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寶慶莊

又過了一天,天終于放晴。

道路雖然泥濘,但已可以出行。

趙輝和聶武、鄭道昌騎著馬,金玉的次子金良臣陪著他們去看那塊地,李芳和鄧修文也帶了人陪著。

這塊地位于江浦縣城西面高旺河和石磧河之間的江邊,西南往東北走向,長有近四里。

到了這里自然就清楚了些,只怕足有十六頃余。

“駙馬爺請看,離江邊實則還有兩里余。”鄧修文指著遠處,“尋常夏訊會淹的地方,還稱不上已經是圩地。”

趙輝原以為緊挨江邊,此刻看來倒是自己想錯了。

真正的江邊蘆葦叢生,是實打實的濕地。但這塊地離此刻的江岸還有兩里余,只不過地勢比此刻的江面高不了多少。

“再筑一道遙堤,只要不是數十年一遇的大水,堤內就是好田。”鄧修文賣力地說著,“遙堤之外,還可養些魚戶或是畜些牛羊雞鴨。遙堤之內,足可墾出良田近千畝。江岸日漸東移,這塊地還會長。”

趙輝并沒立刻說什么,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眼下他只細細踏勘一遍,看地勢,看土質,看形狀。

這里位于現有江堤東南面,地勢總體是個緩坡。

說什么只要不是數十年一遇的大水就無恙,那卻是夸口,除非整個江邊都筑起非常結實、足有兩三丈高的一道新堤。

趙輝對這里的規劃又不是純粹作為農田,他有心利用長江的水運便利和水力在這里建成一個更具規模的工坊。

眼下公主府內的工坊是嘗試一些精密巧械,而這邊自然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于是他一路看著一路想著,琢磨著什么地方將來適合建個小碼頭,什么地方適合規劃建筑區,又保證防洪泄洪。

實話實說,考慮到長江洪水的可能性,這里實在談不上十拿九穩。

除非很大的投入。

慢慢來吧。

趙輝看了一圈之后就說道:“地方倒是可以用,但要整治起來很不容易。尚未入夏,要是倉促動工,怕是大水一來就前功盡棄。”

金良臣卻道:“駙馬爺不必過慮。此地入夏后本來常有軍丁來此放牧軍馬、軍騾,故稱馬騾圩。江上南北各有江心沙洲,江面寬闊。江浦縣沿岸,是浦子口那一帶江水北侵,這邊卻是江岸東移。縱有大水又淹了一兩里地,這里卻無恙。這么多年軍丁在此牧馬騾,從未遇險。”

“原來如此。”趙輝心想那倒好一點,“鄧主簿,清丈好后將魚鱗圖予我一份吧。此處我和公主殿下擬興建一莊,名曰寶慶。過兩天從流民之中先挑些莊戶,趁夏訊到之前先把莊子起起來。遙堤和莊子怎么修,我得規劃一下。”

趙輝看了看這地勢相對高一點的地方:“勞煩縣里先組織人手,把此處先清一清。先依行軍安營寨扎置大帳若干,能容三五百人暫時棲身勞作。錢糧所需,府上來出。”

“駙馬爺,這就動工?”

趙輝點了點頭:“這就動工。明日到縣衙,我先選些將來或可為莊戶的。此外還要用工的,就由縣里從流民之中募一些。只是擔些土,將這里方圓百步先墊高丈許,好起屋宅。再將來,我一一修建。”

寶慶莊,這是他想好的名字。

總體還不錯,在這江浦城西高旺河匯入長江的一帶,趙輝已經有初步的想法。

江岸整體是不斷東移,只要規劃得當把初期興修的屋宅保護好,這里只會越來越安全。

在啟程離開江浦之前,他希望這里開始按照他的第一步想法有個立足之地。

接下來他要先做這第一期規劃,同時挑出第一批寶慶莊的莊戶候選。

鄧修文連連點頭應承,隨后又說道:“得駙馬爺之力,縣尊不勝感激!駙馬爺有所不知,那天駙馬爺離了縣衙后,縣尊又和各家商議了一下。既然發賣了圩地給他們,縣尊做主讓莊家退租五百畝熟官田,就在不遠處。駙馬爺要不要順道去看看?縣尊意思是,若駙馬爺有意,那五百畝官田就由公主府佃租了,要不然駙馬爺選了莊戶,今年就要為他們的生計為難。”

趙輝聞言愕然:“熟官田?五百畝?”

“正是。”鄧修文誠懇地說道,“這回江浦縣上下都承蒙駙馬爺出面。五百畝熟田,一年也產不了多少糧出來。駙馬爺有心幫縣里安置流民,豈能讓府上莊戶今年就餓死?駙馬爺這里要自行打理,墾成熟田不是一兩年的事,總要有點進項養活他們才行。”

趙輝沒說話,只看著他。

金良臣在一旁說道:“縣尊思慮周全,駙馬爺不必過慮。莊家既然肯讓出來,縣尊自然已經處置妥當。”

趙輝回想著那天那個被稱作冷泉公的莊峻。

他可不管羅知縣是不是處置妥當了,但這五百畝已經開墾成熟的官田,公主府好出面佃租?

“鄧主簿說不遠,是在哪?”

“就在西南不到四里的蘭花塘,和這塊地最西南面不到兩里地。”鄧修文解釋著,“當年西楚霸王敗走烏江,相傳虞姬蘭花簪丟失于那里路邊一處塘中,此后年年蘭花朵朵,因此得名。”

趙輝來都來了,去看看總沒什么,反正現在不必立刻答應。

地方確實不遠,和趙輝這塊圩地分別處于此時江堤的內外。

說是江堤,其實面對長江水患,朝廷也難有作為,流量太大了。這道江堤無非就是高于外側新增圩地不到一人高,如今卻是做道路使用。

趙輝說把將來的寶慶莊所在先墊高丈許,比這江堤都高多了。

去了鄧修文所說的那塊地,果然已經是溝渠通暢、阡陌縱橫,眼下已經種了夏糧。

他不禁問道:“原先佃戶這莊稼也不管了?”

鄧修文陪著笑:“這都是小事,縣尊已有處置。”

“回去路上慢慢說吧。”趙輝不置可否,“縣里雖是一片美意,我和殿下又確實想買些田,這官田既然舊有佃戶,我還是得問清楚。”

李芳也奇怪地說:“莊家得了什么好處,肯讓這一處官田?”

回程時邊走邊聊,趙輝也想著其中利害。

按照大明如今的制度,官田的田賦標準最高,每畝收五升三合五勺。

朱棣賜給朱瓊枝的田就是按官田標準征收田賦再折銀,二百頃共可征得一千七十石糧,四石糧折銀一兩。

官田一般都是好田,而好田一年畝產平均可以接近一石,打理得好的話還會更多。

一石有百升,官田征收五升多,只能說如果大明稅收只有田賦的話,稅率其實真不算高。

但大明自然不止有田賦,還有各種各樣的徭役和其他稅費。

在官田的管理常例之中,地方官府基本都是把官田包租給一些地方大戶或者有門路的人,他們再分包給真正的佃戶。

官田的所有人是官府,官府自然不用直接承擔徭役、稅費。

佃租官田的真正佃戶大多還有自己的田地,戶籍屬于某個里甲,額外佃租官田屬于他們“擴大生產”。

因此官田“總包”很吃香,這“總包”只用承擔每畝五升三合五勺的田賦。

而佃戶也只需要從官田耕種里獲得一份額外收入就滿足,因此在“總包”和佃戶的約定里,基本都是“總包”拿田賦以外產出的大頭。

即便只有五百畝官田的“總包權”,莊家從中一年就能得到至少二三百石糧食的進項。

由此衍生的與佃戶之間的利益捆綁關系,又是另外一份地方影響力。

回程路上,趙輝總算從鄧修文口中問清楚了:羅遠經許了莊家一個廩生名額,另外又從其余兩處圩地發賣、開墾等事上讓莊家得了好處,所以那冷泉公愿意“成人之美”。

聽起來不會有額外麻煩,趙輝準備從流民之中選出來的莊戶今年又能直接接手這塊地,他們的生計有著落了。

但莊家那些原先佃租蘭花塘官田的佃戶,肯讓流民搶了生計?

駙馬的面子用來讓鄉紳富戶“讓步”可能好用,普通百姓管你這的那的?

趙輝提出了這個問題之后瞥著鄧修文:“羅知縣莫不是要害我?”

鄧修文嚇了一跳:“駙馬何出此言?”

“難道對那些老佃戶就不管了?讓我的莊戶今年有個生計,其他圩地和開墾河工也要用來安置流民,那些老佃戶豈會不鬧事?鬧起事來,不就是公主殿下和本駙馬侵田奪產?”

鄧修文目瞪口呆:小小幾十佃戶而已,你是不是過于謹慎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贡嘎县| 阳曲县| 镇赉县| 晴隆县| 公主岭市| 仪陇县| 黔南| 商丘市| 剑河县| 安泽县| 平远县| 同仁县| 定州市| 兴化市| 廉江市| 安岳县| 彰化市| 隆回县| 始兴县| 汝城县| 兴业县| 建平县| 山东| 香格里拉县| 长白| 元氏县| 左权县| 麻阳| 樟树市| 扶余县| 伊通| 楚雄市| 临桂县| 莱阳市| 泾源县| 通河县| 合阳县| 平南县| 阿克苏市|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