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兩千就兩千
- 人在大明:做大做強,山匪稱王
- 路飛瀟瀟
- 2173字
- 2025-06-19 18:13:12
“王總兵,流寇雖答應明日出城接受招撫,可不能放松警惕!
萬一晚上他們偷偷逃出城,或者前來劫營,豈不是前功盡棄。”
孫正則再次苦口婆心勸道。
不能給流寇喘息的機會,萬一放跑流寇,朝廷追問,誰敢擔責!
“放肆!你是總兵,還是我是總兵?”
“二十萬!本總兵有二十萬大軍,還怕他來劫營?”
王紹禹見孫正則目無上司,一味頂撞,駁自己面子,頓時心中惱火。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區區流寇,他能跑到哪?”
“散帳!”
“散帳!”
王紹禹頗不耐煩,走到孫正則身邊停下腳,狠狠瞪了他一眼。
“唉……”
孫正則正要說話,大帳內已空空如也。
“蠢豬!”
“什么破總兵,和蠢豬有什么區別?也不知道這頭蠢豬,是如何當上總兵的。”
想起前兩天的戰事,他恨不得一刀剁了這個蠢豬雜碎!
他在城南奮力血戰,好不容易攻破城樓。
卻因這頭蠢豬遲遲不肯派兵支援,導致攻破的城樓得而復失,功敗垂成。
結果回到營寨,這頭蠢豬竟然躲在大帳內,飲酒作樂。
仙人板板!
怪不得朝廷震怒,各地流寇基本都被肅清,唯獨洛陽。
有這么個總兵,洛陽流寇能肅清,那才是見了鬼!
豬總兵,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二十萬?
攤上豬總兵,恐怕二百萬都無濟于事。
孫正則走出大帳,心里打定主意,決意先派出一支騎兵,密切觀察永寧縣流寇的動向。
一旦發現風吹草動,有棄城逃跑的跡象,他才不管什么總兵不總兵的軍令。
他的職責是剿滅流寇!
城內。
趙塵看著報上來的名單,五千無敵戰神霸王軍,胳膊腿完好無損的只剩不到兩千人,折損大半,損傷慘重啊!
“他們都走了吧!”
“都走了!”
見張仁和陸六進來,趙塵示意二人落座。
這群士紳大戶只想自己的利益,從不管別人死活。
也是!
“大人,我不明白,您為何要同意朝廷招撫!旨意說的好聽,可一旦咱們放下手中的刀,出城接受招撫。到那時,弟兄們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張仁扼腕嘆息,一旦招撫,絕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陸六也有些不解:“咱們大不了躲進深山里,俺就不信,他們會勞師動眾緊追不放。”
“哈哈哈!”
趙塵放聲大笑,拍了拍二人的肩膀。
“放心吧!招撫不過是權宜之計!若不接受招撫,先不說城外二十萬大軍,光是這些士紳大戶,恐怕都會起而反抗!”
原來如此!
兩人這才露出笑容。
“那……咱們該怎么做!”張仁問道。
“擺在眼前的只有兩條路,守和棄!”趙塵撫摸著椅背,繼續說道:“硬守!好比甕中之鱉,恐怕不行。二十萬大軍全力攻城,他們連一上午都擋不住。”
“棄!不用多說,便是棄城藏進深山。”
“當然,我比較傾向于守,不過不是硬守。”
“那怎么守?”
兩人一頭霧水,他們最初也是傾向于守城,無非城破人亡。
可經過趙塵分析,他們又覺得棄城躲進深山,保存實力,才是活路。
保存實力,東山再起。
至于接受朝廷的招撫,他們連想都沒想過!
趙塵不緊不慢地說道:“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也只有進攻,才能打破當前局面。”
他的話,讓兩人目瞪口呆,震驚萬分。
“進攻?”
“如何進攻?”
張仁心里瞬間覺得,還是棄城吧!
畢竟尚有一線生機!
至于進攻,無異于用雞蛋碰石頭。
陸六臉皮抽動,進攻和送死有什么區別,就算他們每個人真能以一當百。
二十萬人!
就是站在那不動,拿刀砍也要砍上幾天幾夜。
“今夜三更,傾巢出動,前往大寨劫營!”
趙塵說出想法,正面對抗肯定打不贏,只有出奇招。
“劫營?”
陸六和張仁露出錯愕的表情,異口同聲驚呼道。
“沒錯!就是劫營!”
“兩千人劫二十萬大軍的營?”
“是……是不是有點……有點……天方夜譚!”
“呃……確實有點……”
趙塵撓撓頭,不過這并非他一時之興,而是深思熟慮,考慮了兩個時辰,才做下的決定。
還是那句話:置之死地而后生!
“兩千就兩千,有何可懼!”
張仁氣勢如虹,一聲怒吼,直入云霄。
趙塵十分滿意,隨后指著地上的箱子。
“六子,這是兩箱珠寶和一箱銀錠,你差人帶給王總兵。就說明日一大早,在出城接受招撫前,我會將剩余金銀珠寶奉上。”
陸六有些不太情愿:“既然咱們要深夜劫營,平白無故,為何給他送珠寶?”
趙塵耐心解釋道:“此舉是為了打消王總兵的疑慮,據我了解,此人極其貪財。
而且他軍中并不全是酒囊飯袋之輩,王總兵雖答應我們今日不圍城,可萬一經不住手下的勸說……”
“咱們分批多送幾次銀兩,讓他放松警戒,便于今夜行事。”
陸六點點頭。
“你們兩個即刻去準備,將所有糞彈和復合弓,還有迷你連發弩帶著。
今夜傾巢出動,生死有命,成敗在天。是勝是敗,就看老天爺了!”
趙塵猜想的沒錯,王紹禹回到大帳后,孫正則前后腳來求見。
見推脫不過,只好見他一面。
“王總兵,不可大意,不可大意,不可大意啊!”
孫正則雖然內心看不起王紹禹,可秉著一心為國的心思,決意再來勸告。
“行了!行了!”
“本總兵也是久經陣仗十幾年的老卒,打仗的經驗不比你差。你在大帳當眾頂撞,本總兵已懶得與你計較,你也太沒規矩,還來……”
王紹禹一臉不耐煩,若非孫正則歸孫傳庭管轄,早就會將他杖責二十,以儆效尤。
孫正則急不可耐道:“總兵……我孫正則一心為國,為朝廷著想,并無私心。
前兩日本就該一鼓作氣,攻下永寧……我派人前來求援,總兵卻已將士疲憊,不肯……”
“說夠了沒!”
王紹禹拍桌而起,一聲怒喝。
“還敢說前日,你不聽本總兵號令,無視軍規,罪該當斬。本總兵不予追究,你卻不識好歹。”
官大一級壓死人,孫正則有理說不通,頗為無奈。
“屬下只懇求總兵大人不要相信流寇之言,若是放跑流寇,朝野怨聲載道,自有人彈劾總兵。
到那時,就算總兵無罪,也是百口莫辯。朝廷為平息眾怒,總兵自比那袁崇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