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令亂七八糟想著這些,抵御著渾身內(nèi)外的痛苦。
似覺察他快要堅撐不住,陣法外邊。
此刻站立于另一處高階石臺上的驚蟄太上,輕輕嘆了一聲,拂袖點指,一道靈光襲來,渡入他體內(nèi),立刻令他痛苦稍減。
姜令感激看向那位驚蟄太上。
三日前,師尊拎著他來到此處后山,彼時玄燁山這位驚蟄太上已然自行出門,無奈看著他和師尊。
之后,便是這位驚蟄太上領(lǐng)著他們師徒二人進入這座十分原始的洞府。
這座洞府他十分熟悉,畢竟曾經(jīng)來過。
當初就是在這里,驚蟄太上為他演示玄燁山三大劍經(jīng),就如驚虛掌門為他演示劍法一般。
不過不同的是,師尊自他九歲便時常帶他來此,十一歲教授御氣訣后,就更是日夜親授他練劍。
直到他修為緊錮,數(shù)年突破不了練氣四層,尤其是自十五歲那場靈材灌頂?shù)氖录l(fā)后,他連師尊都鮮少能見,自然也沒再來過這太上洞府。
而如今,再次過來,卻沒想如當年十五歲時那般,師父要幫他再度破境。
奈何,破不了就是破不了,便如此刻,他似能感受到體內(nèi)有一堵堅實墻壁,無論師尊怎么努力,都無法在那堵境界之墻上,留下哪怕一丁點刻痕。
同樣,無論他自己如何去努力破開那堵墻,都似乎永遠差了點什么。
那差的東西,興許就是他與魏延東戰(zhàn)時所領(lǐng)悟到的因緣圓滿。
只若那因緣達成圓滿,他有妻有子,更得子嗣奉上香火。
如此一來,這所謂的境界障壁,恐怕根本不需要破開,而是他可以穿墻而過,輕松踏入練氣四層以上,從此成為中期修士。
但若達不成那因緣圓滿,便算師尊再怎么助他破境,也不可能踏入得了四層修為。
“師尊!”姜令拼命想讓師父停下來,奈何師父反而越來越急。
畢竟那數(shù)種至寶靈物眼看就要耗盡,十余座陣法也靈光閃爍,似乎即將不支。
師尊本人更是面色愈發(fā)蒼白下來,掐訣施法的手都在輕微顫抖。
“師父!”
“我說了讓你不要叫!”
“為師行事,何時容得了你來置喙?”
“令兒啊……為師這一生心血,可都在你身上了……”
“你驚蟄師叔此生無緣結(jié)嬰,驚虛更是資質(zhì)低劣,至于為師,連結(jié)丹都做不到,哈!呵呵!”
“堂堂玄燁山四千年道統(tǒng),不可在我手中走向覆滅……老夫答應(yīng)過上元祖師,定要將道統(tǒng)繼承,發(fā)揚光大……”
“而你!”
驚淵一雙老眼愈發(fā)渾濁,此刻拼命施法,渾身經(jīng)脈都在顫栗,手指都隱隱被逼出血跡。
他神情復(fù)雜看著十余道陣法中的姜令。
當年他去宗境之外除妖,彼時宗中人都以為那妖王根本不知其麾下小妖偷盜境內(nèi)靈稻。
但他心中卻是清楚,那妖王乃是得了其頭上金丹大妖授意,試探小清河宗的金丹劍修,也就是他驚蟄師弟,究竟是死了,還是結(jié)丹成功了。
驚蟄師弟自結(jié)丹后便閉關(guān)苦苦穩(wěn)固修為……他天生體質(zhì)弱于人,生來雖不曾如同那蕭清岳般畸形,卻也天生經(jīng)脈脆弱,本不能踏足仙道。
奈何,他已是玄燁山唯一正統(tǒng)傳人,那場動亂中,上元祖師臨死前,更是將一生劍道領(lǐng)悟,點指此子額頭,全部留傳給了他。
他是上元老祖欽定的劍道傳人,玄燁山道統(tǒng)的傳承所在。
故而,哪怕這驚蟄師弟根骨再差,他也還是嚴令此子修行劍道,至四十年前,總算是成功結(jié)丹。
可哪怕結(jié)丹……
驚淵偏頭朝著一側(cè)的驚蟄太上看去。
那驚蟄太上身穿一身金紋劍袍,氣勢凌利,可卻身形微微躬身。
也只有在親如父兄的驚淵師兄面前,他才會稍稍露出這病態(tài)虛弱的一面。
此刻那驚蟄太上朝著師兄微微點頭,溫潤笑意,目光平靜柔和,淵渟岳峙,虛懷若谷,卻總有一股病氣圍繞,竟似連金丹境界的修為靈力,也壓制不住這般病軀。
這位驚蟄師弟,已經(jīng)無法寸進。
此生,終于金丹初期!
他,無法扛起玄燁山道統(tǒng)的劍道傳承,亦無法稱尊做祖這小清河宗。
而若小清河宗中的玄燁劍修道統(tǒng)之祖斷代……
驚淵眼露絕望。
失去了劍修道統(tǒng),這小清河宗便算還能安穩(wěn),卻還能繼續(xù)安穩(wěn)幾年?
清河谷祖庭中的那位當代老祖,修得是符道,且其元嬰多有不穩(wěn),百余年前傾盡全力突破元嬰,卻竟然壽元無增,仍是金丹之壽。
故此,他才會在觀劍臺之上,怒斥那老祖是個快要坐化了,壽元耗盡的東西。
不好好閉關(guān)修行,延長他壽元,整天微操弄權(quán),給他那親族攫取資源,算什么宗門老祖?
可那老祖終究是元嬰,他亦不敢過多得罪了。
而自己這驚蟄師弟……不說壽元無多,卻也不知何時便會因體脈經(jīng)受不住金丹境靈力席卷,而猝然在什么時候倒下。
他的時間不多了,不止是他自己,更也是這驚蟄師弟。
倒是不成想,他辣手摧滅那膽敢犯境,意圖暗中打探他師弟結(jié)丹死活消息的妖王,竟在回歸宗門之時,瞧見……此刻他眼前,十余座陣法中的此子。
六歲的練氣。
世所罕見,不,根本是聞所未聞。
六歲時,人身體骨經(jīng)脈尚未完全成型,靈根猶如尚未孵化出的鳥雀,仍在繭殼之中,如何能夠吸納外界靈氣?
可眼前姜令,他那時出手查探,體內(nèi)靈根的確如殼中鳥雀,不曾吸納靈氣。
但他卻天然具有練氣一層修為,豈非為,先天靈體?
先天靈體之子,或許……可將玄燁山劍道發(fā)揚光大?
故此,他激動將此子帶回宗門,并經(jīng)歷數(shù)度掙扎之后,向全宗宣示姜令具有六歲練氣之姿,只為從宗門中獲取更多修行資源,助此子更快成長,早些接任他玄燁山道統(tǒng)。
可是,沒有想到。
他那先天靈體,是假的!
他曾無數(shù)次翻閱宗門典籍,尋覓各種先天體質(zhì)之說,尤其是那先天靈體。
卻無一處能夠跟姜令對得上!
他不是先天靈體,他只是,有些殊異造化,在靈根尚未成型之前,便不知為何踏入了練氣,成為了練氣修士。
這發(fā)現(xiàn)令他失望,乃至絕望。
尤其是姜令修行功法之后,進境緩慢到比不上靈妖山中的靈豬……
那等靈豬往往飼育一年便要宰殺,便是因為若長過一年,那等靈豬便會產(chǎn)生靈智,且開智之后修行極快,往往幾年就能踏入練氣前中期,是為天生之靈。
只不過靈豬終究只是靈豬,所謂開智,也不過只是有幾歲幼兒的靈智,靠著血脈和靈性修成練氣前中期,也只是會本能的粗使蠻力,連低階妖物都比不上。
不然也不會被當成畜生圈養(yǎng),只用來給全宗提供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