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對成交:理財經(jīng)理話術(shù)策略
- 昌利國
- 1273字
- 2025-06-03 14:18:35
前言
為什么一開口就被拒絕
周一,早上8點,小雨。我出門比平時晚了10分鐘,路上車太多,堵得水泄不通,右腳因不停地切換剎車和油門都有點兒麻木了。
“滴、滴……”手機微信準時響起,掏出來一看:“××產(chǎn)品正在火熱發(fā)行中,賣點:……;詳詢:……”
認真地想一想,當你處于這種環(huán)境時,對這條營銷信息是抗拒還是接受呢?
我第一時間掏出手機,打電話給我的銷售經(jīng)理:“將剛才的營銷信息撤回,緊急撤回!我堵在路上,急著上班,右腳發(fā)麻,你一大早就發(fā)這些沒有‘營養(yǎng)’的廣告,這是在加重我的思想負擔,也是在告訴我這又是一個黑色的星期一。”
剛掛掉電話,我的微信又響了。
在一個微信群中,一張圖片、一個二維碼毫無征兆地展示在了我眼前,這是昨天晚上參加活動認識的一個新朋友發(fā)的,我對她組織的活動比較感興趣,可是我對這條推送信息非常不喜歡:信息中的這張圖片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我為什么要掃描信息中的二維碼?連一段引言都沒有,就讓我關(guān)注她的賬號,這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嗎?
這也是很多朋友經(jīng)常做的事,他們建立了很多微信群,美其名曰“做私域”,每天早上、晚上在群里發(fā)一些所謂的市場觀點,而這些觀點冷冰冰地躺在微信的“僵尸群”里,無人回應……
我們告訴自己:我在很勤奮地工作。但是我們一發(fā)信息,一打電話,一面對客戶,一開口,就被大部分人拒絕了,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這樣的做法沒有溫度,沒有給客戶進行“心理跑道”建設,也沒有消除客戶的戒備心和防備心,所以他們不信任我們。
其實,很多理財經(jīng)理都知道太直抒胸臆地群發(fā)消息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可是卻不愿意改變,或者總是覺得沒有別的辦法,不知道不這樣做還能怎么辦。那么,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我想無外乎以下3個原因。
1.急于求成,不愿意花時間梳理底層框架。
很多人做事只看眼前,一天到晚都覺得自己很忙,被任務推著往前走,舍不得花時間仔細思考,于是進入“負向循環(huán)”,即因為不思考,而導致越來越忙;又因為越來越忙,而導致沒有時間思考……
要跳出這個循環(huán),不如先給自己按下“暫停鍵”,重新梳理底層框架,重新設計營銷話術(shù)。
2.要得太多,舍不得放棄。
“既要……又要……還要……”,什么都要,導致什么都得不到。有“舍”才有“得”,舍暫時業(yè)績,得長期回報;舍暫時安定,得長期心安;舍暫時糾結(jié),得長期自由。
我們習慣了群發(fā),習慣了用一個標準的模板去搞定所有客戶,然而最終的結(jié)果很可能是客戶還沒有搞定,我們自己就信心全無了,因為明明已經(jīng)很努力、很勤奮了,卻沒有效果。時間長了,也就對營銷失去了信心,對工作失去了熱情。
3.找不到正確的路。
很多理財經(jīng)理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區(qū),不愿意開拓新的道路,也找不到正確的路。殊不知,少有人走的路雖然是崎嶇的、艱辛的,但是只要能走出來,就是一條能讓我們有持久安全感的路。
目前,金融產(chǎn)品越來越多,客戶可選擇的平臺也越來越多,金融理財師面臨的挑戰(zhàn)和壓力自然越來越大。
但“萬變不離其宗”,財富管理的核心就是要跟客戶建立“信任”,有了信任,成交就很容易了。而合適的話術(shù)是建立信任的至勝法寶之一。
基于以上原因,我編寫了《絕對成交——理財經(jīng)理話術(shù)策略》這本書。
昌利國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