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良人
- 給江湖億本葵花寶典
- 太神作者
- 2408字
- 2025-06-16 08:31:30
離開德清宮,
顧銘來到了御書房。
走進御書房,他看到李凌宣趴在案臺上睡著了。
睡得香甜,手中還拿著奏折。
李凌宣其實一直知道,她看到的奏折,都是趙家想讓她看到的。
但她從未因此而敷衍了事,每次都會認真審閱,只希望能從中看到一些大順真實的情況。
見李凌宣睡得愜意,顧銘沒有驚擾,轉身離去。
“父皇,我想母后了!”
只是沒走幾步,顧銘聽到一聲呢喃。
他回身一看,是李凌宣在說夢話。
突然之間,顧銘對這個大順地位最高的女子,有些同情起來。
李凌宣跟他何嘗不是一樣,孤身一人在這世上沉浮。
看似風光無限,實則無根浮萍。
李凌宣跟先帝其他子嗣不同,生母并非出自世家權貴,而是一個江湖俠女。
先帝還是儲君之時,曾巡視江南,遇到了李凌宣生母,并私定終身。
后先帝繼位,力排眾議將李凌宣之母提封為皇后。
然而......這深宮大院,對于一個江湖女俠來說,無異于囚牢。
入住后宮之后,皇后本就郁郁寡歡,再加上后來先帝患病憂心忡忡,終是逐漸凋零離世。
皇后走后,
李凌宣獨自一人沉浮宮廷,雖為嫡長女,卻處處遭其他皇子公主背后恥笑出身草莽。
現如今,這偌大的大順,李凌宣少有人親近。
顧銘站著,看了李凌宣一會兒,
不多時,李凌宣眼皮觸動,緩緩睜眼。
看到殿下顧銘,她一抹嘴角夢口水,有些尷尬自己的丑態:“你.....來多久了?”
“有一會兒了!”
顧銘回應,隨后行禮道:“臣是來向陛下稟告德清宮之事的!”
所謂稟告,也就是個說法。
今日細節,他已讓盧杰給李凌宣匯報過了。
他現在過來,其實是談后續的。
“今日之事朕已知曉,趙家的由來,數百年來鮮有人敢提及,這不僅是趙家暗疾,也是我大順禁忌。
你今日以此為謀,雖讓趙家暫時俯首認虧,可也是激怒了這頭猛獸,此后朝堂之上,朕怕是更難執掌了!”李凌宣并未怪罪顧銘,只是有些擔憂。
不同于她的顧慮,顧銘卻顯得很自信,回到:“陛下無須心憂,臣既然已落子,便自有對策,臣向陛下保證,半載之內,大順朝堂,唯陛下圣旨當先!”
“可......”
李凌宣本想質疑,最終沒說出口。
顧銘今日所行,實在聳人聽聞。
當眾構陷皇妃,以武鎮壓滿堂文武,又揭趙家舊疾。
任何一件落在旁人身上,都將是萬劫不復。
哪怕就是她這個女帝,亦是感到心驚。
可落在顧銘身上,她卻冥冥中覺得好似諸般合理,似這天下間,已經無顧銘畏懼之事。
或許,顧銘所言未來,當真余有曙光。
心中萬千思緒潺過,李凌宣又問到:“今日你之所謀,是不是死了很多人?”
顧銘也沒藏著掖著,坦言道:“德清宮當值太監宮女二十余人,趙家昨夜入宮者九人,其中一人為趙妃堂叔母,還有金帳王庭質子完顏畢哈府中一應人等四十七口。
以及.....即將處死的廢太子及一眾親眷扈隨,共計四百余人!”
聽著顧銘報出的一串串數字,李凌宣久久無言。
她知道顧銘是為她,是為大順。
但她同時也知道,這些數字中,必然有著許多無辜之人。
沉默許久,
李凌宣道:“廢太子那些子嗣就算了吧!算起來也是朕的子侄,流淌的終是我李家血脈。”
黨爭哪有不死人的?又何來無辜一說?生在帝王家,卻比自己這個現代人還仁慈,當真違和。
顧銘心中苦笑,行禮道:“臣,遵旨!”
行禮完,他道:“陛下,春闈將近,歷來春闈皆由趙家把持,臣在想,是不是可借趙家俯首之機,另擇主官!”
話題轉移,
李凌宣突然有種柳暗花明的感覺。
原來顧銘所謀,并不只是借通敵之由打壓趙家低頭,還有春闈這步后招。
若是真能借今日之勢,將春闈從趙家手中奪下,哪怕與趙家有所紅臉,倒也值得。
她道:“既有提議,想來你是已有推薦人選!”
“當朝右相,林淵!”
對于這個提議,李凌宣點頭,道:“林淵是大順立國以來第一位庶民丞相,由他主持春闈倒是甚好,就是......
就是林淵因為出身,仕途之路坎坷,更是數次身陷死牢,若非父皇力保,恐怕早就死于奸人之手!
可就算有父皇提攜,官至右相,他在朝堂之上依舊獨木難支,朕更是聽言,說是林淵府上,連馬夫都是趙家的人!堂堂一朝左相,委屈至此,朕真是有愧啊!”
“林淵是大才,奈何局勢所逼,給世人留下個毫無作為的印象。他若主導春闈,此屆學子皆為他之門徒,待這些學子走上仕途,他將不再是孤臣。”
道理如此,李凌宣卻并不是樂觀:“你我皆知的事,趙家又何嘗不知。趙家正是因為長期把控春闈,才導致門徒遍布朝廷上下各級大而不倒,讓林淵當主管,趙家定會不惜一切阻止。
退一步講,就算林淵真能當主官,愿不愿意還是兩說,畢竟一旦應下,就是和趙家徹底撕破臉皮,不說他深陷囫圇,就是一家老小也是性命堪憂。”
“陛下可召林淵試探,若他有心,臣可保他家小無憂!”顧銘自信道。
修為達到二品,他的底氣也得到了巨大提升。
但這種底氣其實不足以支撐他做出這種保證,畢竟是趙家,曾派出數位強者甚至至強者,截殺他的大順第一世家。
但他卻不得不這么說。
他走的這條路,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他不能露怯。
哪怕再難,他也得展現出足夠的強勢,只有這樣,那些支持他的人才不會畏懼。
就比如,此刻的李凌宣。
“那就試試吧!”
雖然不抱希望,李凌宣還是選擇信顧銘。
...............
又談了些細節,顧銘離開了御書房。
行至門外,外面靜候的盧杰迎來。
“顧統領,伏誅廢太子的人手已召集,一部分是信得過的禁衛,一部分是我熟知太監宮女武者。”
顧銘并未停下腳步,一邊行一邊道:“為防趙家阻撓,我親自去正德寺伏誅廢太子,你去處理廢太子一應干系,不論老幼婦孺,一個不留,切記驗明正身,以防有人偷梁換柱。”
李凌宣心慈手軟,他可不會。
斬草除根的重要性,遠大于事后被李凌宣責怪。
現在的他,與李凌宣同一條船,就算有所忤逆,李凌宣也不會輕易紅臉。
“領命!”盧杰道。
“還有,都城力量大都與趙家脫不了干系,我欲成立個直屬陛下的組織方便行事,宮中太監宮女七千余人,其中不乏武者,你能不能擬一個能用之人的名單出來!”
“武者是不少,不過大都是武徒,而且,這些人背景難保干凈,能用的怕是不多!”盧杰有些犯難。
他本就是太監出身,宮中情況他最清楚。
“有總比沒有好!我要的是精,而不是多。”
“那.....顧統領,這個組織,可有名字,所行何責!”
顧銘停下了腳步,道:“從黎民到皇室公卿,皇權特許,先斬后奏,曰:不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