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將對決,小炮試火
- 明末:暴君天下,我崇禎不裝了
- 云邊青柚
- 4119字
- 2025-06-14 10:12:16
“大汗,犯不著親自犯險啊。”
“是啊,大汗,交給咱們去吧!”
眼見眾人攔著,一旁的莽古爾泰嘟囔道:“你們一個個的慌什么,咱們大汗也是戰場沖殺之人,當初平定蒙古與朝鮮的戰役沒少親冒矢石爭先沖殺,還會怕一個區區的書生守備?”
“莽古爾泰,你安的是什么心,大汗還是有了損傷那動搖的是咱們大金的根本,我看你就是心思不純!”
老辣的正黃旗固山額真可不慣著,立馬嗆聲莽古爾泰。
“哎哎哎,我可沒這個想法啊,我就是懷念當年咱們幾兄弟一起打天下的日子!”
“胡說,你是三貝勒不假,你與大汗是兄弟也不假,但你們更是君臣!”一名白袍小將沖了出來沖著莽古爾泰大吼一聲,眾人循聲望去正是兩白旗的多爾袞。
“多爾袞,你不在右側埋伏來到城下干什么?”
“聽聞明軍援軍往這一處來了,臣弟不放心大汗安危故特來次查看,大汗放心,臣弟只帶了三百親兵,正白旗與鑲白旗的人馬全都在我哥阿濟格的手底下按照原先約定的計劃嚴陣以待!”
皇太極欣慰地點了點頭:“嗯,不錯,對了,多鐸的傷勢怎么樣了?”
“有勞大汗記掛,軍醫已經瞧過了,肋骨斷了幾根,氣血有些不暢,估摸著要養上一陣子了。”
“嗯,你們兄弟幾人表現都很不錯,尤其是多鐸初上戰陣便能展現父祖的風采勇猛殺敵,甚慰吾心吶,再過個三兩年正白旗就能放心交到他手上了,這兩年你就多費心幫他看著點哈。”
“大汗說笑了,多鐸被父兄們慣壞了,讓他吃點虧也好,不然以后肯定還要走彎路的。”
年僅十九歲的多爾袞展現出不與年齡匹配的成熟令皇太極更為欣賞,他也有心從這幾個年幼的弟弟里面找幾個出來抗衡一下大權在握的代善與莽古爾泰,將那兩人的兵權一點點稀釋。
“很好,當初你跟著父汗的時候12歲便入賬議事,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是質疑你,今日那就由多爾袞替我出戰吧,也讓這些明軍看看咱們兩白旗主將的實力。”
多爾袞帶著三百親兵迅速沖進戰陣尋著白袍將軍便沖了過去,而此時的盧象升正與康爾曼斗的正酣,絲毫未注意側后方沖出的多爾袞。
“盧守備,小心啊!”
鄧光瞥見沖出的多爾袞但距離太遠,遠水接不了近渴。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間又有一小將從旁攔住了多爾袞劈下愛的大刀。
“你是何人?”
身披藍布面、內襯鐵葉、外綴醒目鎏金銅釘的滿洲棉甲,要懸梅針箭(透甲重箭)的多爾袞,早已注意到這員沖陣驍勇、裝備精良的明軍小將。
他目光銳利如刀,瞬間鎖定了眼前之人那如火的紅纓和閃亮的山文甲。
對面小將頭戴一頂精鐵打造、打磨得锃亮的“六瓣明鐵盔”。
盔體由六片弧形鐵甲葉鉚接而成,頂部是尖銳的盔槍,紅纓如火,隨風烈烈舞動,成為戰場上最醒目的標識之一。
盔沿下壓,護額處鑲嵌一塊打磨光滑的橢圓形護心銅鏡,映照著慘烈的戰場和頭頂的烈日寒光。
護頸部分是一圈皮質內襯、外綴密集小鐵環的“頓項”,像鐵簾般垂至肩部,有效防護咽喉與后頸要害。
這不是一般人能裝備的起的,來人定是遼西大戶家的子弟!
最關鍵的是臉頰兩側,是活動的精鋼“護頰”,此刻因沖鋒而緊緊扣合,只露出他年輕卻已顯剛毅的雙眼,那眼神里燃燒著初戰名將的渴望與無畏的烈焰。
身上披掛的是一副精工打造的“山文甲”。
這是明軍高級將領的標志性甲胄,由無數指甲蓋大小、呈“山”字形的精鋼甲片,通過復雜的嵌套方式緊密編綴而成。
甲片層層疊壓,宛如魚鱗,又似連綿山巒,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細密而富有層次的銀灰色寒光。
甲片之下襯著厚實的深青色棉布或皮革,既增加舒適度,也提升防御韌性。
前胸與后背的心臟位置,各鑲嵌一面碩大的圓形“護心鏡”,鏡面打磨得光可鑒人,邊緣有凸起的云紋裝飾,是防御箭矢直射的關鍵。
肩部披覆著獸吞狀的“掩膊”,由整塊鐵片或厚重皮革制成,形如猛獸張口,護住肩關節(窮人這一環節直接沒有)
腰部束一條寬厚的“抱肚”,皮革制成,邊緣鑲有銅釘,既固定甲胄,也防護腰腹。
雙臂套著“臂縛”,小臂處是細密的鎖子甲或鱗甲,上臂則是整片的鐵甲葉防護。
腿部穿著“腿裙”,由長條形甲片編綴,垂至膝下,整套甲胄重量不輕,但在他年輕矯健的身軀駕馭下,行動間甲片碰撞摩擦,發出鏗鏘有力的“嘩啦”聲響,瞬間成了戰場的核心。
這一套下來……不輕啊!
馬也必須是好馬,這員小將座下的戰馬并非河曲駿馬而是個頭更大耐力更好的蒙古戰馬,再次彰顯了其豐厚的家族底蘊。
多爾袞對眼前之人更加好奇了。
“前軍副先鋒吳三桂是也!”來人聲音洪亮,器宇軒昂,多爾袞瞬間來了興致,提刀猛砍而去。
吳三桂右手緊握一柄丈余長(約3米多)的“眉尖刀”,雙臂一圈架住對方的攻擊之后雙腿一夾馬肚繞至多方身后回身一桿砸向對方后心,多爾袞也很警醒彎腰躲過這勢大力沉的一擊。
吳三桂手里的大刀乃是明軍制式長柄大刀,刀身寬闊厚重,形似關刀但刀頭更為尖銳上挑,刃口在近刀尖處陡然加寬,形成一個銳利的弧度,形似美人黛眉,故名“眉尖”。
刀頭雪亮,開有深深的血槽,在揮舞時劃破空氣,發出懾人的“嗚嗚”呼嘯。
刀桿是堅韌的白蠟木,纏著防滑吸汗的麻繩,末端套著沉重的鐵鐏,既可插入地面,也可做鈍器使用。
此刀沉重,非氣力大者不能舞!
而多爾袞手中則是更加靈活的長柄大刀,短是短了些但更適合近身搏殺。
所以,這二人打法就非常明了,一個想盡力沖前搏殺,一個是要拉開距離借著戰馬沖刺進行劈砍。
戰場瞬間成了兩員小將的舞臺,每一次進攻或是側防都會引來己方的陣陣喝彩。
吳三桂家族在錦州與遼西雖然也有些影響力但對面畢竟是正白旗名義上的主將啊,皇太極眼見二人越打越亢奮生怕有所閃失急忙令莽古爾泰與濟爾哈朗也加入戰圈之中。
于是,大凌河城下的壓力瞬間小了下來,由之前的攻城戰變成了圍殺戰。
這邊的盧象升與周遇吉對視一眼之后也迅速做出了調整,重甲騎兵迅速前沖同時猛扔手中瓦罐。
陣陣轟隆聲中,戰場迅速亂做一團。
一刻鐘后皇太極主動后撤,在大凌河城外二十里處依山傍水安營扎寨。
渾身是血的盧象升與周遇吉終于來到了大凌河城內。
“將軍真乃神人也!”
這是祖大壽見到盧象升的第一句話。
“祖將軍言重了,您才是遼東的定海神針,來之前陛下說了,守城之事一切都聽從祖將軍安排!”
盧象升還是聰明的,率先挑明了態度,這也讓原本還有些憂慮的祖大壽的手下吃了一顆定心丸。
“哪里哪里,凡事還是要商量著來。”
“吩咐下去,備下宴席,咱們要為兩位將軍接風洗塵。”
“大凌河城乃是遼西的屏障,一旦遼西走廊被打開那后果真的不堪設想啊,將軍猶如天神下凡一般勇猛確是大凌河城的救星啊。”
“皇太極雖然輸了一陣,但是他手上依然有近四萬軍馬,再加上蒙古的騎兵,咱們任重道遠啊。”
“雖然皇太極吃了一次虧,但當初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吃了火炮的虧,可如今建奴在佟養性的幫助下已經造出了不少不次于咱們射程與威力的火炮,甚至還組成了火炮營,這是本將最為擔心的一點。”
“本將料想后期攻城騎兵一定為輔助,他這次后撤不是主動后撤,而是在等待沈陽(盛京)的佟養性那幫家伙。”
席間一番客套之后,祖大壽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將軍勿憂,來前陛下已經交代了,佟養性與馬光遠,王世選之流蹦跶不了幾天了,咱們的大炮再有個十天半個月也該到了,屆時就能一分高下了。”
嗯?
祖大壽用力將碗中酒干盡,心中暗忖道:此人話語堅定不像是說假之人,但如今大凌河城頭安置的乃是與錦州城一樣的六千斤的火炮,其中兩個垛還有兩門更大口徑近萬斤的重炮,難不成這次來的火炮能比如今城頭的還要重?射的還要遠?
盧象升興許是看出了對方的憂慮,立刻又補充了一句:“此次帶來的火炮是陛下與徐光啟徐大人一起研發的,內壁用了青銅而非一般的鍛鐵,而且壁內更為光滑,射程更遠的同時也不易炸膛。”
“有沒有這么玄乎啊,咱們這邊的工匠就是朝廷來的啊……”對面明顯是愣了一下。
“將軍,我這邊還有1500斤的小型火炮,你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走!”
祖大壽是個較真的人,原本盧象升只是話趕話而已,但對方卻一把拽住了他的胳膊來到了城西的一處空地。
“諾,內湖對面的林子看到了嗎,前方系著彩帶的那一排樹距離這里正好是1500步,咱們這邊的重炮試過了,在保證精度的情況下最遠的也就1200步,一般都是在一千步之間能夠收放自如。”
“佛朗機炮大概200步,三眼銃在70步之間,倒是登州來的那幾門6000斤的火炮能打到兩千步之外。”
祖大壽在說起這些的時候眉飛色舞如數家珍,大手使勁在盧象升的肩膀上按了按,“盧守備,你說你們帶來的炮打的更遠更準,那就讓弟兄們一起開開眼吧。”
“推上來!”盧象升也不多話,回手一招。
“間隔十步擺開!”
三門1500斤的野戰輕炮被推了上來并且間隔擺開。
“咦,這炮看起來是小了不少,為啥內圈口徑這么大?”
“對啊,對啊,那發射的時候后沖力那么大不是容易散架了?”
邊上的幾名老炮手老工匠開始對這些輕炮來了興致,繞著轉了一圈便七嘴八舌地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佟養性的4000斤火炮用的也就是12斤的炮彈,750步之內的最大也就18斤的炮彈專門用來炸咱們城墻的,可眼前的小炮炮彈竟然達到了9斤,這要是放在平原上那可不得了啊。”
“哎,老常,威力大不大是一回事,能不能射遠才是重點啊,你別剛發了兩輪不到對面的騎兵都已經沖殺過來了,那還玩個鳥啊!”
“是哦,是哦,確實是常某多想了……哈哈哈……”
這些從錦州來的老專家們的意見全被盧象升等人聽在了耳里。
“盧守備,還愣著干什么啊,給大伙露一手啊。”周遇吉是急性子,要不是初來乍到他真想給剛才那幾個說風涼話的專家們一人一個嘴巴子。
也太操蛋了!
咱們這炮代善父子已經領教過了,咋還在這叨逼叨的,像村口的老娘們一樣。
大明朝的火炮發射已經很規范化了,一般要5至7人協同完成。
炮長/指揮官:負責指揮、瞄準、下達點火命令。
一炮手/裝填手(主):負責裝藥包、炮彈,主要裝填操作。
二炮手/裝填手(副):協助主裝填手,負責傳遞彈藥、工具。
三炮手/清膛手:負責清理炮膛、插入引火藥管。
四炮手/點火手:負責手持點火桿(火繩桿或火把桿)進行點火。
五/六炮手:負責搬運彈藥、操作絞車復位(大型炮)、協助瞄準。
這其中裝填彈藥的炮手與點火的炮手是最為關鍵的一環,也是最為危險的一環。
“好了,諸位大人還是往后退上一些吧。”
盧象升回身看了幾個炮手一眼:“準備。”
“填彈!”
“校準!”
“看我手勢。”
“點火!”
“嘭嘭嘭!”
隨著幾聲炮響,濃煙散去之后那幾位專家上前瞅了一眼便哈哈大笑起來:“喏,祖將軍,我就說嘛,哪里還有比咱們錦州建出的火炮還強的。”
“你看,彩帶還在呢!”
“哈哈哈……”
眾人開始嬉笑起來,眼中滿是輕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