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豐收(求月票追讀)
- 三國:從講出師表開始三興大漢
- 未見北涼雪
- 2050字
- 2025-06-21 09:13:36
雖然諸葛亮心中十分清楚,科舉制在大漢推行下去肯定阻力重重,所以他最開始真正的目的也并不是選拔出很多的寒門子弟,只需要選拔一部分就足以,盡最大的努力篩選出像張英一樣的人才。
現(xiàn)在大漢的底層人民真正能夠上得起私塾的太少,但諸葛亮也只是為了打破士族的壟斷,或者說一定程度上削弱豪族勢力,將他們的權(quán)力收歸中央,收歸相府,為北伐大業(yè)做準備。
最難也最難攻克的一項,諸葛亮親自上了,他同時兼任科舉制的布局以及北伐計劃的籌備忙的不可開交,而蔣琬這次作為他的副手也深陷其中,抽不開身。
而上天仿佛不想讓大漢有任何的喘息之機,或者是想在短時間內(nèi)讓大漢改造完成,南中也在這關(guān)鍵時刻反了。
好在劉禪再次從這現(xiàn)代帶來了改土歸流的計策,南中這一大后方也馬上可以穩(wěn)定下來,人選不多了,諸葛亮將目光放在了費祎和趙云的身上。
費祎在成都相府對改土歸流計劃的實行統(tǒng)籌調(diào)配,而趙云則是利用老將威名,前去南中配合李恢恐嚇威壓南蠻,趙云的統(tǒng)兵本事可能比不過關(guān)羽,張飛魏延等人,
但是當今大漢的局勢,魏延和吳懿坐鎮(zhèn)漢中不能動,剩下的人中鎮(zhèn)東將軍趙云絕對是最德高望重的一位,威名遠揚,能夠?qū)δ闲U起到最大震懾作用的將領(lǐng)了。
雖然忙碌,但是一切也都還在穩(wěn)重向好,每一個重大改革都在穩(wěn)中向好,穩(wěn)步推行。
這段時間,劉禪一直沒有前往后世,對于他來說,現(xiàn)在大漢進行的改變已經(jīng)很多了,就算再多,也沒法實行下去,大漢國力不允許如此。
于是劉禪這些日子基本就撿起了自己老祖宗的工作——種地。
說是種地,但他自然不能真的下地耕地,只是每日觀察幼苗的長勢,看看這幼苗長到了劉堯嘴中說的哪一步。
成都城南,試驗田。
青竹做成的籬笆此時被人群擠得簌簌作響。
二十余位老農(nóng)踮著腳,爭先恐后的向前望去,他們的鼻尖幾乎要戳進前一個人的草帽中了,依舊在不斷的向前擠,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那渾濁的眼睛里燃著期待的光。
劉禪戴著斗笠,手拿著蒲扇不斷的扇風,汗?jié)竦母鸩家陆筚N著脊背,揉了揉流進了汗水的眼睛,嘴中吐出一口濁氣,扭頭看向同樣滿頭大汗的向郎:
“開吧,經(jīng)過這些天的觀察,這些肥料應(yīng)該已經(jīng)到了能夠使用的地步了,已經(jīng)從生肥變成熟肥。”
向郎聞言,點點頭,將手中用以攪拌的竹杖往地上重重一杵,對著周圍的幾名農(nóng)民打扮的士兵吩咐道,
“你們?nèi)ハ崎_那木板,要小心,別掉下去了。”
四名壯漢上前,彎腰合力掀開那一大塊木板,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這個糞坑上,這些大糞是否能夠真的變成另一副樣子,在場的農(nóng)民包括向郎也十分好奇。
剎那間,木板掀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下意識的捂住了自己的鼻子,但是想象中那刺鼻的糞臭并未如約撲來,取而代之的是潮濕泥土混著草木灰的清苦氣息。
老農(nóng)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fā)出此起彼伏的驚嘆:
“真沒臭味!”
“這能肥地?”
有人壯著膽子伸手抓了把發(fā)黑的腐殖質(zhì),指縫間滲出的液體竟不沾手,反倒帶著松針般的清香。
“這可是特意加入艾草、樟樹葉和石灰發(fā)酵的,既能除臭,肥力也更持久!”
劉禪學著當時劉堯的口吻,站在一個小土坡上面大聲的向四周的農(nóng)民解釋。
“那怎么用啊?”
見大家依舊有些不明白,劉禪走下小土丘,蹲下身,隨手抓起一把熟肥,細細給圍在身邊的老農(nóng)們講解,
“施的時候要注意,得均勻撒開,別扎堆,還有啊,這熟肥雖好,但是若是依舊不能過量使用啊!”
老農(nóng)們紛紛止不住的點頭,眼神中滿是敬佩的神色。
“好了,大家都把這糞肥分一下吧!都按之前教的法子施肥!”
劉禪揮動著手臂,眾人這才如夢初醒,一陣手忙腳亂的收拾起來,陶罐木瓢叮當作響,褐色的熟肥被均勻撒進泥水里。
有的老農(nóng)一邊施肥,一邊嘴里還念叨著:“這么好的肥,今年的稻子肯定長得更好。”
待到數(shù)月后,也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
試驗田的田埂上,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飽滿的谷粒裹著青黃的稻殼,在烈日下泛著油潤的光,微風拂過,稻浪翻涌,沙沙作響。金風掠過試驗田,沉甸甸的稻穗壓彎田埂,將數(shù)十畝水田染成一片耀眼的金黃。
這是收獲的季節(jié)!
根本不用召集,成都周邊知道此事的老農(nóng)們紛紛前來,全都自帶鐮刀,他們不在乎這里的收成會不會分給自己哪怕一點,而是這一大片如此飽滿的稻穗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啊!
不說自己活了這幾十年,就算是再往前幾百上千年,也從未出現(xiàn)過如此盛景!
在成都周圍的無數(shù)良田中,唯有這一塊數(shù)十畝的試驗田鶴立雞群,稻穗飽滿的就像是要爆裂開來一般,所以他們就算是要拋棄自己的田于不顧,也要來幫忙這塊田收獲。
這漫天割稻的“沙沙”聲中,突然有一個被人喚作李阿翁的老農(nóng)突然直起腰,布滿老繭的雙手劇烈顫抖——他顫巍巍捧起的稻穗上,密密麻麻綴著近三百粒谷,是尋常稻穗的數(shù)倍有余!
渾濁的淚水“啪嗒”砸進谷粒間:
“活了六十歲,頭一回見這般金疙瘩!”
有了第一個人情緒宣泄口,其余的來幫忙的老農(nóng)們也不再在意周遭的全副武裝的士兵們,不在意那些在搭建的臺子下避暑的高官們,懼官的想法直接被拋擲腦后,一個個的開始慶祝起來。
李阿翁一言如驚雷炸響在田間,二十余名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nóng)扔下鐮刀,歡呼著沖進齊膝深的稻浪。
有人割下稻穗后,把稻穗高高拋向天空,驚起成群小鳥;
有人抱著沉甸甸的稻捆又笑又跳,草鞋甩飛了也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