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敲打著車窗,我在駕駛座上調整了一下后視鏡,準備迎接晚高峰的第一單。手機導航顯示目的地是城東的“半島咖啡“,大約二十分鐘車程。這個點兒還能預約咖啡廳相親的,應該是有錢有閑的主兒。
車門開了,一位穿著藏青色套裝的中年女性先上了車。她約莫四十五歲左右,燙著整齊的短發,化著精致的妝容,手腕上戴著一只明顯不是便宜貨的玉鐲。她迅速掃視了車內一周,然后優雅地坐下,順手將一個米色手提包放在了腿上。
“師傅,去半島咖啡,麻煩快一點。“她的聲音干脆利落,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感。
還沒等我回應,后座又鉆進來一個女孩。看起來大約二十三四歲,穿著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扎著馬尾辮,臉上幾乎沒有任何妝容。與母親精致的妝容和考究的著裝形成鮮明對比,女孩看起來就像是臨時被拉出來的一樣,渾身上下散發著不情愿的氣息。
“妹妹,快點系好安全帶。“中年女性回頭對女孩說,語氣中帶著不容違抗的命令。
女孩默默地系上安全帶,眼睛始終盯著窗外,對母親的話充耳不聞。
“去半島咖啡。“我確認了目的地后啟動了車輛。后視鏡里,中年女性正從包里拿出一面小鏡子,仔細地補著妝。而女孩則一直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目光空洞地望著窗外流動的雨幕和霓虹燈光。
“現在的年輕人啊,一點都不懂得珍惜機會。“中年女性突然開口,聲音大得讓我不得不調低了車載電臺的音量,“你看看你,二十五歲的人了,還像個高中生一樣。“
女孩沒有回答,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像是隨口應付。
“這次這個小伙子,據說是留學回來的,家里條件很好。“中年女性的語氣突然興奮起來,手舞足蹈地比劃著,“他爸爸是做醫療器械的,媽媽在大學教書,家里在城西有兩套房子,一套還在裝修。你要知道,現在這樣的家庭條件...“
“媽,我說了,我只是去出個場。“女孩終于開口了,聲音平靜,但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我不想相親,你也知道的。“
“出場也要出得像個樣子!“中年女性立刻反駁,聲音提高了八度,“你看看你這一身打扮,像什么樣子?頭發也不弄一下,妝也不化,你覺得男方會怎么看你?“
“就這樣挺好的。“女孩語氣依然平靜。
我通過后視鏡觀察著這對母女。母親神情激動,手勢豐富;而女兒則一臉漠然,仿佛在聽一個與自己無關的故事。這種對比讓人感到有些不舒服,就像是在看一場不對等的角力,一方全力以赴,另一方則連防守都懶得做。
“你知道我為這次相親準備了多久嗎?“母親繼續說,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抱怨,“從上個月就開始打聽這個男孩的情況,還特意買了新衣服,重新做了頭發。而你呢?連頭發都懶得梳一下!“
“我說了我只是去一下,具體情況你和他們談就好了。“女孩依然不為所動。
母親似乎被女兒的態度激怒了,她猛地轉過身來,面對著女兒:“你以為你是誰?你有什么資格決定這些事?你看看你,大學畢業兩年了,工作換了一份又一份,到現在連個穩定的工作都沒有。你要是真有本事,自己找個對象啊?為什么要我來操心?“
女孩沉默了片刻,然后輕聲說:“這就是你想讓我過的生活嗎?按照你的安排,嫁給一個你認為'條件好'的男人,然后每天像你一樣,把時間花在穿衣打扮和社交活動上?“
“至少我不會像你這樣無所事事!“母親的聲音幾乎變成了尖叫。
我不得不咳嗽一聲,提醒她們注意音量。車內氣氛一下子變得異常緊張,仿佛空氣都凝固了。
接下來的幾分鐘里,母女倆都沒有再說話。我專心駕駛著車輛,通過后視鏡偷偷觀察她們。母親臉色陰沉,手指緊緊抓著手提包的邊緣;女孩則一直望著窗外,眼神飄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師傅,麻煩前面那個路口右轉。“母親突然開口,聲音恢復了平靜,但明顯帶著一絲不耐煩。
我按照指示轉向,雨刮器在擋風玻璃上有節奏地擺動,發出輕微的聲響。
“對了,“母親突然換了一種輕松的語氣,仿佛剛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只要見了面,我就能看出男方家到底條件怎么樣,人品和素質也都看得出來的。這幾十年來,我閱人無數,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女孩沒有回應,依然是那副冷漠的表情。
“你看那個李阿姨的女兒,相親三次就定下來了,現在嫁得多好,婆家對她好得不得了,連家務都不用做。“母親繼續說道,語氣中帶著羨慕和向往,“你要是也能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我不想過那種生活。“女孩輕聲說,依然看著窗外。
“你懂什么?“母親似乎被女兒的話刺痛了,聲音再次提高,“你現在還年輕,不知道社會的殘酷。等到你三十歲再看,就沒有人要你了。到時候你別后悔!“
“后悔也總比一輩子活在別人的期望里強。“女孩終于轉過頭來,直視著母親,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堅定的情緒。
這句話像是一記重錘,敲在母親心上。她的表情明顯僵住了,嘴唇微微顫抖,似乎想要反駁,卻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車廂里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雨刷器發出的規律聲響。
我通過后視鏡看到,母親的眼眶似乎紅了,但她強忍著沒有讓眼淚掉下來。女孩則恢復了之前的姿勢,再次望向窗外,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波動。
“半島咖啡到了。“我提醒道,同時減緩了車速。
母親迅速擦了擦眼角,整理了一下妝容。女孩解開安全帶,拎起放在腳邊的一個簡單挎包,頭也不回地下了車。
“你先進去,我跟師傅說句話。“母親突然對我說,聲音壓得很低。
我停下車,女孩已經站在咖啡廳門口的屋檐下躲雨,手機屏幕的光映在她臉上。
母親從包里掏出錢包,猶豫了一下,然后對我說:“師傅,麻煩您等五分鐘,我女兒她...可能會需要用車。“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這種情況我見得多了,父母陪著相親的年輕人,結果雙方沒看對眼,父母就會讓司機等著,好送情緒低落的子女回家。
母親下車后快步走向女兒,兩人站在屋檐下小聲交談著什么。由于距離較遠,我聽不清具體內容,但能看出女孩的表情依然冷漠,而母親則顯得焦急不安,不停地在說著什么,甚至激動地比劃著。
幾分鐘后,母親回到車上,神情復雜。
“我們去哪里?“我問。
“算了,今天就到這里吧。“母親疲憊地說,“麻煩你送我去地鐵站。“
我啟動車輛,駛離了咖啡廳。后視鏡中,女孩依然站在原地,低頭看著手機,偶爾抬頭看一眼咖啡廳的入口,似乎在等待什么。
“你女兒會等的。“我忍不住說,打破了車內的沉默。
母親苦笑了一下:“她不會等的。每次都這樣,安排好的事情,她總有辦法搞砸。“
“也許她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和空間。“我試探著說。
“時間?空間?“母親冷笑一聲,“她都二十五歲了,再過幾年就成老姑娘了。這個社會對女人的耐心只有這么多,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我沒有接話,因為我知道這種情況下任何安慰都顯得蒼白無力。有些觀念,特別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是不可能通過一次短短的車程對話就能改變的。
“她從小就這樣,總是有自己的想法,不聽話。“母親繼續抱怨,仿佛要把多年來積攢的不滿一次性傾倒出來,“上學時要自己選專業,工作時要自己找,現在連結婚這種大事也要自己做主。我這個當媽的,連一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可能她只是想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我說。
“掌控人生?“母親像是聽到了什么可笑的笑話,“她懂得什么是人生?她連房租都快要付不起了,還好意思談掌控人生?要不是我在背后支持她,她早就流落街頭了。“
我注意到母親提到“流落街頭“時,手指不自覺地顫抖了一下,像是被某種情緒深深刺痛。
“她會找到自己的路的。“我說,雖然自己也知道這句話有多么空洞無力。
“她的路?“母親冷笑一聲,“她的路就是聽我的安排,找個好人家嫁了,然后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這才是她最好的選擇。“
車窗外,雨漸漸小了,但城市依然籠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霧氣中。我通過后視鏡看了一眼副駕駛座上的母親,她正望著窗外,眼神空洞,嘴角掛著一絲無奈的苦笑。
“到了。“我輕聲提醒,同時減緩了車速。
母親似乎從沉思中驚醒,匆匆道了聲謝,拿起手提包下了車。她站在地鐵站入口,回頭望了一眼咖啡廳的方向,然后毅然決然地轉身走進了地鐵站。
雨完全停了,夜空中甚至隱約可見幾顆星星。城市的燈光倒映在濕漉漉的馬路上,形成一片五彩斑斕的光海。我駕駛著車輛駛向新的目的地,心里默默祝福那個女孩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不管那幸福是否符合她母親的期待。
在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或許不是按照別人的藍圖生活,而是在紛擾中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即使這條路上布滿荊棘,即使需要承受誤解和壓力,但至少,那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是自己的人生。