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后,休息蘇明回到宿舍直接就癱倒了,奶奶滴何塞也不當人,這才提第一天測試完說是給他適當訓練訓練,結果差點把蘇明送走。
體能訓練跟肌肉訓練輪番上,也得虧是到下班時間了,不然蘇明壓根就跑不脫。最后的體能訓練蘇明根本就沒有完成,已然是達到了蘇明的極限。
不過何塞下午也沒有再上強度,等下午蘇明爬起來來到集訓中心的時候這時候已經恢復了一部分。
馬爾科跟何塞看到蘇明,給他招招手示意蘇明過去。
現在紅牛新生一代就簽約了蘇明一個人,整個的初級方程式資源都會向他傾斜,這是促使蘇明簽約紅牛的一大因素。
“準備好了嗎?”馬爾科看著蘇明,針對蘇明的第二階段就要開始了。
馬爾科下午給蘇明安排了測試,他們要全方面的看看蘇明對于方程式賽車的適應性。
“沒問題了,恢復的差不多了。”蘇明也沒多說什么,省得挨罵,現在蘇明也摸不清楚馬爾科的脾氣。
只覺得這老頭脾氣怪得很。有時候跟你笑瞇樂呵的,跟鄰家老爺爺一樣,有時候就跟那地府里出來的無常一樣,兇神惡煞。
雖然評價別人的外貌不太好,但是蘇明看到那個不知道怎么來的奇怪眼睛,還是會有點瘆得慌。
說著蘇明就去收拾東西,換賽車服,準備自己下午的測試了。
雖然早上的時候已經看到蘇明在適應方程式上的天賦,但是畢竟只是剛剛開始。
任何東西很多人最早接觸的時候都會進步飛快,但是精通跟熟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情況。
馬爾科又不是沒見過卡丁車開的飛起,轉入到方程式以后稀爛的選手。
最近除了蘇明馬爾科還關注到了一名亞洲車手,亞歷山大·阿爾本,之前多數時間他被蘇明壓制。
但是馬爾科依然看重了他的速度表現,準確來說是從08年就開始關注了。
蘇明被拉過來紅牛以后,馬爾科的精力一部分就又分在了發掘選手身上。
不只是阿爾本,還有一個荷蘭車手,在卡丁車比賽中也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速度。
這些人馬爾科都想要,但是培育一個車手是需要成本的,紅牛也不可能無限制的讓馬爾科拉人。
所以現在馬爾科在跟阿爾本和維斯塔潘同時談著,但是老維斯塔潘可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主,好幾次面對面談判都給馬爾科氣夠嗆。
而且老維斯塔潘也是一個前F1車手,對于合約里面的彎彎繞繞清楚得很,很不好整。
相比之下阿爾本這邊就非常順利了。
之前阿爾本就接受了泰牛的資助,正式進入紅牛青訓體系也不算太困難。
回到蘇明這邊,換好賽車服,耳麥帶好,帶上頭盔,有點生澀的縮進駕駛艙里,安全帶系好,一切準備就緒的蘇明準備出發。
卡丁車賽事跟方程式還有一個明顯區別就是通話,卡丁車沒有外部通話,所以蘇明上車以后所有的信息都要自己處理。
判斷賽道情況,注意車手位置,分析路況,看天氣,蘇明每一次比賽都感覺自己腦細胞在瘋狂燃燒。
早上駕駛方程式的時候感覺自己要關注的更多了,還要關注剎車配比,不斷的調整賽車狀態。
更快的速度對蘇明的反應有更高的要求。好在蘇明適應這些東西還是比較快的,反應速度也很不錯。
“準備好了就可以出發了,剎車配比先不要動,賽車設定模式一,熟悉一下賽車,等到后面幾圈你試試其他的剎車配比,第5圈你準備好了就開始測試。”
TR里何塞的聲音刺刺啦啦的傳入蘇明耳朵里。
TR對于蘇明來說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就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跑。
“Copy。”蘇明簡單回復以后就專注自己的賽車。
現在蘇明還是依然在熟悉賽車的過程,早上雖然講過全部的方程式賽車按鍵,和賽車特點,但是現在蘇明感覺跟這個大家伙還是在“搏斗”,而不是“駕馭”。
不過蘇明現在已經基本可以對應上每個數據背后對賽車的影響了,剎車配比、動力分配還有剛才何塞說的模式一,其實對應的就是設置好的一些賽車基礎設定。
通常在排位賽、正賽、正賽里暖胎圈、長距離都有不一樣的設置,不過這個東西車隊不同設置不一樣。
就跟車的比賽計劃一樣,這些年看F1比賽令蘇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法拉利的策略組,planA、B、C、D、E......蘇明每次看都感覺法拉利車手真辛苦,要記這么多計劃。
蘇明在賽車里,專注的感受賽車每一個細節,從輪胎到賽車本身,這種感覺自己身體一般的狀態讓蘇明對這個賽車的適應飛速提升。
來到第二圈蘇明開始調整賽車的相關設置,每過一個彎角蘇明都根據自己的感覺調整剎車、動力輸出等需要調整的參數。
如果有頭盔視角的話,最忙的時候感覺蘇明像是在電腦上敲“勁舞團”。
“box box!我需要調整賽車,我覺得賽車可以再極限一點,下壓力讓我損失了太多速度。”蘇明在TR里要求進站。
“收到。不過我們建議你保證有充足的下壓力,熟悉以后再追求低下壓力,更極限的調教。”何塞看著數據,平靜的跟蘇明分析到。
“我可以了,相信我。”蘇明也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在11年這個時間點“老馬”剛剛翻新完奧地利賽道,重新更名為紅牛環賽道。整體賽道偏向高速的賽道。
整個賽道只有10個彎角,但是地勢落差非常大,很考驗車手在彎道中的控制能力。
尤其是3號彎,上坡一個回頭又變成下坡,就跟坐過山車一樣驚險刺激。
雖然彎道少,但是彎道對車手掌控賽車的要求比較高,何塞擔心極限條件下蘇明會出什么事情,所以告訴蘇明盡量多保留一些下壓力。
不過看到蘇明堅持何塞也沒有多說什么,等到蘇明進站以后何塞根據之前的數據,調整了尾翼角度,前翼跟其他調整項沒有動,讓蘇明先去試試,本來蘇明還對何塞謹慎的調整抱有一些想法。
這么大的人了,做事怎么一點都不大氣,調整那么一丟丟,能有多大影響。
但是當蘇明真正開起來的時候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差距,下壓力低了很多,讓蘇明過彎的時候難度加大了,感覺賽車有點飄,但是又剛好能過。
完美,蘇明心里想著,果然是老手,還是得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來做,自己還是多學吧。
因為之前卡丁車規格統一,也沒有什么需要調整的地方,這讓蘇明對于方程式賽車的調整不太清楚。
這下蘇明也是體驗到了大車隊的底蘊了,只要你能提出來準確的需求,不過這樣的調整又讓蘇明發現跑了兩圈之后剎車作用開始減弱。
“剎車過熱,調整剎車使用,讓剎車降溫。”剛剛感覺剎車不對勁,何塞的語音就從tr里出來。
蘇明再一次回到pit House,這次調整了賽車前翼,讓更多的冷空氣能夠進入剎車系統,給剎車降溫,同時還調整了尾翼,保證了下壓力的平衡。
工程師們調整結束,馬爾科拍了拍蘇明的腦袋:“準備好了嗎?”
“差不多了,調整結束以后我再適應兩圈。”
“好,盡快,比賽中了沒有那么多時間給你適應。”
聽著馬爾科習慣性的壓力,蘇明撇撇嘴。
調整結束,蘇明駛上賽道,這次的賽車感覺讓蘇明覺得非常舒服,下壓力合適,賽車整個循跡剎車整個過程也比之前順暢了一些。
嘗試了一圈,蘇明準備開始刷圈。
何塞跟馬爾科看著蘇明的圈速,從最開始的1:40多,五六圈下來進入1:30雖然蘇明是在適應賽車過程,同時也伴隨著賽車的調整。
這不但正說明蘇明對賽車的適應性很好,而且還體現了蘇明對于賽車需求的精準把握。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賽車,而且能夠準確的反饋給工程師,溝通效率也是賽車運動非常重要的一環。
蘇明很明顯具備這方面的素質。
這個適應速度和賽車調整溝通能力還是讓馬爾科感到滿意的。
馬爾科示意何塞,將蘇明召回,換上新胎,全力跑看看圈速。
“box,box,更換輪胎,換上新胎測試極限圈速。”何塞這次主動召回蘇明換胎。
“收到!”
蘇明換好輪胎,工程師給了蘇明一個加油的手勢。
蘇明進行了一個暖胎圈,將輪胎進去工作溫度以后,開啟了自己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飛馳圈。
進入發車直道油門焊死,有一個地板油直接起飛,全油門進入一號彎,蘇明屏氣凝神剎車區找準時機重剎減速然后過彎。蘇明幾乎要越過一號彎出彎的路肩出賽到了,不過從其他視野可以看到蘇明的賽車右前輪還是在白線以內的。
何塞跟馬爾科相視一眼,兩人眼中都是對這個中國車手的大膽而驚嘆,這才當天,就敢這么極限。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蘇明通過今天一天的接觸已經基本熟悉了座下這臺賽車,在剛才的練習中逐步建立起了對賽車的信心。
所以蘇明才敢這么大膽,極限。
出彎利落的給油,全油門經過2號彎道,進入3號彎,地勢的起伏讓蘇明小心了一些,一腳重剎蘇明經過3號彎,騎上路肩以后擺正車身蘇明直接給油。
外側的香腸路肩差點把蘇明崩飛讓蘇明失去抓地力,不過蘇明及時控制住了賽車。
直接全油門通過直道,進入4號彎道,蘇明這才發現自己的全油門通過之后,由于4號彎是全下坡,導致蘇明略有些轉向不足。蘇明通過一小節滑移強行把自己車身擺正,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這波至少損失了0.2秒。
通過4號彎的時候由于下一個5號彎道是一個高速彎,蘇明直接在這個彎角就把速度利用到極致,騎上路肩,全油門推進,進入6號彎,降檔、點剎車、通過一氣呵成。
7號彎也是同樣的操作,全油門經過8號彎,進入9、10號連續彎道,輕踩剎車“極限哥”蘇明直接再次起飛,通過10號彎道后進入發車直道。
馬爾科看著蘇明的車載和記錄,表情依然嚴肅,但是翹起的嘴角掩飾不住馬爾科內心的喜悅。
這次撿到寶了,蘇明的雖然略有失誤,但是整體對于賽道的理解和對賽車的適應非常好,要知道這才是蘇明第一次駕駛方程式賽車,這種恐怖的天賦,馬爾科好像在蘇明身上看到了維特爾的影子。
雖然維特爾在紅牛的統治還在繼續,但是哪個車隊不想要自己的每個車手都是冠軍級車手呢。
蘇明賽車沖線“1:24:111”,這整整比蘇明自己先前的成績還要再快6秒,整個P房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