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探究民族發展和國家進步背后的動因,不難發現,總有一種一以貫之的、為大多數社會成員所追求和體認的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和道德規范,這是民族共同的德性、心理和品格的集中反映。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幾千年以來的獨特歷史沉淀和精神軌跡,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其蘊含的強大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中華文明歷經磨難而不衰,千錘百煉更堅強,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也使得中國人所具有的生命質感、心性本體、民族氣節和人格理想等高貴優雅之精神境界得以傳承和彰顯;更使得中華兒女能夠在民族危難關頭團結一心,奮勇向前,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探求國家救亡和民族振興之道。這種歷史的文化傳承和精神氣節展現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聚升華為中國精神。

毛澤東曾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在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下,一批批先進的仁人志士對救亡圖存道路的積極探索,促進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近代覺醒和轉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此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和國家繁榮富強的偉大奮進歷程中,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也正因根植于本國、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也彰顯出了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獨特風貌。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從來就沒有教科書,更沒有現成答案。黨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就明確指出:“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唯物史觀的根本方法論就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精神觀念的形成。同樣,新時代的中國精神也有著深厚的現實根基,體現著鮮明的新時代實踐特征。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時就明確指出,過去五年,我們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過去十年,我們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中國人民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就此而言,新時代的中國精神根生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歷史性的變革與成就。

培育和弘揚中國精神,既是基于歷史的積淀與傳承,也是基于現實的變革與成就,更需要今后的擔當和作為。回首過去、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我們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精神的力量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的歷史征程中,我們將面臨更加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怕什么?接受疾風暴雨、驚濤駭浪的考驗,我說,‘雖千萬人,吾往矣’!沒什么好怕的。”對于新時代條件下的中國精神培育而言,就更需要深入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把握好、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凝心聚力,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本書是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專項“智能算法視閾下的西部邊疆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風險及應對研究”(項目編號:XIA2403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本書的出版得到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出版基金資助,同時,也得到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鄧克虎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馮薈帆、李金萍、田鑫妍、莫春睿等同學對本書的出版也做出了貢獻,在此一并感謝。中國精神培育研究的議題較為復雜宏大,筆者對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加之水平有限,書稿中的疏漏與不足也在所難免,也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探究,敬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魏泳安

2024年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方正县| 凤翔县| 固阳县| 青神县| 韶山市| 松溪县| 台北市| 安阳县| 平凉市| 师宗县| 姚安县| 汉寿县| 赤城县| 息烽县| 清徐县| 宜阳县| 扎囊县| 永定县| 大冶市| 山西省| 遂川县| 团风县| 西安市| 女性| 额尔古纳市| 昆山市| 峡江县| 五河县| 扶沟县| 敦化市| 万安县| 泰和县| 河间市| 科尔| 马龙县| 马鞍山市| 上犹县| 昌图县| 吉木萨尔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