,不像從前一般大膽。事實上,這樣的情況持續的時間已經不止那么兩三年,或許是三五年,或許更久呢。
所以,對于周濤來說,數據虛擬下的結識,更像是一場蒙面舞會,這里不需要看背景或者看顏值或者又是其他的某些東西。對于周濤,像霽月這樣的出現,更像是讓世界從默片變成有聲詩。
睫毛沾著未化的雪,她站在斑駁光柱中,像一粒誤入人間的啟明星,將灰白敘事劈成兩半:左邊是銹蝕的舊時針,右邊潑灑翡翠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