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話說諸葛亮在江東朝堂上,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把張昭為首的那幫“投降派老油條”懟得啞口無言,體無完膚!那場面,堪稱三國版“奇葩說”總決賽,諸葛亮一人單挑全團,輕松碾壓!看得魯肅是心花怒放,看得孫權是心潮澎湃!
散會之后,魯肅屁顛屁顛地追上諸葛亮,激動得臉都紅了:“孔明兄!神了!真神了!張子布(張昭)那老家伙,臉都綠了!哈哈!痛快!只是……主公雖然意動,但似乎……還沒完全下定決心啊?”魯肅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孫權這人,年輕有魄力不假,但也賊精賊精的,不見兔子不撒鷹。
諸葛亮羽扇輕搖,臉上掛著高深莫測的微笑:“子敬莫急。欲破曹賊,非一人之力可為。還需一人鼎力相助。”
“誰?”魯肅忙問。
“江東擎天之柱,水軍大都督——**周瑜周公瑾**!”諸葛亮一字一句道。
魯肅一拍大腿:“著??!公瑾乃我江東柱石!主公最信任之人!若得他力主抗曹,此事必成!我這就帶你去見他!”魯肅是個實在人,覺得只要周瑜點頭,這事兒就穩了。
諸葛亮卻擺擺手:“且慢。周郎雅量高致,心思縝密。若直言利害,未必能使其動容。亮自有妙計激之,管教他主動請纓,破曹之心,比主公更切!”
“激他?”魯肅有點懵,“公瑾心氣極高,若激惱了他……”
“子敬放心,亮自有分寸?!敝T葛亮笑得像只老狐貍,“煩請子敬先往,亮隨后便到。切記,無論亮說什么,子敬只需靜觀,切莫插言!”
魯肅將信將疑,只好先行一步,去水軍都督府找周瑜通稟。諸葛亮則慢悠悠地在后面晃悠,掐著時間點。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咱們先看看江東真正的定海神針——周瑜周公瑾在干嘛。
周瑜此時正在自己的水軍都督府里,對著巨大的長江水陸地圖,眉頭緊鎖。曹操吞并荊州,水陸并進,威脅江東的消息,他比誰都清楚。這位“江東美周郎”(顏值擔當+才華擔當),不僅長得帥(“雄姿英發”不是蓋的),打仗更是一把好手,是江東真正的軍事扛把子。孫權沒拍板,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等這位“CEO”的意見。
魯肅火急火燎地沖進來:“公瑾!好消息!劉備派軍師諸葛亮過江來了!此人真乃奇才!方才在堂上,把張昭那幫老頑固懟得啞口無言!他言有破曹良策,定要見你!”
周瑜抬起頭,星目如電,閃過一絲精光:“哦?諸葛亮?就是那位火燒博望坡、新野,又在長坂坡幫著劉備跑路的諸葛孔明?”語氣聽不出喜怒。
“正是此人!”魯肅猛點頭,“我看他胸有成竹,必有高論!公瑾快見見吧!”
周瑜沉吟片刻:“既如此,有請。”他心里也在盤算:這諸葛亮,是個人物。劉備都那德行了,他還敢只身過江,要么真有通天本事,要么就是個大忽悠。得好好會會!
很快,諸葛亮在侍從引領下,施施然走進都督府大廳。周瑜起身相迎,兩人互相打量。周瑜一看:嗯,賣相不錯,羽扇綸巾,氣度從容。諸葛亮一看:嚯,果然名不虛傳,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就是眼神深處那股子傲氣藏不住。
分賓主落座,寒暄幾句。周瑜開門見山:“曹操勢大,挾百萬之眾,虎視江東。先生遠來,必有良策教我?”
諸葛亮微微一笑,不答反問:“曹操此來,勢不可擋。愚有一計,不知都督愿聞否?”
“先生請講?!敝荑は炊?。
諸葛亮搖著羽扇,慢悠悠地說:“愚以為,曹操擁百萬之眾,假天子之名,征討四方??咕芩?,名不正言不順。不如……**納降**,北面稱臣,尚可保全富貴,江東六郡亦得安寧。此乃**萬全之策**也!”
“噗——!”旁邊正喝茶的魯肅,一口茶水全噴了出來!他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難以置信地看著諸葛亮:孔明兄!你搞什么飛機?!咱不是說好來勸戰的嗎?!你怎么勸降了?!還萬全之策?!張昭附體了?!
周瑜眼中也瞬間閃過一絲錯愕和……怒意!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甚至嘴角還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哦?先生也主降?倒是與張子布(張昭)所見略同啊?!?
諸葛亮仿佛沒看見魯肅的失態,繼續一本正經地忽悠:“非也非也。亮非主降,實為江東計也。曹操勢大,江東難敵。若戰,則兵連禍結,生靈涂炭,江東基業恐毀于一旦!若能以一郡之地,換取六郡安寧,主公不失封侯之位,百姓免遭兵燹之災,豈非大善?古語云:‘**識時務者為俊杰**’。都督以為然否?”這話說得,簡直跟張昭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魯肅在旁邊急得直跺腳,臉都憋紫了!要不是諸葛亮事先叮囑他“切莫插言”,他真想沖上去捂住諸葛亮的嘴!大哥!劇本不是這么寫的啊!
周瑜臉上的笑意更深了,但眼神卻越來越冷:“先生高論!句句在理!實不相瞞,瑜亦早有降意!明日面見主公,定當力勸納降!以求江東萬全!”
“都督英明!”諸葛亮撫掌贊嘆,“如此,則江東幸甚!百姓幸甚!亮這就回去稟告我主,早作歸降曹操之備,免得與江東爭功?!闭f著就要起身告辭。
“且慢!”周瑜叫住他,眼中寒光一閃,“先生歸降曹操,欲求何職?或許瑜可為先生引薦一二?”
諸葛亮擺擺手,一臉“淡泊名利”:“亮何所求?但得歸隱山林,足矣。若曹操不容,或賜一葉扁舟,放浪江湖,亦平生所愿?!毖莸媚墙幸粋€超然物外。
周瑜哈哈大笑:“先生真高士也!好!好一個放浪江湖!瑜佩服!”
諸葛亮也笑:“彼此彼此!都督深明大義,亮亦佩服!告辭!”說完,真就起身,施施然走了!留下周瑜皮笑肉不笑地看著他的背影,以及旁邊急得快哭出來的魯肅。
諸葛亮一走,魯肅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住周瑜的胳膊:“公瑾!你……你真要降?!那諸葛亮胡說八道,你怎么也……這不像你?。 ?
周瑜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冰冷的殺氣和滔天的怒意:“子敬!你被他騙了!這諸葛亮,是在用反話激我!”
“啊?”魯肅懵了。
“哼!”周瑜一掌拍在案幾上,“他明知我周公瑾平生最恨屈膝事人!更知江東基業乃伯符(孫策)與我等血戰得來!豈能拱手送與曹操?他故作降論,無非是想激我表態!讓我主動請戰!好一個諸葛孔明!竟敢如此戲耍于我!”
魯肅這才恍然大悟,拍著腦門:“哎呀!原來如此!這孔明……心機太深了!那……那公瑾你打算怎么辦?”
周瑜眼中戰意升騰:“怎么辦?他既然想看我的態度,那我便給他看!明日主公議事,我自有道理!定教那諸葛亮知道,我江東男兒,絕非畏戰之輩!更要讓他明白,破曹大計,離了我周公瑾,他玩不轉!”
魯肅看著殺氣騰騰又自信滿滿的周瑜,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又隱隱有點擔憂:這臥龍與周郎,一山不容二虎啊……
第二天,孫權再次召集高層開會。這次氣氛更凝重了。張昭等人一看周瑜來了,腰桿似乎又挺直了點,覺得有靠山了(他們以為周瑜主降)。
孫權開門見山:“昨日孔明先生之言,諸卿以為如何?曹操大軍壓境,是戰是降,今日必須決斷!”
張昭立刻跳出來:“主公!昨日諸葛先生所言極是!納降乃萬全之策!老臣附議!”
投降派紛紛附和:“附議!”“張公高見!”
孫權沒理他們,目光看向周瑜:“公瑾之意若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瑜身上。張昭等人眼神熱切,等著周瑜這位軍方大佬一錘定音。魯肅緊張地攥緊了拳頭。諸葛亮則氣定神閑,羽扇輕搖,仿佛一切盡在掌握。
周瑜緩緩起身,走到堂中,對著孫權一揖,然后環視眾人,聲音清朗而有力:
“主公!曹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此乃國賊!天下共討之!**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孫堅、孫策)余烈,據有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豈可**納降**,自縛雙手,受制于人?!”
轟——!周瑜這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巨石!張昭等人瞬間傻眼!如遭雷擊!說好的主降呢?!怎么突然變卦了?!
周瑜根本不看他們驚愕的表情,繼續慷慨陳詞,條分縷析:
“今曹操南下,自尋死路,有四必?。?
其一,北方未靖,馬騰、韓遂為其后患!曹操豈敢久離巢穴?
其二,北軍不習水戰!舍鞍馬,仗舟楫,與我爭衡,是以短擊長!
其三,時值隆冬,馬無藁草(草料),北兵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其四,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戰力大減!
**此四忌,兵家之大患也!而曹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進駐夏口(今湖北武漢),為主公破之!若瑜不擒曹操,甘當軍令!”
這一番分析,有理有據,氣勢如虹!聽得孫權熱血沸騰!猛地站起身:“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所懼者,唯袁紹、劉表、呂布與孤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公瑾此言,正合孤意!此天以公瑾賜孤也!”孫權終于亮出了底牌,他骨子里是主戰的!只是在等周瑜的態度和破敵之策!
張昭等人徹底蔫了,面如死灰。完了!軍方大佬和主公都主戰,沒他們什么事了。
周瑜趁熱打鐵:“主公既已決斷,請賜佩劍!瑜明日便赴鄱陽湖調集水軍!敢有再言降操者,**與此案同!**”說著,拔出腰間佩劍,“咔嚓”一聲,將面前桌案一角斬落!木屑紛飛!
張昭等人嚇得一哆嗦,屁都不敢放一個了。
“好!”孫權也拔出自己的佩劍,遞給周瑜,“公瑾!孤封你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參謀長)!如文武官將有不聽號令者,即以此劍誅之!孤自起兵接應!”
**大都督!**這是江東軍界的最高職位!真正的實權派!周瑜鄭重接過佩劍:“瑜領命!定不負主公重托!”
塵埃落定!抗曹聯盟的核心骨架,算是搭起來了!
散會后,周瑜特意叫住諸葛亮,臉上帶著勝利者的微笑,也有一絲較勁的意味:“孔明先生!破曹之計,瑜已有定策。然尚需先生鼎力相助。敢問先生,破曹當用何策?”
諸葛亮心中暗笑:小樣兒,還想考我?他搖著羽扇,輕描淡寫地說:“亮乃山野之人,豈敢在大都督面前班門弄斧?都督胸中自有甲兵百萬。不過……亮觀曹操此番南下,雖犯兵家大忌,然其勢猶盛。欲破強敵,需用火攻。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周瑜心中猛地一震!這正是他苦思冥想、尚未解決的致命難題!隆冬時節,哪來的東南風?沒有東南風,火攻之計就是空談!這諸葛亮……竟一眼看穿了自己的核心謀劃和最大軟肋?!
周瑜強壓心中的驚濤駭浪,故作鎮定:“哦?先生也主火攻?然隆冬時節,西北風盛行,何來東風?”
諸葛亮神秘一笑,羽扇指向蒼穹:“天有不測風云,人豈能料定?都督但管厲兵秣馬,演練火攻之術。亮**或可**于南屏山筑一高臺,借得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助都督破曹,如何?”這話說得,仿佛借東風就像去鄰居家借瓶醬油那么簡單!
周瑜這下是真服了!也真有點怕了!眼前這人,不僅智謀深遠,竟還通曉天文?能呼風喚雨?!他深吸一口氣,第一次用上了敬語:“先生真乃神人也!若果真能借得東風,則破曹必矣!瑜代江東軍民,拜謝先生!”說著,對著諸葛亮深深一揖。
諸葛亮坦然受之,心中卻道:小周郎,別急,后面還有更刺激的等著你呢。江東這盤棋,才剛剛開始落子。
孫劉聯盟,在諸葛亮和周瑜這對“相愛相殺”的頂尖智囊推動下,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赤壁大火,已在悄然醞釀!
---
下一章我們將繼續《三國演義》原著第四十五回的精彩故事:“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干中計”。周都督的反間計,即將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