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話說劉備劉皇叔,費了老鼻子勁,風雪里跑了三趟,終于把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臥龍先生諸葛亮從隆中的草廬里給請了出來!回到新野,劉備那叫一個揚眉吐氣,感覺人生終于要開掛了!他立刻擺開大宴,當著關羽、張飛、趙云、孫乾、糜竺等所有核心班底的面,鄭重宣布:“從今往后,孔明先生就是咱們的軍師!見軍師如見我!軍師的話,就是最高指示!誰要是不聽,別怪我翻臉不認人!”為了表示誠意,劉備還把自己祖傳的佩劍(象征權力)都解下來塞給了諸葛亮:“軍師!拿著!誰敢炸刺,先斬后奏!”
這架勢,這排面,給得那叫一個足!諸葛亮呢?倒是很淡定,羽扇輕搖(這扇子估計是從隆中帶出來的,成了他的標志性道具),對著眾人團團一揖:“亮才疏學淺,蒙主公厚愛,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以后還請大家伙兒多多幫襯,咱們一塊兒把這漢室江山給扶正了!”場面話說得挺漂亮。
可臺下呢?反應就有點復雜了。孫乾、糜竺這些文官,心思活絡,一看主公這么器重新來的,趕緊表態:“軍師神機妙算,我等佩服!定當全力配合!”趙云趙子龍,性格穩重,雖然心里也有點打鼓(畢竟沒見識過),但也抱拳道:“云謹遵軍師號令!”
唯獨關羽和張飛這倆鐵桿兄弟,臉上那表情就有點精彩了。關羽關二爺,手捋著他那標志性的長胡子,丹鳳眼微瞇,打量著諸葛亮,心里直犯嘀咕:“大哥這是被灌了啥迷魂湯?一個二十郎當歲的書生,毛還沒長齊呢(諸葛亮此時約27歲),就敢統領三軍?還‘見軍師如見大哥’?我關云長縱橫天下多少年,也沒這待遇!哼,倒要看看你有何真本事!”張飛張三爺就更直接了,他本來就不服,這會兒見大哥把佩劍都給了這“小白臉”,氣得鋼須倒豎,豹眼圓睜,要不是關羽在旁邊死死按著他胳膊,估計當場就能掀桌子!他壓低聲音對關羽吼:“二哥!你看大哥!被這村夫迷了心竅了!俺們兄弟出生入死多少年,還不如一個剛來的?氣煞俺也!”
劉備當然知道兩個兄弟不服氣,尤其是張飛那暴脾氣。宴會結束后,他私下找到關、張,語重心長地說:“二弟、三弟!我知道你們心里不痛快。但你們要相信我!我得孔明,猶如**魚得水**!他的才能,遠超你們想象!元直(徐庶)臨走時怎么說的?水鏡先生(司馬徽)又是如何推崇的?你們想想!以后對軍師,務必要恭敬!他的命令,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切不可因私廢公,壞了大事!”劉備把“魚得水”這詞都用上了,可見他對諸葛亮的重視程度。
關羽沉默不語,算是默認。張飛哼哼唧唧,雖然還是不服,但也勉強答應不給軍師難堪(暫時)。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是手握劉備佩劍的軍師?諸葛亮也沒閑著,立刻進入角色。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底**。把新野的戶口本(人口)、賬本(錢糧)、兵冊(軍隊)統統要過來,仔仔細細研究了個透。結果……有點慘不忍睹。新野小城,兵不過數千(撐死三四千),糧草勉強夠吃仨月,地盤就這么巴掌大一塊。這起點,比劉備當年在平原縣還慘!
諸葛亮倒也沒嫌棄,拿著劉備的“尚方寶劍”,開始**改革**:
***整頓吏治**:那些混日子、吃拿卡要的基層小官,該撤的撤,該換的換,換上老實肯干的。老百姓拍手稱快!
***招募鄉勇**:貼出招兵告示,待遇從優。諸葛亮親自面試(主要是看體格和品行),很快又拉起了一支千把人的新兵隊伍。
***強化訓練**:關、張、趙這些猛將,統統被安排去當“教官”。關羽負責練刀法,張飛負責練長矛(順便吼幾嗓子提升士氣),趙云負責練槍法和騎射。諸葛亮還搞了點“陣法”訓練,雖然士兵們練得暈頭轉向,但紀律性明顯好了不少。
***加固城防**:新野這小破城墻,以前也就防個土匪。諸葛亮組織人手,挖深壕溝,加高城墻,設置鹿角(障礙物),還搞了點簡易的投石機和弩車(技術含量不高,但嚇唬人夠用)。
***囤積糧草**:派人去周邊地區(主要是劉表默許的范圍內)買糧,能買多少買多少,倉庫塞得滿滿當當。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新野的面貌煥然一新!劉備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對諸葛亮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關羽和張飛呢?尤其是張飛,看著自己堂堂“萬人敵”,整天被諸葛亮支使得像個新兵連排長,教一幫大頭兵耍把式,心里那叫一個憋屈!他私下對關羽抱怨:“二哥!你看那諸葛村夫!整天搖個破扇子,指手畫腳!練兵?練個鳥兵!有俺老張在,來多少曹兵砍多少!用得著這么麻煩?”關羽雖然也覺得諸葛亮有點“小題大做”,但城防確實加固了,糧草也足了,他也不好說什么,只能勸張飛:“三弟,且看軍師如何調度。若真無實學,大哥自有明斷。”這話聽著像是安慰張飛,其實也是關羽自己心里的疑問。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咱們把鏡頭轉向北邊許昌的曹操。上次曹仁在新野被徐庶(當時還在)揍得鼻青臉腫,曹操一直憋著口氣呢。后來聽說徐庶被他用“孝道綁架”的陰招弄到許都了(徐庶到許都后果然一言不發,成了擺設),曹操還挺得意。可沒過多久,探子又報來了新消息:劉備請了個新軍師!叫諸葛亮!據說是什么“臥龍先生”,在隆中很有名,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徐庶臨走前還極力推薦,說“得其主,不得其時”(這話徐庶確實說過,感慨自己跟了劉備但時機不對)。
曹操一聽,心里就有點犯嘀咕了:“諸葛亮?臥龍?沒聽說過啊!徐元直那么狂的人,居然如此推崇他?劉備還三顧茅廬?”他趕緊召集謀士們開會:“諸公,可有人知曉南陽諸葛亮?”
底下謀士們你看我,我看你,大部分都搖頭。這也難怪,諸葛亮之前一直隱居,名聲主要在荊襄一帶的士人圈子里流傳,還沒傳到中央。這時,謀士程昱(程仲德)站了出來:“丞相,此人我倒是略知一二。”
“哦?仲德快講!”曹操來了興趣。
程昱捋著山羊胡子:“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瑯琊陽都人(今山東沂南),早年隨叔父諸葛玄避亂荊州,后隱居南陽隆中。此人才學確實不凡,常自比管仲、樂毅!其友如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皆稱其才不可量!徐元直對其推崇備至,稱其為‘臥龍’,言‘得其主,不得其時’!如今劉備竟將他請出山了,此誠心腹大患也!”
曹操一聽“自比管仲樂毅”、“心腹大患”,小眼睛瞇了起來,閃過一絲寒光:“哼!好大的口氣!管仲樂毅,豈是等閑可比?劉備織席販履之輩,得此狂生,便以為能翻天不成?”他轉頭看向武將班中,“誰愿提兵前往新野,擒拿劉備,剿滅諸葛村夫?”
話音剛落,一員大將挺身而出,聲如洪鐘:“未將愿往!”眾人一看,正是曹操的族弟,大將夏侯惇夏侯元讓!這位爺可是曹操起家時的鐵桿,雖然一只眼睛早年打仗弄瞎了(被箭射中,拔箭時帶出眼珠,他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一口吞了……),但勇猛不減當年,脾氣還賊火爆。
曹操一看是自家兄弟請戰,很高興:“元讓勇猛,必能建功!命你為都督,于禁、李典為副將,領精兵十萬,兵發博望坡(新野北面一個重要隘口),蕩平新野,生擒劉備、諸葛亮!”
“得令!”夏侯惇信心爆棚,心想一個賣草鞋的和一個種地的,能有多大能耐?他點齊十萬大軍(可能有水分,但五六萬精銳是有的),浩浩蕩蕩殺奔新野而來!旌旗蔽日,塵土飛揚,那氣勢,恨不得把新野這個小城碾成粉末!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到新野。劉備一聽“夏侯惇領十萬大軍殺來”,臉都白了!他趕緊召集眾人開會。新野這小地方,滿打滿算能拉出來打仗的兵,加上新招募的,也就四五千人!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這仗怎么打?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坐在劉備旁邊、羽扇輕搖、一臉淡定的諸葛亮。
“軍師!曹軍勢大,如之奈何?”劉備的聲音都有點發顫。
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指向地圖上的博望坡(新野北邊一個險要山口):“主公勿憂。亮觀博望坡左有豫山,右有安林,皆是伏兵的好去處。亮有一計,管教夏侯惇十萬大軍,有來無回!”那語氣,輕松得好像在說晚飯吃啥。
張飛一聽,差點樂出聲來(氣樂的):“軍師!好大的口氣!十萬大軍有來無回?就憑咱們這幾千號人?您該不會是昨晚沒睡醒,說夢話呢吧?”語氣充滿了嘲諷。
關羽雖然沒說話,但捋胡子的動作明顯加重了,顯然也是極度懷疑。
諸葛亮也不生氣,看著張飛,笑容不變:“張將軍若不信,可敢與亮賭上一賭?”
張飛脖子一梗:“賭就賭!賭什么?”
諸葛亮羽扇輕點:“若亮此計不成,讓曹軍踏入新野半步,亮這顆人頭,將軍隨時可取!若亮僥幸成功……”
張飛搶著說:“你若真能退了十萬曹兵,俺老張給你牽馬墜鐙,磕頭認錯都行!”
“好!一言為定!”諸葛亮爽快答應,然后轉向劉備,“請主公賜予印信兵符,容亮調兵遣將!”
劉備雖然心里也打鼓(十萬對四千啊!),但想起隆中對那番神操作,還是選擇無條件信任:“一切但憑軍師做主!印信兵符在此!”他把象征兵權的印信鄭重地交給了諸葛亮。
諸葛亮接過印信,神色一肅,羽扇輕搖,開始點將:
1.**“關羽關云長聽令!”**
關羽一愣,沒想到第一個點自己,上前一步:“關某在!”
“命你引一千精兵,前往豫山埋伏!曹軍若至,放他過去!待南面火起,方可出擊!記住,**只燒輜重糧草,不殺敗兵**!”諸葛亮特意強調最后一句。
關羽眉頭微皺(不殺敗兵?),但還是抱拳:“得令!”領了令箭下去了。
2.**“張飛張翼德聽令!”**
張飛鼻孔朝天:“在!”
“命你引一千精兵,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待南面火起,立刻殺出,**專攻博望城舊屯糧草之處,縱火焚燒**!同樣,**不追殺潰兵**!”
張飛一聽又是放火還不讓追殺,老大不情愿,但軍令如山,又有賭約在前,只能甕聲甕氣:“得令!”也下去了。
3.**“關平、劉封聽令!”**(關平是關羽義子,劉封是劉備義子,都是小將)
“命你二人引五百軍士,預備引火之物,在博望坡后兩邊等候!**初更時分(晚上7-9點),必有曹兵至,便可放火**!”
“得令!”兩個小將領命。
4.**“趙云趙子龍聽令!”**
“末將在!”趙云出列。
“命你為前部先鋒,只許敗,不許勝!主公自引一軍為后援。明日與曹軍交戰,**許敗不許勝**!將敵軍誘入博望坡深處,便是大功一件!”
趙云雖然不明白為啥只能敗不能勝,但他執行力超強:“末將領命!”
5.**“糜竺、糜芳聽令!”**
“命你二人引五百軍士,預備慶功筵席,安排功勞簿伺候!明日黃昏,必有捷報!”諸葛亮這安排,簡直像是提前開慶功會了!
糜竺、糜芳面面相覷,也只能硬著頭皮:“……得令!”
命令發完,諸葛亮看著還有點懵的劉備,笑道:“主公,明日請隨亮登高觀戰,且看夏侯惇如何入我彀中!”
劉備看著諸葛亮那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雖然心里七上八下,也只能選擇相信。關羽、張飛等人領了軍令,雖然滿腹狐疑,尤其是那個“只許敗不許勝”和“不殺敗兵”的命令,簡直莫名其妙!但軍令如山,又有賭約壓著(主要是張飛),也只能各自去準備了。
張飛一邊往外走,一邊對關羽嘟囔:“二哥!你看這村夫!神神叨叨的!讓子龍詐敗?還讓俺們只放火不殺人?還預備慶功宴?他以為他是神仙啊?明日若敗了,看俺老張不把他那破扇子塞他嘴里!”
關羽沉著臉:“且看他如何施為。若真敗了,哼,大哥也護不住他!”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夏侯惇帶著十萬大軍(對外號稱),耀武揚威地殺到了博望坡。先鋒大將韓浩(夏侯惇副手)回報:“都督,前面就是博望坡了!發現劉備軍蹤跡,先鋒是趙云!”
夏侯惇獨眼一瞪:“趙云?無名小卒!傳令,全速前進!今日必生擒劉備,活捉諸葛村夫!”他根本沒把新野這點人馬放在眼里。
很快,兩軍就在博望坡前對上了陣。劉備這邊,趙云銀槍白馬,一馬當先。夏侯惇一看,樂了:“就這點人馬?也敢來擋我十萬大軍?誰去給我拿下趙云?”
副將于禁(比較謹慎)勸道:“都督,此地山川相逼,樹木叢雜,須防火攻啊!”夏侯惇獨眼一翻,哈哈大笑:“火攻?于將軍你也太小心了!此時正值秋季,天干物燥不假,但你看這風向?北風!他若放火,是燒他自己還是燒我?況且,就憑他這點人馬,敢用火攻?笑話!諸將聽令!給我沖!活捉趙云者,賞千金!”
曹軍仗著人多勢眾,像潮水般涌了上去!趙云按照諸葛亮吩咐,裝模作樣地抵擋了一陣,然后大喊一聲:“賊勢浩大!撤!”帶著隊伍掉頭就跑,那叫一個“狼狽”!旗幟、鑼鼓、甚至一些破刀爛槍都丟了一地。
夏侯惇一看,更得意了:“哈哈哈!果然是一群烏合之眾!給我追!別放跑了趙云!”他親自帶隊,一馬當先就追了上去!于禁、李典帶著后軍也跟著往前沖。
這一追,就追進了博望坡深處。道路越來越窄,兩邊都是山,樹木也越來越茂密。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接近初更)。于禁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再次提醒夏侯惇:“都督!地勢險要,恐有埋伏!不如先扎營,明日再戰?”
夏侯惇正追得起勁,眼看就要追上趙云了,哪里肯聽?他指著前面“狼狽逃竄”的趙云背影:“埋伏?于將軍!你看那趙云,跑得比兔子還快!輜重都丟了!分明是嚇破了膽!此時不追,更待何時?追!”他一鞭子抽在馬屁股上,追得更快了。
正追著,突然!只聽一聲炮響(估計是關平劉封點的)!緊接著,喊殺聲震天動地!道路兩側的山坡上、樹林里,猛地竄出無數火光!不是伏兵,是**火把**!不對,是**火球**!是**火箭**!無數引火之物被點燃,借著呼嘯的北風,像一條條惡龍,瞬間撲向道路兩旁的枯草和樹木!
**火攻!真的是火攻!**
夏侯惇的獨眼瞬間瞪得溜圓,魂飛魄散:“不好!中計了!”他話音未落,只聽“轟”的一聲!道路兩旁堆積的干草枯枝被點燃,火勢借著風勢,以驚人的速度蔓延開來!整個博望坡山谷,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曹軍徹底亂套了!
“火!著火了!”
“快跑啊!”
“馬驚了!啊!”
“我的屁股!燒著了!”
濃煙滾滾,烈焰沖天!人喊馬嘶,自相踐踏!十萬大軍(實際進入山谷的先鋒部隊也有幾萬)在狹窄的山谷里擠成一團,成了最好的燃料!身上著了火的士兵滿地打滾,馬匹受驚亂沖亂撞,將官們喊破嗓子也控制不住局面!
這還沒完!埋伏在豫山的關羽,看到南面火起(信號),大喝一聲:“軍師妙算!隨我殺!”帶著一千精兵從山上沖下,目標明確——直奔曹軍的輜重車隊!點火!燒糧草!火光中,關羽青龍刀寒光閃閃,但牢記軍令,只燒東西,不追殺亂跑的曹兵。
幾乎同時,埋伏在安林的張飛也看到了信號!他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大吼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曹賊納命來!”聲如巨雷!他帶著兵直撲曹軍后隊的糧草囤積點(博望城舊址),瘋狂放火!看著眼前沖天的火光和鬼哭狼嚎的曹兵,張飛一邊放火一邊心里嘀咕:“嘿!這村夫……還真他娘的有點門道!”
趙云一看火起,也不跑了,調轉馬頭,銀槍一擺:“將士們!軍師計成!隨我殺回去!”剛才還“狼狽逃竄”的劉備軍,瞬間士氣大振,如同猛虎下山,對著混亂不堪的曹軍就是一頓猛沖猛打!劉備在后方高處看得熱血沸騰,對旁邊搖著羽扇、一臉云淡風輕的諸葛亮佩服得簡直要跪下了:“軍師真乃神人也!”
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人,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和伏兵徹底打懵了!看著身邊士兵被燒死、踩死,糧草輜重化為灰燼,知道大勢已去。夏侯惇在親兵拼死保護下,用長槍挑開燃燒的樹木,好不容易殺出一條血路,盔甲都燒焦了,胡子眉毛燎掉一半,狼狽不堪地逃出了火海!于禁、李典也各自帶了些殘兵敗將,跟著逃命。
這一仗,從初更打到后半夜。夏侯惇帶來的先鋒精銳,被燒死、踩死、殺死大半!糧草輜重幾乎全部報銷!諸葛亮用幾千人馬,一把大火,硬生生燒退了夏侯惇的十萬大軍(先鋒)!博望坡,成了曹軍的噩夢!
天亮時分,戰場漸漸平息。新野軍開始打掃戰場(主要是收攏沒燒掉的物資)。關羽、張飛、趙云等將領回到新野,個個臉上都帶著難以置信的興奮!
尤其是張飛!他見到諸葛亮,“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動作之快,把旁邊人都嚇了一跳)他對著諸葛亮“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扯著大嗓門喊道:“軍師!俺老張服了!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從今往后,您指東,俺絕不往西!您讓俺打狗,俺絕不攆雞!軍師在上,請受俺張翼德一拜!”這態度轉變,比博望坡的火勢還猛!
關羽雖然沒下跪,但也走到諸葛亮面前,深深一揖,臉上再無半點倨傲,只有由衷的敬佩:“關某平生未服于人,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軍師神機妙算,關某拜服!日后但憑軍師驅策,關某萬死不辭!”
諸葛亮微笑著扶起張飛,又對關羽還禮:“二位將軍英勇無敵,此戰之功,首推將士用命!亮不過略施小計罷了。”謙虛,一如既往地謙虛。
劉備看著這“將相和”的場面,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諸葛亮的手:“得軍師,實乃備與將士們之福!漢室之幸!”他立刻兌現承諾,讓糜竺擺開盛大的慶功宴!功勞簿上,諸葛亮的名字排在第一,實至名歸!
經此一戰,諸葛亮在新野軍中威信暴漲!“臥龍”之名,開始真正響徹天下!而那位在博望坡灰頭土臉逃回去的夏侯惇,正跪在曹操面前請罪呢。曹操聽完戰報,倒吸一口涼氣:“諸葛亮……竟有如此手段?此人不除,必成大患!”他知道,南下的腳步,恐怕要被這個年輕的“村夫”阻擋一陣子了。
新野的這把火,燒掉了曹軍的驕狂,燒出了諸葛亮的威名,也燒開了三國爭霸的新篇章!
---
下一章我們將繼續《三國演義》原著第三十九回的精彩故事:“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劉表家又出幺蛾子?曹操的大軍會善罷甘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